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主粮”产量稳增 能源安全底线兜牢

图片

金秋时节,“丰”景如画,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作为工业“主粮”,75年来,我国煤炭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发展成就,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保障。从1949年全国煤炭产量3243万吨,到如今仅一处大型露天煤矿年产量就可超过3000万吨,2023年全国煤炭产量更是达到47.1亿吨,煤炭稳稳地兜住了我国能源安全底线。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煤炭产量只有3243万吨。随着我国经济恢复,1956年,煤炭产量达1.1亿吨,首次突破亿吨。1966年至1976年,煤炭工业奋力发展,煤炭年产量从2.5亿吨增长到4.8亿吨。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旺盛。1978年,全国煤炭产量达6.18亿吨。20世纪80年代,在“有水快流”政策影响下,煤炭产量快速增长。1990年,全国煤炭产量达10.8亿吨,首次站上10亿吨台阶。

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供需失衡问题开始凸显。1998年底,国务院决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2000年,全国生产煤炭9.98亿吨,比1997年减少3.27亿吨。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行业也扭转连续多年亏损局面,进入“黄金十年”,煤炭产量不断增加。2012年,我国煤炭产量达39.5亿吨,2013年继续增长至39.74亿吨。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14年至2016年,煤炭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几乎全面亏损,煤炭产量也逐年下降。

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印发,拉开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序幕。2016年,全国煤炭产量34.1亿吨,为近年低点。随着供给质量提升,煤炭产量逐年增长。2023年,全国煤炭产量增至47.1亿吨,比1949年增长140多倍,年均增长7%。

煤炭产量增长的同时,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煤炭产量和消费占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96.3%。1978年,原煤生产占比下降到70.3%。1979年至2000年,煤油气等化石能源占比稳定。本世纪初,煤炭行业度过“黄金十年”,煤炭生产占比回升至2012年的76.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生产结构由以煤为主加速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变。2023年,煤炭生产占比下降到66.6%。

新中国刚成立时,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在90%以上。1953年至1978年,煤炭消费占比逐步下降至70.7%。1979年至200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现先升后降走势,2000年占比为68.5%。2001年至2012年,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维持在68%至72%。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8.5%降至2023年的55.3%。

作者:本报记者鄢丽娜
来源:中国煤炭报9月24日一版 原标题《工业“主粮”产量稳增 能源安全底线兜牢》 责任编辑: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