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毫米坦克炮D-81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弹药。

图片

1961年6月,苏联开始研制用于新型125毫米滑膛坦克炮D-81的分装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БОПС)、聚能弹和高爆破片弹。D-81坦克炮后来被用于T-64A、T-72和T-80主战坦克的不同型号上。

该项目的主要开发单位是科学研究机械制造研究所(现名为以巴希列夫命名的NIIMI,位于莫斯科,隶属于“Techmash”集团),总设计师为V.V.亚沃尔斯基。

在研发过程中,大量采用了115毫米滑膛炮的类似产品技术积累,如中型坦克T-62的U5TS炮和中型坦克T-64的D-68炮的穿甲弹。

图片

T-62坦克115毫米滑膛炮U5TS的单装式3БМ6(3BM6)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初速为1615米/秒,距离2000米时对均质钢装甲的穿透力为110毫米/60度。射击2米高目标的直射距离为1870米。

图片

T-64坦克115毫米滑膛炮D-68的分装式3БМ5(3BM5)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在研发过程中,决定保持现有穿甲弹的设计理念,即采用箭形弹体、尾翼稳定器和所谓的“扩张式”导引装置,由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钢环结构构成,环上附有密封圈和卡扣。弹药配备部分可燃弹壳的发射药,带有金属底托(型号为4Ж40【4Zh40】或4Ж52【4Zh52】),附加装药为一个可燃的圆柱体,固定在弹体上。

图片

部分可燃弹壳中的发射药,带金属底托(4Ж40, 4Ж52)。

图片

从左到右:卸下导引环的弹体、安装了导引环的弹体、完整弹药及其附加装药。

图片

导引装置的部分在弹体离开炮管后与其分离。

图片

导引装置

根据当时的设计理念,开发了两种类型的弹药:全钢弹体和带硬质合金芯的弹体。前者更适合批量生产,但穿甲性能较差;后者在对付近似垂直的装甲时穿甲性能显著更好,但随着装甲倾角的增大,穿甲性能急剧下降,倾角达到60度时,其穿甲性能大致与全钢弹体相当。1968年,3БМ9(全钢)和3БМ12(硬质合金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被苏联军队正式装备。两种弹药的初速均为1800米/秒,射击2米高目标的直射距离为2120米。到了70年代前期,弹药结构得到了改进,3БМ15(带芯)和3БМ17(全钢)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投入使用。

图片
图片

同时生产两种类型弹药的原因,可能是出于经济和生产的考虑,亦或是苏联在处理硬质合金材料上存在一定问题。从工艺角度看,这些弹药也并不先进。它们采用的钢材质量较低,口径稳定器加速了炮管的磨损,飞行速度在轨道上的衰减较快,2000米以上的距离上散布量较大。穿甲时动能利用效率不佳,随着装甲倾角增大,穿甲性能急剧下降,并且容易发生跳弹。不过,尽管有这些缺点,这些弹药在当时仍能有效击毁北约的主战坦克(除了一些特定情况,如英国的“酋长”坦克),使得苏联的主战坦克在火力上保持了优势,同时也满足了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在70年代后期,一款威力更大的3БМ22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科研项目“扎科尔卡”)被正式列装。这种弹药在弹体前端配备了一个质量较大的弹道帽和一个缓冲定位器,虽然弹药质量有所增加,初速降低,但穿甲能力得到了提升。

图片
图片

美国主战坦克M60A1/A3:前上装甲板倾角为64度,炮塔正面装甲倾角约为45度,正面抗穿甲能力为250-270毫米。在2000米以上的距离上,125毫米苏联穿甲弹能够有效击穿其正面装甲,而3БМ22可以在2500米以上的距离上击穿。

图片

西德主战坦克“豹”A3/A4:前上装甲板和炮塔正面装甲板倾角约为60度,正面抗穿甲能力为200-250毫米。125毫米苏联穿甲弹可以在3000米以上的距离上有效击穿其正面装甲。

图片

英国主战坦克“酋长”:前上装甲板倾角为70-72度,炮塔正面装甲板倾角为60度。遗憾的是,对于其装甲厚度存在不同说法。根据某些数据,125毫米穿甲弹应该可以轻松击穿;而根据另一种说法,穿甲弹只能在1000-1500米以内的距离上击穿其正面装甲。其正面抗穿甲能力为260-275毫米,或340-360毫米。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