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人们每天会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品,比如呼吸、饮水、进食、接触等等。在成百上千的化学品中,有的对人体无害,但有些却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
但事实上,化学品更像“健康刺客”,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损害着人体健康,且很难被意识到。而近日,来自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华中科技大学等联合团队,将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研究者收集了5696名中国人的血液样本,涵盖健康人群和12种慢性病的患者。他们采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67种化学品进行了血清生物监测,并对其中的74种高频暴露物进行了特征描述和风险分析。最终,揭开了两大结果。
第一,地区是影响人体暴露水平的最关键因素。血清中化学品浓度最高的是上海,浙江、江苏和山东紧随其后,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第二,有机氯农药(OCPs)和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与多种慢性病风险升高有关,比如:OCPs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升高有关,而PFASs则与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而暴露情况显示,有些超过了安全范围。
慢性病无疑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要健康挑战之一,而慢性病的发生又和遗传、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后者。于是,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化学品暴露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想通过大人群样本来探索在现实世界的环境浓度下多种化学品叠加带来的健康危害。
该研究队列涉及中国15个省的5696名参与者,既有健康人群,又有慢性病患者。其中,12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代谢综合征、高舒张压、高收缩压、腹部肥胖、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脂血症。
紧接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MS)和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MS)对人体血清暴露中的267种化学物质进行了全面的鉴定和分析,确定了74种高频出现的化学物质,并重点分析了暴露与慢性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地区是最重要的。人类血清化学品总浓度最高的是上海、浙江、江苏和山东
考虑到不同人群对化学品的接触和积累差异很大,研究者首先探索了血清暴露与流行病学因素之间的具体关系。其中,地区是影响血清暴露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暴露方差高达15.6%;其次是采样时间、年龄等。
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
既然地区是影响暴露水平的最重要因素,那么不同地区人口有着怎样的化学品暴露特征呢?
总体来看,上海在人类血清化学品总浓度的排名中“拔得头筹”,其次为浙江、江苏和山东;相反,化学品浓度最低的省份是陕西和贵州。很好理解,化学品浓度高的地区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属于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而低的则是人口较少、工业较少的内陆地区。
当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化学品“偏好”。比如:长三角地区的人群血清中PFAS含量更高,尤其是上海和江苏;而河南、浙江和山东三个省份的人群里,血清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而多氯联苯(PCBs)和OCPs则在重庆、上海和江苏人的血清中有着更高水平。不过在各省份人口中,兽药和食品添加剂含量的差别不大。
不同地区的化学品暴露情况
此外,由于暴露时间和代谢水平差异,年龄同样会影响到人体化学品暴露水平。
事实上,大部分化学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人体血清中积累,比如OCPs和PFASs。同样,β-六氯环己烷(HCH)、p,p'-DDE、芘、3-吲哚丁酸(IBA)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到了70岁时浓度达到最高。但有意思的是,PFAS的浓度会在50岁时达到峰值。
但相反,也有少部分化学品的浓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像环己烷氨基磺酸和安赛蜜在10岁以下的儿童中水平最高,这或许和儿童的代糖摄入量有关。
不同因素对暴露水平的影响
二、单个与混合化学品对慢性疾病风险的影响
——OCP和PFASs与慢性病风险升高的关联最为密切;而从疾病角度切入,高脂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最易受到化学品影响
哪种疾病最易受到化学品影响?哪些化学品会导致何种慢性病?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两大问题。
单一暴露与疾病风险关联分析结果揭示,有两大化学品“脱颖而出”,与慢性病风险升高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OCPs和PCBs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肥胖症的风险增加有关,而PFASs与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多重暴露模型分析结果与之高度类似,OPCs、PFASs、邻苯二甲酸盐和其他杀虫剂被定义为“优先风险化学品”。同时,相比于单一暴露,混合暴露分析得到的ORs明显更高,可见化学品混合在一起会产生不可忽略的风险增强效应。
混合暴露对健康的影响
1、OCPs和PCBs
OCPs和PCBs都属于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这类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能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能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进行长距离迁移;同时具有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OCPs是一类农药的统称,包括人们比较熟悉的DDT和六六六。虽然这些农药已被禁用三十多年,但其浓度下降非常缓慢,仍能从现在的大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的样本中检测到(可能你的血液中也有)。
2、PFASs
提到PFASs,关注本号的读者们应该并不陌生。在《不粘锅、纸吸管、化妆品中这种物质,或能致癌或促进癌症转移!耶鲁大学研究团队最新发现,但有一方法可“解毒”》中曾介绍过,生活中常用的不粘锅、清洁喷雾、防水运动用品、化妆品中,甚至食品和饮用水中均检测到了PFAS。
而PFAS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危害。当PFAS在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破坏部分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扰乱细胞功能,最终影响发育、生殖等方面,还会造成肝中毒、内分泌紊乱及致癌等危害。而除了上述慢性病之外,PFASs还会致癌并加速癌症转移。
化学品对慢性病的影响
从疾病角度切入来看,与最多化学品相关的疾病是高脂血症,其次是代谢综合征。此外,高尿酸血症很容易受到环境中化学品暴露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化学品都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的风险。而在所有统计的慢性病中,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与化学品之间的关系最弱。
总结来说,这项在我国开展的大型队列研究有三大发现:(i) 地区是影响人类暴露水平的最关键因素,其次是年龄;(ii) 有机氯农药和全氟烷基化合物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iii) 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最易受到化学品暴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