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在一面镜子前活着和死去——《镜中人》新书分享会举办

图片
分享会现场
9月22日,曹宇新书《镜中人》新书分享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之家举行,这不仅是一场新书分享会,也是一场文艺青年们久违的聚会。《镜中人》中的诗性语言给在场的嘉宾和读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同济大学教授叶澜所说,它突破了一般小说重叙事的框架,体现了时代与历史的氛围,体现了人与时代的关系、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生与死的关系,以及生者与死者的交流,这些“关系”让《镜中人》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呈现出其独特的文学质地。
诗人宋琳通过视频的形式,祝贺了《镜中人》的出版。在宋琳看来,这部小说命名为《镜中人》,具有很明显的象征意味。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镜子实际上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参照物。宋琳也认为,镜子是伴随人成长的媒介物,始终以静观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生活中。微小的事物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巨大的生活。曹宇对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细节的捕捉,尤其为人称道,这也是宋琳认为《镜中人》得以成功的秘诀。更特别的是,《镜中人》以一种开放性的形式向读者敞开,读者可以从任意一页开始阅读,结束处也可以被视作另一种开始。
宋琳从文学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曹宇和《镜中人》的文学风格。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作家通常使用幻想构建一个魔术般的世界。但南斯拉夫作家契斯的文学观念与其不同。契斯自称“想象的现实主义者”,他在小说中利用了大量的档案、回忆录、当时新闻等历史文献,在真实文献的基础上加入文学的想象和虚构,最终呈现为小说。在宋琳看来,《镜中人》的文学观念与契斯的类似,特别是在处理个人生活这一方向上。最后,宋琳相信马拉美所言“世界的存在就是为了成为一本书”,认为我们的生活最终也是要成为一部书,期待曹宇能够写出第三部优秀的作品。
随后,同济大学教授张闳、上海市作协研究室胡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编辑包纯睿参与了本次活动的专家评论环节,并就“文学意味着什么”,以及《镜中人》这部小说的文学性展开了深入讨论。
张闳认为,文学性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但同时超越了人的物质性。胡笛用钱谷融所言“文学就是人学”回答了这个问题,文学对不同的人而言,意义有不同。对作者而言,文学作品是一种抒发,释放作者的情感、创伤性的记忆;对读者而言,文学是一种疗愈,可以从作者的个体经历和私密性的经验中,获得对生命的更广阔的认知。虽然现在媒介众多,例如短视频,但其背后还是一个故事,必须具备文学性才能打动别人。文学是我们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一种底层思维。
谈及第一次读到曹宇的文字时最深刻的感受,包纯睿认为,曹宇的文字十分克制。即便如此,读者还是能够从中感觉到深刻的情感,以及作者关于生命的思考。因此,这种克制是一种冲突的体现——这既是一种消减,体现生命的缄默;也是一种增长,体现生命的沉重性。这为包纯睿带来了《镜中人》的编辑灵感,在呈现方式上体现出“克制”的风格。
主持人钱倩提到,在《镜中人》里,曹宇对极端世界的处理十分特别,这种处理既不是毫无人情的,也没有远离痛苦折磨;让读者在感受到角色的切肤之痛的同时,又具备超脱之情。胡笛从语言的角度分析曹宇小说的“克制美学”。早在《一条像你一样的河》中,曹宇就用碎片化的、场景式的语言,唤起读者的共鸣。《镜中人》亦是如此,胡笛朗读了《镜中人》的几个片段进行举例说明。曹宇的语言是非常精练的,同时其语义也很丰富。小说中反讽的语言、留白的语言、意象的使用,以及人称的转化,这些都是克制而含义丰富的表达。对于这种文学呈现,张闳认为,曹宇是巧妙地通过镜子这一意象,达到了超脱的效果。镜子承载了所有的情感与记忆,讲述主人公的经历,其实也是讲述主观之镜中的自己。一个好的作家,既是镜子,也是镜中人。
图片
《镜中人》,曹宇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奇,这个无论幼儿阶段还是成人阶段都未走出祖母视线的男人,自许的“废物”,他的内心煎熬,他的屈辱,他对被医生挟持的病妻的不忍,对“更像当哥的”弟弟和睡在窄小阁楼上祖母的愧疚,对青梅竹马的老五偶然的心动,对节日的冷淡,对没有孩子的坦然,连同所有的秘密,都被称为命运的东西从镜中取走了,于是那面镜子只剩下了黑暗。 
是的,“黑暗总在那儿,我们只是从未注意而已”。
作家曹宇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故事着眼于上海,时间线跨越三代,旧租界洋房、石库门建筑、各色街景等真实碎片不停闪现……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文本,带有明显的意识流私小说气质,将日夜涤洗后的血腥记忆,逐渐幻化成一个关乎人性的真实故事。
  作者:
文:苏靖韵编辑:金久超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