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9月24日电 题:数字金融业态日益多样化,科技驱动产品创新
作者 胡玉玮 中信建投证券政策研究组首席分析师
冯天泽 中信建投证券政策研究组分析师
近年来,数字金融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成为金融领域的焦点话题。随着数字金融概念逐渐兴起,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数字金融的健康发展。
从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再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数字金融写入其中,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数字金融的重视。
数字金融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为动力的金融形态,其涵盖了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的众筹和股票市场交易的数字资产管理,以及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货币等都是其典型实践。
从市场发展来看,我国数字金融基础坚实,受众广泛。根据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随着互联网用户群体的不断壮大以及数字支付方式无缝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数字金融迎来蓬勃发展。《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8%。
从业态发展来看,在技术的推动下,数字金融商业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一趋势已深入到金融行业的多个子领域。数字技术有效地促进了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并在创新和优化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来看,数字银行的出现使银行业务不再受限于实体网点,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各类金融交易;数字货币,如我国的数字人民币,正在改变货币的流通和使用方式;移动支付技术,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极大地简化了支付流程,让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完成支付。此外,智能投顾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智能化和定制化。
在数字化转型下,传统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占比和产品创新能力也显著提升。在传统的金融行业中,以存款和贷款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往往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并且还遭受来自非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的挑战。然而,近年来银行业致力于发展数字金融,六大国有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正持续增长,一系列新兴产品随之应运而生,减缓了产品同质化带来的压力。
图左为六大国有银行金融科技投入金额(亿元),图右为六大国有银行金融科技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金融已经超越了简单地将传统金融业务搬到线上的阶段,未来将进一步挖掘经济数据要素的价值,实现更深层次的应用和创新。
在数字金融的发展潮流下,国内金融机构既迎来机遇也面临挑战,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首先,金融机构需要建立更加科学敏捷、有执行力的组织架构并加大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其次,金融机构需要加强数据资源的利用和数据资产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再次,金融机构还应加速推进数据驱动的风险管理,积极推动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投资方面,目前来看,数据要素、数据安全、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技术等领域逐渐展现出广阔投资前景。(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谢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