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讲解员:传递民族团结好声音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交融发展,最终形成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我们的展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元一体的形成发展为主轴,分7个单元,全面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辉煌成就和美好未来。”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443班学生邬羿暄,在今年暑假为前来参观伊金霍洛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的师生精彩的讲解。她声情并茂地讲述,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充分学习和准备,用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热情为前来参观展馆的人们,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人生总是应该在锲而不舍的意志中砥砺前行,在坚定不移的信念下发光发热,在知行合一的实践里探索成长,在壮志凌云的目标上乘风破浪。”邬羿暄常常这样勉励自己。作为一个品学兼优的新时代中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她不仅将智慧应用在课堂上,并将行动付诸社会中。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或志愿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们,像一颗“小石榴籽”,与同学们携手踏上了一场心手相连的旅程。
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41批次421人。旗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石榴籽”讲解员,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展馆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里,引导人们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触摸中华各民族交融的历史脉络,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密码,为场馆的传播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我是第一次来伊金霍洛旗,没想到咱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做得这么细致、全面、贴近群众,孩子们不仅系统讲述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形成脉络,表达能力也很强、很专业。通过他们的讲解,能让学生游客产生更多共鸣,培养出更多具有‘中国心’的孩子。”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听完讲解后说。
今年以来,伊金霍洛旗拓宽社会教育广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升级扩能,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177场次。与此同时,构建各学段有序衔接,课程的融入、专题教育、主题实践、校园文化等各领域全面覆盖的一体化宣传教育体系。
全旗各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阵地建设全覆盖。市一中伊金霍洛校区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市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建立宣讲队伍55支,共有校园宣讲员700多人,开展宣讲活动68次,参与人数18755人次。(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