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
结构性就业矛盾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这一矛盾会呈扩大趋势,并成为制约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正因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结构性就业矛盾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结构性根源。了解分析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探寻缓解路径和方法,有利于实现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动态平衡。
作者 | 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校讲师 万敏
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指劳动力的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结构的演变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引发的就业岗位供求配置错位现象。据统计,我国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高技能人才甚至要达到2倍以上。随着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生产力发展、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通过就业综合效应重塑劳动力市场,致使劳动力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发生深远变化,并引发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就业矛盾。
就业创造效应。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动力。“ABCDEF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人脸识别、5G)新技术应用和扩散,在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同时,创造了大规模就业机会和巨大就业潜力,形出一系列新的职业序列。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全国新就业形态人员达8400万人。随着经济结构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将释放出更多新兴岗位。据《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未来5年间,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大数据专家、可持续发展专员、金融科技工程师、商业智能分析师、机器人工程师等职业群体将增长超30%以上。
就业替代效应。随着劳动力成本提升和智能化水平提升,越来越多领域运用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机器换人”替代了大量的标准化、流水线式的体力劳动,造成“技术性失业”现象。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至少有1.18亿劳动力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替代。同时,新经济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也会对传统业态和已有就业岗位造成了一种创造性破坏效应。Sora和ChatGPT-4等大模型出现,表明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者的替代效应,已从低端劳动力向中高端延伸,被替代的程度、速度、规模和范围不断提升。
就业极化效应。技术进步具有技能偏向,对不同部门、不同技能水平的就业冲击程度不同。以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往往不利于程序化、常规性的中等技能劳动力,而更有利于非程序化、非常规性的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如国际劳工组织近期发布的《体面劳动与照护经济》指出,照护经济为全球提供了3.81亿个工作岗位,约相当于总就业人数的11.5%。
非对称时间效应。技术进步对就业时序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技术进步对旧产业和传统岗位的冲击是迅速的,但新兴产业要形成规模,产生就业创造效应,以及人力资源的培养与提升却需要较长周期。即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可能伴随着阶段性的失业率上升,但从长期来看会增加就业量,就业创造效应占据主导地位。
劳动力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是确保宏观就业总体稳定的根本前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更新加速,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需要关注就业创造效应、就业替代效应、就业极化效应和非对称时间效应影响,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共同发力,以提升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一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强化就业创造效应。就业是一种“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即劳动力供给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测应该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群体。2024年其就业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未来10年每年都将维持在1000万人以上,将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可以根据数字时代跨领域、跨学科、跨界发展的产业新需求,着力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适应未来高质量发展要求。
二是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弱化就业替代效应和极化效应。就业替代效应和极化效应易引起规模性失业,要足够重视转型就业的劳动力。重点关注农民工就业群体和退役军人就业。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我国农民工规模已达2.98亿人,占就业人口的40%左右,然而农民工就业质量不高、稳定性较差、替代性强。退役军人目前全国有3900多万,每年还将新增40多万,他们有着独有的知识体系、职业素养。要积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培训协作机制,加大项目式、定向式、订单式培训,使他们能适应新的多元岗位。
三是加强跨周期调节,淡化非对称时间效应。针对劳动力资源在时序上错配,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长远,正确处理好当前人才市场需求与未来需求之间的关系。从长期看,要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演进趋势,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监测机制。科学研判和精准分析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未来职业结构演进、岗位结构和人口结构变化,做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群体、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人力资源需求状况的动态跟踪和监测,为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队伍提供依据,形成劳动力供给和需求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从现阶段来看,要持续改革创新,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失业者或有失业风险群体在跨期效应发挥周期内的基本生存。劳动力市场仍存在多种摩擦。要加快消除影响劳动要素畅通流动的显性和隐性壁垒,促进劳动者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与高效配置,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权益保护,补齐公平就业、工资支付、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平台规则算法等方面短板,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灵活化、复杂化、多样化的用工形式。采用“直播带岗”“15分钟就业服务圈”“互联网+就业指导”等线上线下联动方式,降低就业搜寻成本等一系列举措,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