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牧区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1968年,1087名青年学生从南京火车站出发,带着理想,带着豪情,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与牧民们同吃同住、同生活同劳动。南京知青来鄂尔多斯插队落户后,从此草原上牧民有了新的儿女,南京知青有了第二故乡,有了新的父母。从此,他乡便成了故乡……
近日,由鄂尔多斯市委统战部、鄂托克旗委政府联合出品, 鄂托克旗文旅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制作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话剧《从此,他乡是故乡》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大剧院首演。
该剧通过四个篇章生动演绎了南京知青与当地农牧民双向奔赴,真诚相待,彼此交融,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共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感人故事,全景再现了一段民族团结、南北交流、休戚与共、“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的历史佳话。
在主题话剧中,刚到鄂尔多斯草原的知青董乔林、张清华、严大陆等人与牧民一起劳动、挖水库。几年的艰苦生活磨砺了董乔林、张清华、严大陆、杨青莲、韩秀梅等知青的坚毅性格。为了建设草原,董乔林决定扎根草原,奉献青春,他与当地的蒙古族姑娘苏龙嘎结为夫妻,两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董乔林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一生的诺言。知青们感恩草原的接纳和锤炼,牧区人民感恩知青们带来了知识和文化。
舞台上,演员们用生动的表演和真挚的情感,将南京知青在鄂尔多斯的努力拼搏、辛勤付出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员们尽情投入,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感染力。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该话剧的由衷肯定,观众们发自肺腑的话语足以证明剧情的感人至深。
扣人心弦的剧情,灵动优美的舞蹈,张力十足的舞台画面……为现场1100余名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也唤起了生活在鄂尔多斯南京知青们的记忆。
“这不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这是一代知青更是我们1087名知青的故事。”南京知青、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获得者王强说。
南京知青千里迢迢,带着激情与梦想来到鄂尔多斯插队落户,奉献了青春与才智,这是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更是暖城鄂尔多斯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素材”。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委统战部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鄂尔多斯大地上的交往交流交融史实,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鄂尔多斯故事,通过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百千宣讲、寻找“暖城石榴籽”宣讲达人、鄂尔多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大赛、讲解员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讲好新时代鄂尔多斯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生动故事,讲清楚“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全面推动全社会各领域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入挖掘身边的故事,创作一批贴近生活、弘扬主旋律、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以独特的视角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传播好民族团结好声音,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鄂尔多斯市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张红艳表示。
现实生活中,南京知青和草原牧人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你来我往、常来常往、走亲访友、守望相助的特别关系,有通讯联系、有节日问候、有特产快递……南京和鄂尔多斯两地的政府机构、商会在知青的推动下互动频繁,各种商品推介会、创新创业项目宣介签约会、招商推介会等系列活动不断开展。
南京知青、现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特聘主任、主任医师的王自正带领南京知名医疗专家在乌审旗第一人民医院开展讲座、义诊,让乌审人民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服务。截至目前,在他牵头组织下,累计有30多名医疗专家,赴乌审旗人民医院开展示教手术、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业务指导,帮助乌审旗人民医院骨科在全市乃至自治区率先实施了3D数字打印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消化内镜每年诊疗量达6000多例。
还有许多南京知青与当时插队的农牧民自发联系交流,他们通过书信、电话等传统方式保持着联系,而随着微信的普及,他们经常互致问候,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工作动态,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知青岁月,一代人独有的记忆!一代人的芳华!
《从此,他乡是故乡》带着这份记忆和情怀,必将化作“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不竭动力,为鄂尔多斯汇聚更强大的精神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