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低谷未到 台湾高校招生已受冲击

全文1531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台湾高校面临少子化冲击,招生数量持续下降,导致部分学校出现缺额招不满的情况。

02为应对招生危机,台当局教育部门自2014学年度推出寄存名额制度,允许大专院校申请寄存减招名额。

032025学年度共有47所学校申请寄存名额,其中公立一般大学与技专校院的寄存名额达到历年新高。

04然而,由于少子化影响,私立学校的寄存名额已逐渐减少,部分私立大学寄存名额甚至减少至2000多个。

05专家认为,台教育部门应与学校一同想办法,于现有机制上给予更多空间,否则招生空间愈狭窄,学校只能互相倾轧,恐衍生更多弊端。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少子化冲击,学生数陡降,台湾高校出现缺额招不满的情况。(图源:台湾“中央社”)

在少子化的影响下,台湾高校近年来持续面临招生缺额的问题,台当局教育部门为此允许大专院校通过寄存名额的方式来取代减招。根据最新统计,即将进行的2025学年度招生中,有47所学校申请寄存3371个招生名额。尽管私立学校仍占寄存名额的大部分,但公立一般大学与技专校院的寄存名额也达到520个,创下历年新高。

台教育部门自2014学年度推出寄存名额制度,大专院校可评估自身状况申请寄存减招的名额。这些名额会暂时存放于台教育部门,当学校的招生状况改善或需调整招生政策时,便可取回使用。每年8月中旬,台教育部门会开放学校申请来年寄存名额,并于年底公告各校核定的寄存数量。

面临招生危机,台湾不少大专院校利用寄存名额来美化注册率。根据台教育部门最新统计数据,2025学年度共有47所学校申请寄存名额,其中一般大学有16所学校参与名额寄存,公立大学寄存163个名额,私立大学寄存452个名额。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公立大学几乎不参与寄存,但2025学年度的寄存名额创下历年新高。统计指出,公立大学在2024学年度仅寄存29个名额,2023学年度82个,2022学年度64个,到了2025学年度,寄存数量猛增至超过160个。

无独有偶,公立技专校院的寄存名额也达到历年最高,2025学年度寄存357个名额,较2024学年度的305个有所增加,这也是公立技专连续第二年寄存人数突破百人。

图片

▲台湾公立大专院校2025学年度招生寄存名额创下历年新高。(图源:台湾“联合新闻网”)

私立学校方面,私立大专校院仍然是寄存名额的主力,2025学年度私立大学寄存452个名额,私立技专校院则寄存2399个。然而,相较于过往,由于少子化影响,私立学校的寄存名额已逐渐减少。2023学年度,私立大学和技专校院的寄存数均超过4000个,但2024学年度已减少至2000多个,2025学年度的寄存数量进一步下降。

一般认为,只有招生率不佳的大专院校才需要寄存名额。但2024学年度公立大学29个寄存名额中,岛内高教龙头台湾大学竟占了15个,引起外界议论。但台湾大学表示,他们在2014学年度也曾寄存8个名额,对台湾大学来说,寄存名额是为未来增设系所名额需求预作准备。

台湾东华大学校长徐辉明则说,若公立大学走上寄存名额之路,评估是名额调控上已发生困难,加上少子化冲击已数年未见改善,才会选择寄存名额,这是不得已的一步,“也是校长最痛苦的决定。”他也谈到,由于名额减少、学杂费收益也一同减少。

台湾龙华科大校长葛自祥推测,公立技专寄存名额应以专科、偏远地区学校为主,在都会区的公立科技大学仍有招生优势,应不至于大量寄存。他坦言,少子化近期谷底在2028学年度,最糟的时刻尚未到,未来几年招生情况只会愈来愈糟,不大有机会改善。

图片

图为台北市某私立大学大门口。(图源:台湾“中央社”)

台湾高教工会研究员陈柏谦指出,过去一两年,私立大专校院大规模寄存名额,今年相对趋缓。但人口趋势影响招生其实早能预料,一次寄存大量招生名额,代表学校主事者未做好长远招生规划,近年才会出现单一年度一校大规模寄存上百个名额的状况。

但陈柏谦也分析,公立学校2025学年度整体寄存名额虽攀升,但综观整体招生数,寄存数额还能接受,且适度少量寄存可配合科系调整一起做,不失为一种弹性策略。

全台教师工会总联合会理事长侯俊良也说,寄存名额一方面可预先因应做招生策略,另一方面学校因应科技、产业趋势,弹性调整学系。但若学校长期招生状况不佳,寄存名额实质上就是减招,找出特色、瘦身办学、重新定位学校才是必要的因应策略,否则寄存实质意义不大。

台湾《联合报》此前就曾发表社论指出,台教育部门鼓励学校于当年度招生开跑前,可先寄存招生名额,但实际上学校难以精准预估当年度各管道招生状况,且学校寄存即等于减招,招生数变少会影响教师开课。在少子化冲击下,台教育部门应与学校一同想办法,于现有机制上给予更多空间,否则招生空间愈狭窄,学校只能互相倾轧,恐衍生更多弊端。   【来源:华夏经纬网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