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喜:修筑“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图片

董明喜


1934年6月出生于天水市甘谷县,1951年3月参军入伍,1952年12月入朝,为志愿军铁道兵战士,参与修筑铁路、抢修铁路工作,1954年4月回国。


图片


来自天水市甘谷县的董明喜,今年91岁,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1951年3月他从老家自愿报名参军,1952年12月奔赴朝鲜,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名铁道兵,参与建设铁路、抢修铁路工作。70多年过去了,董明喜对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建设铁路、抢修铁路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修铁路就要吃得了苦


1951年3月,刚满17岁的董明喜看到驻地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师正在招兵,他就报了名,经过政审后正式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当地进行军事训练。1952年12月,董明喜随部队开赴朝鲜,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部队的一名战士。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便开始修筑铁路,并抢修被敌机炸毁的铁路运输线。


董明喜入朝后,1953年1月至4月,在驻地附近修筑了两段铁路线。战士们不分白天黑夜加班修筑铁路,每天天不亮就吃早饭,之后便徒步前往工地,中午饭由厨师送到工地。为了抢时间,他们除了吃饭的时间,其余时间都在干活。当年4月,他们修筑的第一段铁路就正式完工。“入朝后虽然没能上战场参加战斗,但修筑铁路同样也是在战斗,保家卫国,能够保证前线的补给,我也感觉很光荣。”


随后,董明喜及战友们被调往清川江,也就是朝鲜北部球场郡首府附近的一条沟壑修筑铁路,由于山大沟深,需要将深沟填平才可以修筑铁路。当时修筑铁路的设施设备都比较缺乏,主要靠人工,在垫方过程中,他们就用大炮在附近的两个山头上打炮眼,然后装上炸药炸山,炸下来的土方石块用于填平山沟。经过8个月的修筑,这条铁路于1954年2月正式通车。


董明喜入朝的时间正是朝鲜最为寒冷的时节,气温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左右。他们一边修筑铁路,一边还要抢修被敌机炸毁的铁路。“铁路被炸了,我们就到处跑着去抢修。这边还没抢修完,那边又被炸了,我们就又往那边跑。炸了就修,修了又炸,反反复复很多次!”董明喜说。


“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我军铁道兵各部队2万余人陆续赴朝参加铁路抢修任务,支援前线作战。1952年11月,根据朝鲜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朝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修建龟城经球场到长上里、内洞到支下里铁路的协定。12月,中朝联合新建铁路指挥局成立,命令6个师于1953年1月入朝,担负新建铁路任务。1953年1月初,我军从中国安东(今丹东)进入朝鲜,主要是三段铁路线的抢修和新建,一是龟城到介川段,二是介川到殷山段,三是德川到八院面段。龟城是当时铁道兵入朝后展开新建铁路建设的第一个战场,同时也是新建铁路的起点。到达龟城后,当地一片狼藉,美军轰炸了所有能够轰炸的目标,朝鲜老百姓没有住处,就在隐蔽地挖洞躲避敌机的狂轰滥炸。


刚进入朝鲜境内时,铁道兵指战员不熟悉环境,只能利用一些废弃矿坑搭设掩体,并用木料在矿坑上方搭成顶棚,将附近树林里的枯枝败叶撒在顶棚上面,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住下来。


清川江大桥是坐落在龟殷铁路线上的一座重要桥梁,是朝鲜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连接着抗美援朝战争前线和后方,从中国国内运来的许多物资都要经过这座大桥。为了切断这条运输主动脉,美军先后派出多批架次飞机,对此处轮番轰炸。大桥数次被炸断,志愿军铁道兵多次进行抢通。


1953年重修清川江铁路大桥时,建设条件极其艰苦,冰天雪地,铁道兵冒着被敌机扫射的危险进行抢建。新建铁路局指挥部的部分指战员干脆就守在抢建现场,随时对所需物资进行最快速度的调运。


钢铁意志铸就“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铁道兵共抢修桥梁2294座次,延长128公里;抢修便桥便线延长127公里;抢修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抢修隧道122座次;抢修车站3648处次,延长161公里;新建铁路212.86公里,创造了“人在路在、人在桥在、国在家在山河在”的奇迹,以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回国后依然修筑铁


1954年2月,在完成朝鲜北部球场郡首府附近一条沟壑的铁路线后,同年4月,董明喜回国。回国首站到了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休整至五一劳动节后,他便被安排到了小兴安岭修筑铁路线,当时东北的天气还是比较寒冷,冻土层有1米多。“那时我年轻,身体好,但文化知识浅薄,部队又有严格的保密纪律,我就一门心思地干活,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过问。”董明喜说,为了修筑铁路,他们每天休息的时间很短,到了当年国庆节前,61公里的小兴安岭铁路线整条路基完工。此时东北的天气又变得寒冷了,他们又转战到福建省光泽县湾口镇境内的大胡山修筑铁路线。当时测量穿山隧道的长度大约是1400米,仅靠人工开凿比较费劲,部队通过协调,从上海调运来4台风钻打眼机,提高了效率。但即使这样,从1954年10月开始一直到1956年底才打通,这个隧道的名字叫“湾口”。


图片


董明喜回忆,从1953年1月开始至1956年底,不论是在朝鲜还是在国内修筑铁路期间,发生过多次险情,有战友因塌方被埋住的,也有在修筑铁路线的过程中遭遇巡逻敌机扫射牺牲的。当敌机的照明弹在他们施工工地上方照亮时,他们就会迅速躲进附近的山沟里,等待敌机飞走后再出来施工,即使这样,还是有战友因此受伤、牺牲,但他始终没有遇到危险。“我能幸运地活着回来,而且现在生活得很幸福,这都是替牺牲的战友们活着!”董明喜抹了抹眼角说。


1957年7月,董明喜复员回到了老家甘谷县,当年8月,老家兴修水渠工程,他积极参与劳动。当时的老家生活极为贫困,正当他为生活发愁时,1958年,当时的窑街矿务局到甘谷县招工,而且领队的是一位复员军人,在了解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后,决定招他到窑街矿务局上班,就这样他成为了窑街矿务局的一名矿工。他下过矿井,当过水泵工,1990年6月从水泵工岗位上退休。董明喜工作认真踏实,积极肯干,被窑街矿务局评为“先进生产者”。


如今,91岁高龄的董明喜每每讲到朝鲜战争,都要拿出珍藏至今、修修补补的喝水瓷缸子告诫子孙们:“你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踏实工作,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滕效宏 文/图
责任编辑:马丽
值班主任:郭俊宇
值班总编:张郁亮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