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非遗云展厅|贺州瑶族盘王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贺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全市共收录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66项,其中自治区级以上58项。

为了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贺州市社科联、市文广旅局、市博物馆联合策划推出“贺州非遗云展厅”科普专栏,从中精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编辑制作形成图文并茂的社科知识系列推文,以飨读者。

本期推出贺州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贺州瑶族盘王大歌


自治区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贺州瑶族盘王大歌



盘王大歌,又称还愿歌、鼠干歌,是反映瑶族神话、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内容的瑶族史诗。在“还盘王愿”时, 由师公、歌娘与家主一起用瑶语吟唱,是瑶族盘王节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贺州瑶族盘王大歌是瑶族人民的艺术瑰宝,主要流传于八步区黄洞、步头、贺街、大宁、桂岭、开山、仁义等乡镇的瑶族主要聚居区。


图片

瑶族师公在“还盘王愿”仪式上吟唱盘王大歌


盘王大歌的历史源流


贺州市八步区地处湘、粤、桂边境五岭余脉地区,是中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区, 瑶族人口3万余人。瑶族祭祀祖先盘瓠有着悠久的历史,晋代干宝《搜传记》记载, 瑶族先民“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贬官连州(今广东连山)作的《蛮子歌》中提到瑶族“时节祀盘瓠”,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记载,广西瑶族“岁首祭盘瓠,杂糅鱼肉酒于木槽,叩槽群号以为祀”。以上史籍记载说明,瑶族人民祭祀盘王仪式至少从晋代延续至今。宋代以后,道教传入瑶山,道教科仪与瑶族传统祭祀盘王形式融合,发展成包括几十个舞蹈,几万行神唱、歌谣的庞大的盘王祭祀歌舞体系,盘王大歌从产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历经了与盘王歌舞相应的由简到繁的过程,在八步区流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图片

瑶族师公在“还盘王愿”仪式上吟唱盘王大歌


盘王大歌的基本内容


瑶族盘王大歌现有三十六段、二十四段、十八段等三种不同版本。瑶族的各个姓氏及亚姓采用不同版本的盘王大歌以示区别,体现瑶族原始的族群分别制度。“洪沙大席”长桌上摆七个酒杯和七双筷子,席首则单独摆上碗、酒杯、缠红线的筷子,谓之“盘王碗筷”,专供盘王使用。七双筷子架在碗上, 上面放着摊开的盘王大歌。盘王大歌共有七任曲,瑶语“任”即层的意思。每一任曲都有一个大的段落,唱完一任曲后,把盘王大歌书从菜碗上拿下来, 师公先给盘王夹菜斟酒,众人再吃菜喝酒,接着再往下吟唱。三任曲时由歌娘起歌堂,唱盘王大歌,五任曲时要杀一头猪以供盘王,七任曲时由师公请出千年歌堂良愿歌词,给盘王纸钱,仪式方告结束。仪式中各种形式的盘王大歌表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三十六段本侧重表现了瑶族的神话、历史、政治、经济等内容,用了较大的篇幅表现了人类起源神话——伏羲兄妹成婚的故事, 描述了地震、洪水、 日月蚀等自然灾害 及天象,反映瑶族 原始时期认识物质 起源的朴素观点, 着重表现瑶族原始狩猎经济。二十四段本则侧重瑶族的农业生产和文化艺术内容,如在“歌春”中,详细描述了水稻生产的全过程,“歌酒”描叙酿酒过程,“歌茶”叙述了全年摘茶、制茶情景,“歌二娘”则反映了汉族封建的婚姻关系对瑶族的影响。十八段本侧重表现瑶族的爱情,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描叙了摆歌堂的过程,细致地表现了瑶族的爱情生活,其中“龙围宅”、“圣人到”等段落,主要是二十四段本的浓缩。


三种不同版本的相比较,可以看出盘王大歌发展的脉络是由繁到简的过程, 从反映的内容上看,三十六段是最古老的、最早的版本,二十四段本则是发展了的版本,十八段本是二十四段本的简化。

图片


贺州瑶族盘王大歌是瑶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座瑶族文化艺术宝库,反映了瑶族神话、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内容。以三十六段本为例,盘王大歌中的七任曲将盘王大歌分成七大段落。第一大段从“起声唱”到“月亮亮”共十五段,表达“盘王歌堂”从开始一直唱到深夜这一过程的传统不变顺序, 所唱的主要是情歌。第二大段从“天大旱”到“葫芦晓”共六段,反映了瑶族对旱灾、 地震、日蚀、月蚀、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认识以及人类起源的传说。第三大段包括“造天地”和“连州歌”两段,歌中叙述了平王、高王造火、造日月星辰、造山、造河、造林木以及盘王种麻、造高机教儿孙织布、造犁耙田等内容,反映了瑶族对物质起源的原始哲学思想及教授后代生产技术。第四大段只有“游乐歌”一段, 反映瑶族宗教信仰融合的情况和梁祝的故事。第五大段从“桃源洞”到“邓古歌”等五段,主要反映瑶族对曾经居住过的桃源洞圣地的回忆与留恋,以及兴修学堂兴教办学的内容。第六大段包括“何物歌”到“放猎狗”等四段,反映瑶族的狩猎生活和长鼓来历的故事。第七大段只有“家先歌”一段,主要是祭祀本家族的祖先。


图片

盘王大歌歌书


贺州瑶族盘王大歌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表现在歌不离情、形式多样、文学性强等方面。其描写爱情内容突出,几乎整个吟唱过程都贯穿谈情说爱,无论唱物、唱事、唱人、唱神,都包含爱情内容,这在其他民族 的祭祀歌谣中是不多见的。如“天上星”中唱:“天上星,无云无雨白清清, 白日便如青云里,夜里出来等旧情。”通过拟人、比喻等文学表现手法,生动地 表现了男女爱情,令人回味无穷。盘王大歌还集瑶族歌谣形式之大成,除了以七言句式和三七七七句式为主体,还有五七七七、五七五七、七三七七、七七五五、七七五七、三三七七九、三二九七九等多种句式,真可谓形式多样, 百花齐放,使上万行、内容庞杂的大型史诗生动活泼、变化无穷,充分体现了瑶族人民善于吸收先进民族文化精华的特点,也反映了盘王大歌历经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瑶族“还盘王愿”吟唱盘王大歌相关器具主要分为师公用具和吹打乐用具两大类。


师公用具有法刀、铜铃、牙简、红罗花帐、长鼓、盘 王大歌书、洪沙大席碗筷、盘王碗筷等。


吹打乐用具有双管唢呐、小鼓、小钹、中钹、大锣等。


图片

师公、歌师、歌娘在吟唱盘王大歌中的围堂歌


盘王大歌的基本特征


瑶族盘王大歌自唐宋以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丰富性


盘王大歌包括了神唱歌词、各种瑶族音乐曲调、完整丰富的礼俗仪式, 其内容涵盖了瑶族神话、历史、社会、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内涵极其丰富。


2.多样性


盘王大歌根据瑶族不同姓氏而使用不同的版本,现收集到的有三十六段、二十四段、十八段等几种,形式多样。


3.文学性


盘王大歌含瑶族神话、传说、故事、谚语等各种民间文学形式,文学色彩十分浓厚。


4.音乐性


盘王大歌主要由师公吟唱,有“大歌调”“七任曲”调“飞溜飞”“呐发调”等名种曲调,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等多种句式,有“哪深牌”“哪罗离”等有特点的衬词,旋律优美而富于民族韵味,具有音乐性。


5.宗教性


盘王大歌反映的内容与瑶族宗教信仰、图腾崇拜息息相关,将原始宗教 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与道教仪式相结合,体现出瑶族人民特有的宗教观。


6.礼俗性


摆洪沙大席、吟唱盘王大歌仪式中,包含了虚拟婚礼仪式(请盘王女)、摆歌堂仪式等,展示了瑶族社会礼俗。


图片

瑶族歌娘在“还盘王愿”仪式中吟唱盘王大歌中的围堂歌


盘王大歌的主要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盘王大歌集中反映了瑶族历史源流、礼俗、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诸多方面,集瑶族神话、传说、故事、谚语等各种民间文学形式于一体,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现实价值


中国瑶族人口约230多万人,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愈百万的18个少数民族之一。瑶族历史悠久,迁徙频繁,分布广、支系多,构成复杂,瑶族还是一个跨国民族,分布于亚、欧、美三大洲九个国家。盘王大歌为各支系瑶族人民所认同,于加强瑶族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3.艺术价值


盘王大歌包涵神话、传说、故事、谚语等多种民间文学形式,民间音乐有盘王歌、七任曲、歌堂歌、长鼓歌等民歌,包含了“飞溜飞”、“呐发调”、“大歌调” 等多种曲调,及瑶族唢呐曲、打击乐等,与之相关的还有独立成系列的神凿花、神鞭、神器、服饰、祭品摆设制作、师公经书等,涵盖了瑶族节日庆典崇拜信仰、人生礼仪、民间艺术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的艺术价值。


八步区瑶族盘王大歌1993年收录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古籍丛书《盘王大歌》(盘承乾等著),2006年,收录入国家艺术学科十大集成之《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瑶族“还盘王愿”音乐》。





信息来源:贺州社会科学


图片

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修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