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前列创一流 潮涌滁州势如虹

大皖新闻讯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六年,9 月19 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23 次全体会议隆重举行,滁州作为“东道主”以高涨的热情拥抱经济协调会41 个成员城市。十余年来,滁州市生产总值(GDP)增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从2012 年全国第185 位上升至2023 年的第89 位,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滁州速度”;2019 年,滁州经济总量从安徽第五跃居第三,仅次于合肥和芜湖;2022 年省辖市“赛马”评议以来,滁州经济运行8 个季度居全省第一。滁州正以“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拼搏之姿,走出“加快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的坚定步伐。
第一篇   坚守“主战场”  竞逐“新赛道”
滁州市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坚守“主战场”的同时,聚焦“新三样”、拼抢“新赛道”、加快打造全省“一二三”城,这些具体实践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有力行动。
创新发展   高质量释放新动能
总投资105 亿元的晶隆半导体材料及器件产业化项目落户南谯;总投资80 亿元的惠科电子纸显示模组整机项目落户滁州经开区;会同省工商联在上海举办“星耀滁州·会客虹桥”人才活动,为5 位院士颁发人才工作顾问聘书……今年以来,滁州市坚持以“双招双引”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自2018 年迎来首家光伏制造“龙头”——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后,该市光伏产业逐渐构建起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边框、封装胶膜、焊带、储能电池等较为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跃升。
图片
中新苏滁高新区ASM 先进半导体封装材料项目车间。
如今,先进光伏已经成为滁州“首位产业”,全球光伏20 强企业已有10 家落户该市;连续3 年举办全国光伏行业大会(论坛)。此外,滁州市还抢滩布局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打造全省“一二三”城,2023 年“新三样”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创新赋能”等关键词是滁州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不变密码”。
今年以来,滁州市聚焦光伏等八大产业发展需求,以“链长制”为抓手,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季度攻势。1 至7 月,全市新签约亿元项目314个,协议总投资超1100 亿元,其中高新技术项目占比33.4%。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59户,总数2725户,分别居全省第1和第2位。
创新和人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强动力”。今年以来,滁州市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和人才活力,全市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87 户、居全省第3 位;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 家,居全省第3 位;新增高技能人才8336 人,新引进大学生1.3 万人、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10 人,实施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53 个,新获评省级产业人才团队数、项目数均居全省第1 位,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佳引才城市”,系全省唯一,去年滁州人才吸引力排名首次进入全国百强。
实干惠民  交出一份幸福答卷
滁州市琅琊区北湖小区等9 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金煌菜场停车场建设和滁州北站南侧停车场改造工程预计9 月底前投入使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院区顺利开诊,同乐小学9 月交付使用,菱溪水系清淤及周边排水管网整治工程已全线完工……
从医疗资源补短板到教育布局再优化,从物业管理再提升到公共设施再完善,从城市道路再通畅到城市水系再改善……今年两会期间,滁州市在全省率先全覆盖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目前10 个年度民生实事项目、50 项民生实事等扎实推进,让群众看得见变化、摸得到成效。
图片
来安县汊河镇的安徽友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生产聚丙烯薄膜。
民生领域是“关键小事”,却是滁州市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滁州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教育、养老、医保等众多民生问题上持续用力,交出了一份份高分答卷:“暖民心“行动群众满意度测评3个季度居全省第一。建立“1+8+N”民声呼应办理工作机制,省《民声呼应》交办涉滁问题64 个,办结率、满意度均为100%。就业创业考核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滁州市被人社部、财政部确定为2024 年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市、全省唯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提前实现,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完成率均超100%。连续8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市,省级平安建设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如今,穿梭滁州市的大街小巷里,面子靓、里子实、底子厚的幸福图景扑面而来,滁州大道、明湖公园、奥体中心、清琅大桥等一大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基础设施项目已建成使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在全省率先启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省第一。沪宁合高铁、合新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滁宁城际滁州段通车运营;与沪苏浙城市形成8 条高铁城际、12 条高速公路、10 条水运航道、3座机场毗邻的综合立体大通道……
第2篇     融圈“借东风”  共享“一家亲”
近年来,滁州市始终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以“融圈进群”为方向,以省际毗邻地区和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为重点,借东风、搭平台、促合作,朝着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坚实迈进。
主动靠上  去共绘一张图
滁州打破地域限制,主动与南京、合肥等地建立重大规划合作协商机制,共同编制了《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滁宁一体化发展国土空间战略规划》等20余个规划,努力实现与合肥、南京共绘“一幅图”、共下“一盘棋”、共建“一张网”。
2020 年以来,滁州市党政代表团16 次赴沪苏浙考察交流,先后选派50 余批近300 名干部赴沪苏浙跟班锻炼“取真经”。与上海市杨浦区、徐汇区实现党政代表团常态互访,与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等地建立常态化议事协商机制,高位推进跨区域重点合作事项落地落实,同时在思想理念、工作机制、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强与沪苏浙城市的全方位对接。
图片
中新苏滁高新区标准化厂房。
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是“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该市推深做实产业链“链长制”,围绕八大产业链,积极引进培育上海、苏州、南京等地主导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促进产业组团式承接、集群式发展。三年来,引进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超800个、实际到位资金居全省第一。与此同时,该市还顺应“双碳”战略,紧盯“新三样”,抢占新赛道,压茬开展季度攻势,顶格推进项目建设,每季度组织“三看三比”集中观摩。“十四五”以来,全市引进80亿元以上项目近30个。
精准接上去  共谋大发展
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滁州华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是南京市一家研发晶圆半导体企业,2020 年8 月该公司与南谯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投资30亿元用于研发、生产硅基半导体功率芯片。该项目是滁州市第一家晶圆体制造项目,也是滁宁两地深化合作的一个缩影。
区域协同创新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滁州市主动加入长三角创新创业发展联盟和“双创券”试点区域,与上海市杨浦区、徐汇区政府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探索共建“科创+产业”伙伴园区、打造“研发制造飞地”等。
图片
晶科新能源。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战略合作,促进更多创新成果来滁落地转化。滁州深度嵌入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催动一处处“试验田”热潮涌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2 个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被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目前已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24 个、总投资超960 亿元。天长-六合、明光-盱眙2 个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正加快建设。在全省率先揭牌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凤阳省际合作园区、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定远合作产业园,已签约项目43 个、总投资超248 亿元。此外,还依托合肥都市圈辐射带动,共建合滁定远、全椒两个合作园区,串起了滁州发展的“聚能环”。
全力融进去  共享一家亲
2023 年6 月28 日,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滁宁两地呼唤已久的交通新通道从概念走向现实,这也是全国首条跨省城际铁路以及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
交通是“同城化”的关键。在滁州编制的沿南京江北新区扇形区域交通运输方案,交通重点项目近30 个。衔接江苏的省际高速公路共9条,大多连通南京,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车里程全省第一。与沪苏浙形成了8 条高铁城际、15 条高速公路、9 条水运航道、5 个内河港口的“铁公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共同打造“高速上的长三角”“轨道上的长三角”“航道上的长三角”和“翅膀上的长三角”。此外,滁州市还开通至南京公交班线6 条,占江苏全省开通省际毗邻公交线路总数的近十分之一。滁州公交“亭城通”市民卡与南京等全国110个城市实现联网互刷。
医疗方面,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或专科联盟等形式与长三角医疗机构合作项目200 个。滁州市民通过南京都市圈预约挂号平台,可在包括滁州在内的都市圈9 市1 区133家医院8755个医学专科预约挂号。
教育方面,从幼教、义教、职教、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积极引进南京优质教育资源,10 对宁滁学校结对。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秦淮夫子庙小学等知名中小学陆续在滁州设立分校。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滁设分校外,滁州市还深化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在宁大校大院大所的合作,打造“研发+制造”科创飞地。
第3篇   优环境“赢商”   培沃土“兴商”
一流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金钥匙”。近年来,滁州市全力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持续擦亮“亭满意”营商服务品牌,推动滁州加速成为活力迸发的“投资热土”、产业聚集的“兴业高地”。
顶格推进  全域发力强导向
近年来,滁州市将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打出一套对标一流追赶先进的“组合拳”,力争在区域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和主动。
滁州市连续三年召开营商环境“新春第一会”,出台了全省首部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滁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国首部《证照并销地方标准》。该市人大、市政协分别组织开展“代表评营商,助力亭满意”和协商“亭满意”系列活动;滁州市委宣传部和市营商办连续多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举办“亭满意”推介会。
省外对标苏州、省内对标一流。滁州市成立18 个工作专班,组织30 余批次赴苏州和省内有关市学习,深度学习先进地区争创一流营商环境“高地”的政策举措。
图片
亚玛顿。
顶格推动,彰显决心。在“亭满意”的带动下,滁州市各县市区一体推进对标提升活动。来安县聚焦打造“来·安心”营商环境,在全市率先实施重点项目服务直通车机制;定远县推出“定放心”营商品牌,开展机关干部赴企业集中驻点帮扶;全椒县创优“全舒心”营商环境,建立签约项目快速落地“绿色通道”机制;南谯区打造“亭满意·谯头堡”服务举措,率先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审批改革。
增值服务  利企惠民添活力
7 月5 日,滁州市全省率先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后上线的“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在该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推动全市营商环境由“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将企业“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当下全国各地都在围绕营商环境展开“赛跑”,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走在前列?滁州市的“增值服务”独具特色。滁州市制定出台《滁州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总体方案》,在服务观念上增值、在服务机制上增值、在服务内容上增值,变过去政府有什么给什么为现在的市场主体要什么给什么,以企业获得为核心,坚持企业有感、创新引领、系统集成、数字赋能原则,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124+N”增值服务体系架构。
不仅如此,在滁州“人人都是软环境、人人争当‘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已变为自觉行动。市领导主动担任“首席服务员”,定期召开营商环境分析会、产业链链长会,“一企一策”“一项一策”、精准施策,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全市1300 余名包保联系干部包保到企,向企业“送政策、听意见、问需求、解难题”,及时收集办理企业在经营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制定出台《滁州市企业诉求“一口收办”、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等文件,持续提升为企服务效能。
深化改革  化繁为简提效能
近日,滁州市首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成功办结,一位年轻妈妈通过“皖事通·慧滁州”APP 为新生宝宝申请办理了新生儿出生证明开具、户籍登记、医保参保和社会保障卡申领等事项。
据了解,目前滁州市首批较为高频的7 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安徽政务服务网滁州分厅、“皖事通·慧滁州”APP上线使用。新生儿出生、企业破产信息核查、开办运输企业、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自然人无违法违规信息核查、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教育入学等“一件事”实现线上一键办结。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针对群众和企业“痛点”“堵点”,滁州市以工业互联网思维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在全省率先建立“首席数据官”制度,推进扁平化管理,压缩办事环节和时间,提升横向协同效率。
图片
鱼尾狮公园。
在全省率先推行365 天“不打烊”服务,率先设立企业帮扶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同时,坚持用数字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加快“皖事通·慧滁州”平台重构,推进市县两级13 个服务接入“皖事通”和“皖政通”,“报表通”“预算管理一体化”2 个省建政务运行系统在滁州市应用推广。截至目前,全市“皖事通办”平台累计注册个人用户355.15 万,法人用户31.61 万;“皖事通”APP 累计上线19 大类326 项便民服务,“皖企通”APP 累计上线5 大类32 项利企服务,全市99.3%的个人事项和99.4%的行政许可事项可全程网办。
时光不语、岁月不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滁州人民将在这片热土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滁州之为”回答“时代之问”,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滁州篇章。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  通讯员  吕静远  李邦军  李文刚/文  计成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