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马戏团长
责编:马戏团长
*快来星标我们
Follow us
Follow us
自古以来,除非活不下去,我们中国人都遵循着老祖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教导,这不仅仅是一种朴素的价值观,更是人性最基本的体现。
1945年,日本进入垃圾时间,本土自顾不暇,侵占他国的土地更是没有精力去管。据统计,在日本战败前滞留在海外的日本人约有660万,其中包括300万军人,而滞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人高达150万。
◇ 图为日本在东北的开拓团
这150万日本人大多是漂洋过海来黑土地发财的开拓团成员(详见:满蒙拓殖团:日本韭菜如何梦碎东北?| 循迹晓讲)。如今眼看帝国局势风雨飘摇,苏联大军兵临城下,这些留在东北的日本人只有一个想法——回家。不过形势变化的太快,曾经的“皇道乐土”早已经人心惶惶,秩序崩坏,更何况回家的路途遥远,路上凶险无比。大人还好说,小孩子怎么办?
于是,为了能让自己活下去,不少日本人采取了极端处理方式。有直接抛弃在路边任自己的孩子自生自灭,也有直接杀掉孩子就地埋葬,还有一些日本父母则苦苦哀求东北百姓,希望这些中国人收留自己的孩子。据统计,战后留在中国的日本遗孤将近5000名,其中最大的十来岁,最小的仅几个月。
◇ 图为中岛幼八的亲生父母
这其中就有一个叫中岛幼八的孩子。
1943年,中岛全家随“长岭八丈岛开拓团”来到中国东北,当时的中岛幼八年仅1岁。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1945年,中岛幼八的父亲也被征入伍,从此渺无音讯。随着苏联红军攻入东北,开拓团的人开始四处逃散,在战火纷飞的乱世,想维持生活是非常困难的。当时,中岛幼八的生母怀有六个月身孕,姐姐也仅有八岁。他的母亲实在无力养活孩子,和众多开拓团的日本儿童一样,她把年仅三岁,骨瘦如柴的中岛幼八送了人。
◇ 图为中岛幼八(右一)与养母孙振琴与改嫁后养父赵树森
当地沙兰镇一户人家答应收养孩子,当时养母见到骨瘦如柴的中岛幼八时说过:“这条小命多可怜,好不容易生下来,连活都活不下去,这叫什么世道,你们不要的话。我拉扯。”就这样养父母给了中岛幼八第二次生命。这个普通的东北人家庭,养父名为陈玉贵,养母名为孙振琴。他们给中岛幼八起小名“来福”,大名唤作陈庆和。
在那个战火纷飞,一贫如洗的年代,拉扯大一个孩子比养活一个大人还不容易,但养母孙振琴还是毅然地抱养了这个濒死的日本孩子。
◇ 图为中岛幼八的《何有此生——一个日本遗孤的回忆》书影
中岛幼八在自己的书《何有此生——一个日本遗孤的回忆》有如下记载:
“这位中年妇女就是收留了我,一把屎一把尿将我抚养成人的养母。她天天早上用手轻轻地揉我的肚子,就像给我按摩似的,反反复复地轻微地揉,因为消化不良,我的肚子一直是鼓鼓的。养母揉完肚子,再把吃的东西嚼烂,嘴对嘴喂我吃下肚。经过养母夜以继日地这么抢救,我身上逐渐长了肉,肚子也见着小了,从死亡线上回来了。我这个日本孩子,对他们来说本来是敌对国家的后代,却被他们拯救并抚养成人,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啊!”
中国养父母亲待他犹如珍宝,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疼爱着他抚养他长大。后来,几经辗转,中岛幼八于1958年乘船返回日本,成年后的来福加入了日中友协,一直从事日中友好交流的相关活动。
◇ 图为晚年的中岛幼八
像中岛幼八这样的日本遗孤的故事很多,曾有人采访抚养日本遗孤青山百惠的李淑贤,她年轻时被日本人殴打,失去生育能力,但她还是收留了流落街头的青山百惠,并把她抚养成人。采访者说:“他们是侵略者啊,连侵略者都不要自己的孩子了,你为什么还要帮助他们?难道你忘记了他们的暴行吗?”
李淑贤说道:“我永远也忘不了他们的暴行,但我是个中国人,还是个母亲。”
可以说,在最艰难的时代,这些中国养父母没有因为侵略者的残暴和罪行丧失关爱小生命和一个善良人的本性。更让人感慨的是,这种爱战胜恨的故事在1945年的中国土地上曾一幕幕上演。
◇ 图为日本遗孤远藤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林”里捐建的“中国养父母公墓”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