距通车更近一步!苏台高速公路(一期)京杭运河特大桥成功合龙

图片


9月29日,苏台高速公路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一期)项目京杭运河特大桥完成最后一节段的钢箱梁安装,标志着苏台高速公路(一期)主线主体工程贯通,距离通车更近一步。



京杭运河特大桥是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钢混组合梁斜拉桥,是全线关键节点工程,位于湖嘉申、京杭运河两条航道的交汇处。航道货船数量每日达600艘。大桥左侧毗邻高压线廊道,最近处只有21.6米。工艺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环保更是重点监测对象,每一项对全体建设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图片


最强反差

庞然大物里的细腻心思


图片


在吊装的过程里,测量员始终站在全站仪前,检测数据、复核数据。静静矗立的两座85米高索塔、88根钢缆拉起528米长的桥面,与全站仪上以毫米计算的合龙精确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还藏着许多这样的细腻心思。


“节段吊装、斜拉索安装、张拉、桥面板铺装、斜拉索二次张拉,其中还包含了其他琐碎的工序,这样的一道循环需要18至20天。多种工序交叉考验着项目部的施工计划,班组之间的默契配合。”浙江交工集团苏台(一期)TJ01标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全咨指挥部和项目部多次组织技术专家进行专题研究,优化施工工艺,通过工点工厂化管理、首件制准入、数字化监管等手段,严格控制工序衔接,以精细化施工提高品质工程建设。


京杭运河特大桥共有41个节段,桥梁每一次施工引起的荷载变化,都需要对节段姿态、拉索受力进行调整。但钢结构和混凝土的叠加为测量准确性增加了难度。晚上9点至凌晨5点,温度的稳定期是测量员的“窗口期”。检测、复核、对照设计数据,斜拉桥的线型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在一次次纠偏中完成。最终京杭运河特大桥完成了毫米级对接,精准合龙。


守护运河

为美景再加绿色分


图片


波光潋滟、微风轻拂,斜拉桥倒映在运河中,好一幅美景。为了呈现这一景观,全咨指挥部联合项目部设置了多层环保措施,将斜拉桥轻轻放在运河上。


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古运河,从设计阶段起,斜拉桥主通航孔设置为43+77+288+77+43米,最长一跨288米直接跃过运河。采用装配化建造模式,预制钢箱梁,现场拼装再吊装。减少现场施工作业时间,同时减少污染。


但钢箱梁拼装固定仍然需要少量焊接作业,项目部在桥梁底部搭建起一个全防护的兜底平台,保证焊接火花不会掉落运河中,确保通航安全。


此外,桥面系施工中,相邻桥面板还需要现浇混凝土组合成一个整体。“我们设置了混凝土回收箱,再统一运送至拌合站,利用混凝土零排放设备分离骨料和浆液再投入搅拌站,实现废物利用。”现场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苏台高速公路(一期)北起湖州南浔区南浔镇,顺接江苏省苏台高速公路七都至桃源段,南连申嘉湖高速及练杭高速交叉口,同步建设桃源、南浔东两条互通连接线。项目建成后,对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改善区域交通出行条件,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编辑|周倩

记者|李晓玉

通讯员|黄雷雷 张浙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