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丨你会“走”路吗

图片

“你会走路吗?”如果有人抛来这样的问题,你一定会觉得搞笑:走路谁不会?

事实上,有人还真不一定会!比如,在最近的文明创建检查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不少“走”路乱象:明明是红灯,却要“勇往直前”;明明有隔离护栏,却要“极限穿越”;明明置身车来车往中,却要“低头刷手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像这样乱“走”路的现象,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人说,“走路”也是一门学问:走好了就是文明,走孬了便是陋习;走对了就是安全,走错了便是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走”路这个话题。

(一)

近年来,随着个体素养的提升、文明劝导的开展、监管整治的持续,好好“走”路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仍然不会“走”路。

笔者梳理了一下,“走”路问题主要存在四种乱象。

一是“任性闯关”。有的人过马路,“红绿灯”似乎与他无关,习惯了“任性闯关”。他们只要走到斑马线前,不管是绿灯还是红灯,该走照样走,不该闯照样闯。有一个行人闯红灯的例子比较典型:今年5月,上海一名行人闯红灯与电动车车主发生碰撞,导致电动车车主摔倒后被机动车碾压身亡。事后,这名行人也为自己“闯红灯”的违法行为付出了代价,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

二是“极限穿越”。有的人过马路,不愿多走几步,而是想方设法“走捷径”。“艺高人胆大”的他们,在面对道路中央的隔离护栏时,往往都是“极限穿越”,跨栏而过。几年前,广东梅州有一名男子在“跨栏”过马路时,就“跨”出了大麻烦:一段几十米长的护栏,在他攀爬拉扯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部倒地,自己也被压在了护栏下,动弹不得。

三是“低头刷机”。智能手机时代,“低头族”现象也越来越多。吃饭时看手机,开会时玩手机,就连过马路时也要争分夺秒刷手机。有研究数据显示,低头看手机时,平均视野只有正常走路时的5%,通行速度也减慢了16%至33%。为此,厦门交警曾开出过“行人过马路浏览电子设备”的罚单,对“马路低头族”作出警告处罚。

四是“似过非过”。在一些没有设置红绿灯的路口,有的人过马路时总是犹犹豫豫,想走又不果断走,似过非过。这种现象,相信不少开车的朋友都深有体会:你停车礼让时,他也停了脚步;你刚想启动通过,他又抬脚而行了。搞得你让也不是,开也不是,很是尴尬。

(二)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仔细分析这些“走”路乱象,不难发现其背后都有相应的心理因素在作祟。

图片胡展翔 摄

比如自我心理,把马路当自家,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按理,过马路这件事,每个人都应该对规则和安全有起码的敬畏之心。但对于持自我心理的人来说,他们没有规则意识,也没有敬畏之心,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人往往不考虑后果,做什么都是我行我素。他们把马路当成自己的家,红灯任性闯,护栏随便跨,路中恣意歇,用行动“完美”诠释了“马路是我家,你瞎我也瞎”。

比如侥幸心理,把马路当赛道,宁抢一秒不等一分。《围炉夜话》里有句话,叫“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交通安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交通参与者心存侥幸,缺乏风险意识导致的。他们总觉得“危险离自己很远,悲剧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总认为“我走在斑马线上,司机总会让着我的”。殊不知,侥幸往往是不幸的开端。

比如从众心理,把马路当菜场,别人咋过我也咋过。网络上曾有一种调侃,叫“中国式过马路”,意思是许多人过马路,“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实际上,这与很多人的从众心理有关。别人都可以过,我为什么不能过?别人都闯红灯过了,我要等绿灯才过,岂不成“缺心眼”了?在他们眼里,“随大流”才是过马路的正确打开方式。

类似种种心理,不仅破坏了规则,扰乱了秩序,损害了文明,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安全。据某地交通部门统计,行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该地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三成,其中,横穿马路、闯红灯等违法现象造成死亡事故居多。

(三)

“安全,才是离家最近的路”“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之行,始于足下”……生活中,一句句朗朗上口的交通安全警示语,无不在提醒我们:要时刻将安全谨记在心。

那么,作为交通参与者,该如何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确保安全呢?笔者认为,不妨从斑马线前学“走”路开始。

规则意识还要加强。对每一个交通参与者来说,交通规则是底线和红线,不可逾越,否则很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有数据表明,我国8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交通违法造成的,其中不乏闯红灯、乱穿马路等违法行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少人对交通规则的漠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人人都知规则、讲规则,敬规则、守规则,我们的交通环境才会更加有序、安全、文明。

宣传教育还要加力。教育是最好的预防,预防是最好的保护。学“走”路、“走”好路,还得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当然,宣传教育要“做实”不“作秀”,尤其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做到让人愿意听、听得懂、懂得进。具体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填鸭式”,注重“体验式”。比如,兰溪打造的农村科技化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中心,就主打一个沉浸式VR体验,事实证明达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教育效果。

监督管理还要加码。交通管理是城市管理重要一环,必须像绣花针一样精细。在这方面,我们要借助一些高科技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比如,通过“人机交互智慧斑马线”等智能系统,对过马路乱象进行提醒、警示、预防。当然,除了管理,监督也要跟上,要对各种乱象的行为人进行教育、惩戒、处罚,不仅让他们“红红脸”,也让他们“知道疼”。必须提醒的是,在一些交通事故的处理中,行人有错该教育则教育,有违法该处罚则处罚,切忌“和稀泥”。过度偏袒所谓的“弱势方”,只会助长他们以身犯险的“勇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希望,人人学“走”路,人人会“走”路。我们也期待,我们所走过的每一条路,都是通往安全的路。


来源丨兰精灵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