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就坦克排或者说装甲排来讲,它属于坦克部队中最小的机动单元,就像一个步兵班通常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战斗,而不会把再把其中的各战斗组拆开来独立作战。当然,排本身在执行具体战斗时也会采用分排的形式进行配合,这个与步兵班内的战斗组是一个道理。与此同时,由于当代各国的坦克排普遍采用4车制,故下面的讲述中也是以4车制为基调的。
值得一说的是,关于坦克排经常有几个常识性误区,在正式讲述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下简单介绍。
1、坦克作战就是集中性的大机动?大迂回?
答:广义上讲,在战役层面坦克强调机动作战是没错的,但在分队级的战斗,比如对敌预有准备阵地的进攻中,则坦克除了直接突击外,也可能采取诸如火力支援等方式。所以机动和进攻固然是坦克战的灵魂,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地图上XJB乱跑。
2、坦克排是否具有独立作战能力?
答:通常来说没有。坦克排是最低一级的机动单元,在一般来说坦克排可能与另外的步兵排共同构成连战斗群,又或者是作为连级坦克战术分队的一个部分参与战斗。应时刻铭记的是,单纯的一个坦克排,其独立作战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与之相对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兵种的密切合作。而就这个问题上,关于指挥权的隶属通常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根据加强的关系进行划分,比如当坦克排作为支援力量加强给步兵连时,则通常由步兵连长来统一领导。第二种则是根据地形和任务,比如在开阔地带的进攻中,则一般由坦克分队的指挥来完成作战部署。
坦克排的战斗队形
注意:下面仅为基本示意图,其每辆单车间的间隔通常为50米,但亦随地形的变化进行增减。另外,保持完整的射击和掩护区间是坦克排能否成功发挥效能的关键之一,这一点不是虚应故事,而是必须在掩护过程中进行审慎的搜索与观察。
1、横队与纵队
2、楔形队
3、V字队形
4、左梯队形
5、右梯队形
6、警戒队形(鱼骨与十字)
有关于警戒队形,主要被用于车队进行短停时使用,对于非坦克外的车辆而言,除非敌情威胁较大或停留时间较长,否则一般载员无需下车警戒。且鱼骨队形和十字队形的核心是完善掩护区间,实际部署中应根据地形做出调整。
另外值得备注的是,也像步兵班在排中的地位一样,就坦克连的队形来说,它同样是由各分排共同组成的。
坦克单车间的移动与射击
在公众号《射击阵地的选择与伪装》一文中,我们曾提到过,坦克可以有如下几种半遮蔽射击阵位的选择。
而在进攻中,主要分为行进间射击与短停射击。需说明的是,这两种模式都是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的,一般前者速度较快,后者仅提供较短时间的停顿。但行进间射击主要是被用于坦克分队在集体冲击过程中使用,而短停射击则要求坦克在运动过程中由一个射击阵位向另一个射击阵位运动,并只进行很短的停顿用来稳定射击。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一般进攻中的常态,而就arma来说,团队应就这两种射击方式都进行训练,不能厚此薄彼。
另外关于短停射击,驾驶员应与炮手密切协同,炮手只有在驾驶员确保坦克处于停顿时方进行射击,而驾驶员只有在炮手完成射击后方进行移动。且在日常训练中,应重视驾驶员与炮手在射击阵位上的选择,确保驾驶员每次所选的射击阵位可以兼顾隐蔽而又不妨碍炮手的射击。
至于说在射击阵位的选择上,应选择荫蔽效果更好的植被还是防弹效果更佳的小土包,这个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总体上应明白是,坦克的生存是与其机动性密不可分的。为此,与其考虑选荫蔽物还是掩体,倒不如把思路集中放在如何更好发挥机动性和火力来先敌开火与先敌摧毁。
单车的射击命令下达通常遵循如下流程
车长:方向345/11点方向,距离2000,敌坦克1辆。
炮手(扭动炮口并完成目标锁定):方向345,目标坦克,发现(锁定)。
车长:穿甲弹1发准备。
装填手:装弹完毕。
车长:射击执行!
炮手(射击完成后):目标已摧毁!
当然,这个在arma中也可以进行精简
车长:方向345,距离2000,敌坦克1辆。
炮手(扭动炮口并完成目标锁定):方向345,坦克已发现(锁定)。
车长:放/射击!
炮手(自行装填弹种并完成射击):目标已摧毁!
也在上述流程中,如果炮手没有第一时间发现目标,车长应迅速就目标特征进行描述来帮助炮手快速捕捉。而为方便不同距离下的目标搜索,在日常训练中车组也可以编写快速口令,比如极近目标(100米内)、近距目标(100-500米内)、中距目标(500-1500米内)、远距目标(1500以上),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索敌效率。
值得一说的还有,一般我们主张车长主要的职责在于与友军通信和索敌,那么当炮手已锁定目标进行射击后,则车长可以将视线放到其他方向,而将对目标的损伤评估交由炮手。这样做的目地在于避免整个车组因一个目标陷入隧道视野,而忽视了周边的其他威胁。当然,这个属于笔者一家之谈,其具体要不要用,好不好用还看各位坦克手们自己的体会了。
与此同时,在对具体目标射击时,射击的角度和部位应由炮手自行评估,这一点应在平常训练中即加强车组总体对于目标不同性质和强弱点的认识。然后是,当炮手在首发射击后若发现该目标未被摧毁或失能,那炮手可以立即进行第二发射击,但在射击前应将目标评估信息大声通报。至于说在第二发射击后,如果仍未使得该目标被摧毁或失能,那么此时炮手应在完成锁定的同时(并不射击),大声通报车长,以便于车长做出新的判断。
再来是,如果炮手先于车长发现某个极具威胁的目标突然出现时,则炮手可以不待车长下令,果断对目标进行射击。但注意在射击过程中仍应将该信息进行通报。注意,这一点在炮手发现车长因为通讯,而无法有效行使指挥时也同样适用。
最后,如果是驾驶员发现的目标,则通报流程仍与上述信息一致,但射击口令仍需车长下达。另外在坦克车组的训练中,应开设专项测距科目,便于炮手对于主炮和并列机枪分划的认识。这一点最大的原因在于避免炮手对弹药的滥用,比如拿着坦克并列机枪对3KM的目标狂撸。
要知道,坦克的车载机枪除了用于应对近距离目标外,更重要的还有在夜间能指引坦克射击以及为坦克提供一定的防空火力。为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特殊情况下不能浪费。至于说坦克的弹药存量,装填手和炮手应时刻关注弹药的消耗情况并将之告诉车长,以便于车长及时向上级申请补充。
坦克排的移动与射击
坦克排通常采用一齐移动和分排跃进式移动,前者比较好理解,就是整个排一起走,而后者的基本原理与步兵的掩护跃进是一样的。
但值得一说的是,由于战斗中坦克视野更为狭窄,而坦克单车间的间隔又较大。故而除了要求日常在训练中就尤其注重各种地域上的队形切换外,战前应谨慎制作计划,而战斗中则注重不要频繁变更命令和苛求队形的齐整。
这点在arma方面的几个小技巧是。
1、通过提前编组好各车,如以T开头或131、132等进行的系列编组。这样便于地图上可以快速标出所在位置。但需注意的是,车辆在移动时需要将地图上的位置移除,停下后方才进行标注,且坦克在短停射击时不必进行标注。而一般来说标注由车长完成,但如果有装填手也可以由装填手来负责,以此分担车长的压力。
2、以某一醒目参照物作为基准点来进行运动。
排长:各车注意,方向270,距离1公里,白色尖塔,我们以它为参照掩护跃进,是否明白。
各车:明白
排长:1分排掩护,2分排开始运动,执行。
在该过程中,除非特殊情况,排长应充分相信各车组的自行判断,而无需对各车的具体位置进行调整。
3、运动中,以某一车辆先行来作为参照物(通常可以是排长和分排长),这样便于后续坦克的位置调整。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各车的位置不用要求特别齐整,并且当后车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要超越前车所在的一线,需要及时进行通报,以便于双方确定位置。
4、掩护组的车长打开顶部舱盖进行观察和协助,而运动组的车组则关舱行驶。当然,这一条是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敌火条件下这么做是十分危险的。
5、在坦克排外独立编组一个步兵观察小组,专门用于在坦克排的后方用于协调和观察坦克排的行动。
坦克排的射击
坦克排除了一般的集火射击和自由射击外,要掌握的还有正面、交叉和纵深三种射击模式。
其中正面射击指由近及远,由侧翼到中央,即所有坦克朝当面目标进行射击,完成后则向中央进行搜索。这种模式通常是当面目标都能发现,且大部分都能确保一击摧毁时采用。
而交叉射击用于由外到内,由近及远,右侧的坦克攻击目标区域的左部,同时左侧的坦克攻击右部。当面目标完成摧毁后,所有坦克开始向中央进行搜索与摧毁。该类射击方法主要针对于当面目标较为坚固,比如大家都是同类坦克时,由于正面装甲防护都很好,为此,必须要从翼侧角度进行摧毁。
纵深射击用于当目标在纵深暴露时。使用纵深火力取决于攻击排和目标的位置与队形。举例来说,整个排可能会被要求向一个在纵深上成纵队的编队射击。其他情况下,分队内个别正在交战的坦克可能不得不向纵深射击。
如果整个排射击,最远的左翼坦克攻击最远的目标,当目标被摧毁后,转向编队的中央射击;左翼中央的坦克攻击中央的目标,当目标被摧毁后,转向尾部射击;右翼中央的坦克攻击最近的(正面)目标,当目标被摧毁后,转向尾部射击;最远的右翼坦克攻击中央的目标,当目标被摧毁后,转向正面射击。
这里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在于,由于坦克主要的威胁来自于敌方的坦克。为此在行动中想要第一时间进行摧毁,那就必须通过各种翼侧角度而非正面来进行。当然,如果双方坦克代差太明显,那当我没说。而与此同时的一个经验是,在未接敌前,坦克排可以用其中两辆坦克装填穿甲弹位于前方,另外两辆坦克则装填多用途弹或高爆弹。这样可以保证在第一时间接敌时,对于不同目标的灵活处置。
当然啦,这一点由于今天乃自arma的预设战场中步兵反装甲武器的升级,使得其威胁并不比主战坦克来得差,但这并不妨碍优先打击装甲目标的设定,毕竟坦克即使被发现也还是要比步兵来得更强大的。
最后,有关于坦克排的行军、进攻乃至和步兵排如何配合等其他内容,我会在后续文章中陆续刊载。而在结束前,我们补充几点注意事项。
1、坦克在选择射击阵位时通常要避免直接位于山头,因为这样容易暴露其轮廓。有条件情况下,可利用山体两侧低洼处进行射击。当然,需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说就绝对禁止上山头。
2、每一辆坦克都有其俯仰角,这点在arma中虽然体现不是那么充分,但每个坦克车组应对坦克的最大俯仰角有充分认识,以避免实战中陷入不利环境。这点在巷战和山地作战中尤其至关重要。通常对于距离仅30米左右时,坦克的最大仰角一般只能控制建筑的2-3楼,距离60米时则约控制6-7楼。
3、在索敌时,车长与炮手应做一定任务分配。如在阔野时,由车长对中距和远距目标进行搜索,炮手负责近距目标,驾驶员负责极近目标搜索。在巷战中对于大型目标建筑搜索时,由炮手进行水平搜索,车长负责垂直搜索。
4、在判定具体目标时,可依次根据轮廓、履带/轮胎结构、底盘形状、主副武器结构来进行判读。
5、尽管大部分当代坦克都有好的先进辅助瞄准系统,但坦克手们仍需要在日常训练中着重加强不同分划的训练。
6、应仔细研究不同坦克的各种结构,以便于对目标进行更好的射击。这一点在arma里面主要分为几大项,第1是主炮,第2是履带,第3是动力装置(油箱与发动机)。一个小技巧是,代差大的坦克如果无法从翼侧进行射击,则可以选择优先打击对手的主炮或动力装置。
下面这段来自南征兵推关于兵棋火力战的讲述,其实恰好说明了分队战术与武器性能熟悉度的关系。
7、应研究不同弹种在不同距离下的射击效果,一般来说稳翼穿甲弹(FSDS)是要比破甲弹(HEAT)距离更远的,但这个在arma不同的环境模组中究竟表现如何,有待团队们自行研究测试。
8、在对堑壕内的软目标进行杀伤方面,arma中是否存在空爆模式,这个存疑。但如果有,可以进行深入练习。
9、在评估对手装甲目标的受损程度方面
摧毁/消灭意味着该目标已彻底失去战斗能力。
半毁意味着该目标的次要武器仍可以进行射击。
失能意味着该目标失去动力装置,无法移动。
未定意味着该目标中弹后无明显机能受损特征。
10、 有关坦克的油耗和最大行驶半径,这个其实在arma中必要性不大,毕竟arma的地图大部分也就几十公里。而在行驶速度方面,基本上可以设慢速、中速和全速三种参考。其中慢速的设定应契合冲击过程中步兵与坦克间的协同,以至于还有巷战环境下坦克的移动。但因为这个在不同模组下表现特征不同,所以这里就不做展开了。
这里是帝林,感谢你的观看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