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场景升级”,重点不在于以“场地”创造城市的“空间增量”,而在于以“场景”创造城市的“品质增量”。
在各地大力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建设的“十四五”新时期,“文化场景”的构建,无疑成为重塑城市格局、赋能城市更新的重要动力。其中,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组成元素,正在成为重塑文化场景和提升文化品质最快速、有效的激发器。
以文化元素
激活老空间、创造新功能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基于空间升级的文化场景营造,不仅仅在于更新历史文化设施或升级公共文化服务,更在于以空间盘活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调性,尤其要以文化元素激活老空间的新功能,实现对人口和活动的重新聚集。
而公共艺术是承载一个城市文化品位最直接、最鲜明的载体,是城市文化追求的显性表达。美国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1.城市文化场景构建,需要公共艺术介入
公共艺术不只是在塑造艺术环境,还在塑造文化本身,甚至可能成为城市文化复兴的撬动者。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就是世界瞩目的公共艺术更新典范。
巴塞罗那以艺术雕塑为载体进行老城空间更新,塑造了近百个节点的艺术文化景观,不仅撬动了米劳公园、废弃的火车北站等众多城市片区的价值升级,而且让整个城市变身成为一个“开放空间的雕塑美术馆”。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
最终,以全城弥漫的艺术气息和艺术活力,从一座没有名气的城市,跃迁成为全球观光胜地和世界最宜居城市的榜上常客,实现了文化复兴和老城更新的双赢。
2.以公共艺术塑造文化场景,正在成为城市更新的引擎和潮流
“基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发展而来的公共艺术,本身就是伴随着城市的转型和更新而诞生的。世界很多城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公共艺术的介入。用公共艺术塑造文化场景,正在成为国内外城市更新的重要引擎和潮流。
比如,美国城市推行“艺术百分比(Percent-for-Art)”政策,即政府以立法的形式,从工程建设投资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创作和建设。
芝加哥联邦中心广场
费城复兴当局于1959年通过《百分比艺术计划》,要求保证不少于1%的建筑预算用于艺术品建设。随后,美国各大城市也开始迅速推行:西雅图在1973年确立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后,头十年就有800余件艺术品被安置在公共场所;芝加哥市还专门出版了城市公共艺术导览地图;达拉斯更是明确提出,“艺术不可沦为包装的工具,艺术具有建设心血相连共同意识的功能,应该让艺术建设成为都市建设中人人引以为豪的建设”。
公共艺术真正的价值
在于激发多元效应融合并发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首先是一场城市美化运动——利用雕塑、壁画、涂鸦及雕塑性建筑等艺术载体,进行景观环境的塑造,让城市改头换面。
但是,公共艺术对于城市更新真正的价值,不止于对“场地”的“景观美化”。它更大的魅力在于能够“点石成金”——通过艺术介入空间、艺术介入生活,以艺术化的文化场景,激发美学、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效应的融合迸发,创造基于空间但超越空间、基于艺术而超越艺术的多元增量价值。
1.激活城市精神场景,促进文化再生
优秀的公共艺术,能够成为城市的叙述者,讲述城市的历史故事,打开城市文化记忆;能够重拾城市的气质精神,以艺术的形式,重新激发文化再生,塑造新文化和新名片。
比如,提起利物浦,“香蕉羊”无疑是它的精神标志。这个拥有羊的头部、香蕉形状尾巴的黄色雕塑,传达了利物浦作为港口城市的“发家史”——利物浦港历史上进口最多的是“香蕉”,出口最多的是“羊”。
这一融合了城市历史的小羊雕塑,在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中迅速走红,并且以更“色彩斑斓”的形态出现在利物浦的大街小巷。
利物浦香蕉羊
如今的“香蕉羊”不只有一只,艺术家们在原型基础之上,创作了125个特色作品,而且每一只羊都有它自己的利物浦故事——或是警察局的警察羊,或是画有轮船图案的港口羊,抑或是被关在笼子里贴着“请不要给这只动物喂食”的幽默羊……
“香蕉羊”通过历史与艺术的融合,成功地成为利物浦的精神标志和文化宠儿。而“香蕉羊”所安放的每一个公共空间,都由此成为展现利物浦港口城市精神的文化场景,成为释放城市新活力的文化新名片。
2.激活城市宜游场景,重塑活力中心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更新,还能够通过文化场景的构建,带动原有空间的宜游优化。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如老城CBD等功能片区,通过艺术化的场景植入,能够将面临破败的商业、商务空间,转变为宜游的新活动空间,激发人气聚集,实现城市中心区的活力重塑。
丸之内是日本重要的商务区,曾一度面临人气不足、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为了改变现状,丸之内在融入多元业态的同时,尤为强调公共艺术对空间场景活力的激发。
丸之内的文化雕塑
例如,在主轴大道设置“丸之内之牛”艺术雕塑项目,并举办“若在散步途中遇见此牛,是否会感到happy”评审活动,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在中心区域的合欢广场,摆放标志企业东宝公司的代表电影《哥斯拉》的雕塑形象,并且模仿好莱坞星光大道,在旁边的名人大道上汇集日本著名导演和演员的手印雕刻,吸引了相当多的铁杆影迷,每年都有大量外地游客特意前来拍照。
最终通过艺术的空间激活,丸之内成功实现了CBD的活力复兴,成为城市宜游新中心的典范。
3.激活社区归属场景,提升区域凝聚力
艺术本身具有“公共情感”带动性,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社区更新,能够作为一种公共意识激发器,触动居民的社区自豪感和归属感,推动社区生活的改变,提升区域凝聚力。
最为典型的就是以公共艺术唤起城市贫困社区居民的觉醒。2010年,两个荷兰艺术家在巴西的圣玛尔塔贫民窟开启的绘画工程,使得这里后来成为里约热内卢的名片之一。
圣玛尔塔贫民窟
他们在市民广场以及周围34座房屋和街道上绘制了7000多平方米壁画,以鲜艳的色彩和极富想象力的创作,让这里焕然一新,成为里约热内卢色彩最亮丽的艺术社区,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自豪感。
更为重要的是,项目鼓励当地居民和儿童参与创作。这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使得社区的犯罪率慢慢下降,逐渐带动了社区各个方面的改善升级。正是公共艺术,以色彩之笔激活了这个地区的社区归属场景,撬动了贫民窟的重生。
4.激活艺术产业场景,催生创意产业聚集区
公共艺术的艺术特性,决定了其对艺术产业天然的带动效应。因此,成功的公共艺术聚集区,有潜力成为文化艺术产业的繁盛区。
2009年,在温尼伍德艺术区开始实行“温伍德门与墙”计划,以旧仓库的街头艺术开启了片区复兴之路。该计划将十几个街道的厂棚外墙和画廊大门改造成各种实验风格的涂鸦墙,形成了浓厚的艺术创作场景,逐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机构进驻。
温尼伍德艺术区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游客和丰富的商业入驻,周边的土地价值也迅速攀升。公共艺术成功激活了片区的艺术产业潜力,实现了创意产业聚集区的逆袭。
如何用公共艺术构建城市文化场景?
在文化场景的构建中,要从单纯的作品塑造,转变为文化环境的吸引力塑造;从单纯的空间塑造,转变为文化生活的功能塑造;从静态的艺术展示,转变为动态的文化活动参与。
要让公共艺术真正服务于城市中的人,用场地的艺术情景,激发人的文化活动,以点带面,塑造“场—景—人”的文化共生。
1.精选艺术载体,构建“场”的文化吸引力
对于历史文化浓厚的片区,以艺术塑造环境磁场的第一步,在于艺术载体的“在地性”。即艺术要充分结合在地景观和文化肌理,让艺术首先成为文化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而对于历史文化感不浓厚的片区,可以创新艺术载体的表现形式,以新材料、新形式、新技术,实现艺术的时尚引领,构建片区的文化新环境。
比如温哥华的城市艺术作品《空中水花园》就通过光谱纤维和网络技术,形成了巨大的空中彩色织网作品,游客通过手机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在这件紫色、蓝色、粉色和橘黄色的艺术品里,描绘各种图形:直线、涂鸦,甚至是水面涟漪的形状,成为能与科技互动的文化艺术品。
温哥华城市艺术作品《空中水花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艺术与科技、音乐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能掀起城市的时尚潮流,成为吸引人群关注的文化休闲磁场。
2.艺术设施功能化,构建“景”的情景感染力
在构建文化场景的过程中,应当赋予公共艺术一定的功能性,让它们与居民的生活情景融合,成为一种艺术生活设施,成为城市生活方式的参与者。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为了城市的生活而艺术”。
西雅图在百老汇区域改造中,十分注重公共艺术在街道、人行道、园林等空间更新中的情景融入。其中,改造者在百老汇一带的8个地点安置了艺术家杰克·马基的艺术品《舞者系列——舞步》,用铜铁材料嵌入地面8组鞋印,排成一对夫妇跳舞时脚步移动的样式,形成 “obeebo”和“busstop”两种舞蹈的舞步轨迹。
艺术品《舞者系列——舞步》
这样一来,跟随着脚印就能自动学习舞蹈,瞬间激发了当地居民的使用热情。原本在场地静止的艺术装饰,巧妙地变成了嵌入城市街道的休闲设施,而街道也因“艺术舞蹈情景”的注入,实现了人气的自发聚集。
当城市将艺术与居民休闲、儿童娱乐等相结合时,公共艺术在塑造“美”的同时,也在塑造一种艺术感的生活方式。只有当艺术从“装点城市”进阶为“改变生活”,才意味着更进一步的城市品质创造和文化品位升级。
3.艺强化艺术活动嫁接,构建“人”的活动聚集力
以公共艺术构建文化场景,还要强化艺术活动的嫁接与带动,即通过艺术事件、展演、计划等动态艺术活动,让艺术转变为城市的文化工具和营销工具,实现更大范围的人气和名气的聚集。
不过除了单纯的文化性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公共艺术与商业活动的场景嫁接,能够形成更大的城市影响力。
1999年,芝加哥举行了一场新奇的公共艺术盛宴——奶牛大游行:由芝加哥文化局牵头举办,向当地艺术家发出邀请,吸引企业认养捐赠奶牛模型,每个从2500~11000美元不等。
在活动中,文化局把奶牛模型提供给艺术家进行自由创作,为了活动的纯粹性,不能出现任何广告。320头经过绘制的奶牛摆放在城市的各类公共空间,让整个城市充满了艺术的节日气氛,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芝加哥奶牛艺术雕塑
此外,在游行展览结束后,文化局从所有作品中精选了143件,以100~10200美元的标价进行拍卖,共得到200万美元拍卖金,全部捐献给赞助者指定的公益组织。
更为可观的是,因奶牛大游行而带来的衍生商品、旅游、就业服务等收入达到约2亿美元。通过艺术与商业的互动,“奶牛大游行”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公共艺术生长的“盈利化模式”,成为商业化运作的先例。类似的公共艺术活动还有围绕利物浦的“香蕉羊”、呼吁世界和平的柏林熊,以及以小羊肖恩进行的城市巡游等。
这些活动的展开,让公共艺术在艺术品之外,更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宣传工具和城市营销工具,在人与活动的大规模参与中,推动了城市的文化复兴。
柏林熊
文化是城市的历史、生活甚至未来的表征,而公共艺术是解读和表达城市文化最直接、最鲜明的载体。以公共艺术营造“文化场景”,不仅仅是一场空间环境的艺术美化运动,更是一场激活城市多元价值的场景升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