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眼|拥抱潍坊,城市给予人才最高礼遇

9月27日,是潍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潍坊人才日”,今年主题是“人才潍坊 创领未来”。当天上午,2024潍坊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重点产业链产才对接交流会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两院”院士,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机构负责人,市内重点人才代表,部分重点企业、重点园区、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驻潍院校学生代表等参加。

会上,为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金牌的潍坊选手和10名“人才潍坊伯乐奖”获奖代表颁奖,为4位潍坊市“引才大使”颁发聘书,并发布《人才支撑更好潍坊建设宣言》,举行重点人才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潍坊全力打造人才专属节日,以城市的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必是最好的选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王勇说,他们正把服务地方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与潍坊在双向奔赴中同频共振,形成了深厚的合作基础。

图片

据王勇介绍,近年来,该校先后与歌尔股份、豪迈集团等潍坊重点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围绕共同开展学术讲座、技术交流、学生创新实践、就业指导和生涯辅导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与潍坊石大昌盛等潍坊石油化工领域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协议,围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艺等学校优势学科开展技术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学校选聘3名专家教授到潍坊企业担任科技人才副总。近4年,潍坊平均每年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本科生有190人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也一直关注潍坊的发展。“作为科研人员,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潍坊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盼。”侯保荣说,自己与团队一直从事海洋工程装备腐蚀防护技术研发及应用研究,目前正在与潍坊东方钢管、潍坊精翔机电等企业开展科研成果转化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近年来,潍坊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聚力打造人才引领发展先行区,为加快建设更好潍坊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为招才引智,潍坊市坚持“最优加一点”,先后制定了人才新政30条、青年人才集聚18条等20多项政策,量身定制了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蔬菜种业、元宇宙、磁悬浮等重点产业。智联百校行动、领军人才“筑峰”行动、40万大学生集聚计划、“技能兴潍”行动加快实施,让人才队伍优势更加突出。潍坊畅通子女入学、配偶随迁、住房保障等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着力营造潍爱唯才最优“生态圈”。

图片

潍坊的人才平台载体也在升级扩容中,高端新型研发机构越来越多。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载体952家,山东大学潍坊研究院和元宇宙产业研究院、工信部直属高校先进技术成果潍坊转化基地落地建设。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37万人,连续5年在省人才考核中居第一。

走出去、引进来,潍坊不遗余力。去年11月,北大未名湖畔,潍坊举办人才政策环境宣讲暨“智汇潍坊·直通名校”招聘活动,市委书记刘运向北京学子发出诚挚邀请;今年4月,“山东大学潍坊日”活动,潍坊的最美风华与山大学子的最好年华深情相拥;5月,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暨2024中国·潍坊高端人才技术成果交流会举办,“工信七子”齐聚潍坊……

根植于潍坊、发展于潍坊、受益于潍坊,当地企业与潍坊市人才战略同频共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常海说,潍柴大力实施人才第一工程,建立员工纵向有晋升空间、横向有锻炼平台的发展通道,搭建了全职业周期赋能、持续成长型的员工成才平台。实行大病无忧补充医疗、养老无忧企业年金、住房保障福利政策,全力为员工干事创业解除后顾之忧。

“我们建立了潍柴卓越工程师、科技创新奖等荣誉体系和奖励机制,营造行业最优生态。常态化召开科技奖励大会,每次拿出近亿元重奖重大科技成果、优秀人才。行业率先实施‘立军令状+揭榜挂帅’机制,单项最高奖励2000万元,点燃了科技人员万马奔腾的创新热情。”马常海说。(大众新闻记者 张鹏 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