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平凉日报的故事丨从业余通讯员到职业媒体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业余通讯员到职业媒体人

景兴才

1985年10月6日,我采写的稿件《兴副不忘抓粮,致富不弃农业,朝那乡引导农民树立以农为本的思想》被刚刚复刊的《平凉报》头版头条采用。迄今,我与《平凉日报》已有40年情缘了。

  我的家可谓是新闻世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就是《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平凉报》(最早是《平凉农民报》《新平凉报》)和《灵台农民报》的通讯员。大哥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在人民公社的改土造田、植树造林、水利水库等工程指挥部担任宣传报道员。后来,他一直积极给复刊后的《平凉报》投稿,好多作品被采用并获奖。我参加工作后,在乡下一所学校任教。由于父兄的耳濡目染,课余之后,我就学着先给当时的县广播站投稿。

  1984年秋季的一天,我在村委会办事,偶尔看到复刊后的《平凉报》,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一口气看完了一沓报纸。村文书看我入迷的那个劲儿,就说:“你干脆拿去看吧,以后,想看就随时到村部来!”。翌年,在我的建议下,学校公费订阅了一份《平凉报》。从此,《平凉报》“要闻版”成为我了解掌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以及时事政策的“平台”和“窗口”;“经济信息版”是帮助我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百态万象的“指南”和“航标”;“文学泾水版”是提高我文学素养、辅导学生写作的“向导”和“老师”;“社会法制版”则是教育引导学生遵纪守法的“案例”和“教材”……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那几年,我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给《平凉报》和县广播站投稿,每年被采用30多篇,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由于经常给《平凉报》写稿,积淀了我的知识素养,提升了我的写作水平,我的数篇教研教改论文也相继在省级刊物发表。后来,组织先后选调我到县、市新闻单位专职从事宣传报道工作,使我由一名业余通讯员成为专业媒体人。

  40年来,无论工作岗位发生什么变化,我都坚持每年自费订阅《平凉日报》。看报、读报、用报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剪报、藏报、爱报成为我终生的习惯。多年来,我将《平凉日报》刊登的文章,按消息通讯、人物春秋、理论言论、社科文史、泾水文学等,剪贴装订了20多本。工作之余,坚持经常给《平凉日报》写稿投稿。每遇出差开会、下乡采访,我都不忘随身携带几份报纸。一次,在农户家里采访,看到主人家用《平凉日报》糊的顶棚上,有一篇我喜爱的文章,我就踩上梯子爬上去看,中午主人招呼吃饭却找不见我,这件事在当时被传为笑谈。以后,网络普及了,我上班或出差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网络或手机上当天的《平凉日报》数字报。由于职业的习惯,晚上熬夜爬格子到凌晨是家常便饭,外出采访每天吃一顿饭也习以为常。

  耕耘者的收获是富有的。我先后采写的《只有改革,咱农民才有走不完的富路》《事业更比炉火旺》《干出一个新灵台》等百余篇有分量的稿件被《平凉日报》头版头条采用;《邮包里的秘密》《邵寨乡千余农户靠邻里效应工程脱贫》等数十篇稿件荣获好新闻一等奖。因此,我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宣传报道团干部”“甘肃省十佳记者”“平凉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平凉市领军人才,并破格评为高级记者。

  回望来路,只有感恩。《平凉日报》历任总编(社长)、编采人员在通联、写稿上给予我极大地鼓励和支持。尤其,每当我走到红旗街,深情凝望平凉日报社的门牌以及灯火通明的编辑部大楼,我的敬畏和敬重感油然而生。这里是市委机关报的办公场所,看似一张普通的报纸,从稿件采集到版面检校编辑,最后印刷发行,其间凝聚着很多人的心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新闻宣传部门虽说是清水衙门,但它需要较强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和创新精神,要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更要要远离浮躁,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守土有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奋斗不止。”“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有为才能有位”,这些都是至理名言,也是我从业40年来,读报、看报、用报的感悟和体会。

  随着媒体的深度融合的需要,平凉日报社与平凉广播电视台整合为平凉市融媒体中心,党媒、党报的属性和金字招牌更响更亮,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如今,我从新闻宣传战线上退休了,坚持阅读《平凉日报》,并给报纸写稿投稿的习惯从未改变,喜爱报纸的热度丝毫未减——因为她将我从一名业余通讯员引上新闻从业路,成为专业媒体人。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的人生向导、精神食粮和价值航标。正所谓:

与君结缘四十年,

读报写稿从未闲。

一路芬芳一世情,

人生旅程伴我行。
作者简介:景兴才,60后,甘肃灵台人,西南大学新闻学本科学历,在市县新闻媒体工作35年,中共党员,高级记者,甘肃省“十佳记者”,平凉市领军人才,平凉市社科智库人才,甘肃省书协会员。编著《心漪集》《天下第一好事》等文学(新闻)专著5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