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蟹肥满,不寒凉的养生吃法收好!附中医师食养方推荐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在秋分这天,全球昼夜等长。而在秋分后,太阳直射位置渐渐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常言道:“一场秋雨一场寒”。虽然在广东地区,暑热尚未消散,但是天气渐凉、气候渐渐干燥是大势所趋,我们的身体也需要适应节气的变化,迎接秋冬季的到来。

在秋分时节,素来有“蟹肥菊黄”的说法,此时的螃蟹鲜甜肥美,人们都开始馋这一口鲜。此外,秋菊也竞相绽放,菊花不仅可供观赏,也具有食用价值。

这些时令美食怎么吃?秋分时节又该如何养好身子?我们一起来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五科(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李红梅学学吧。

螃蟹性寒 食之重在“中和”

李红梅指出,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滋肝阴、充胃液的功效。

中医认为,螃蟹有养筋活血、补骨添髓的作用,对于瘀血、跌打损伤、筋断骨碎、关节肿痛、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图片

此外,螃蟹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美味,还在于它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钾、镁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E、核黄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大量的硒,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达56.7微克,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肿瘤、抗癌的功效。

李红梅建议,螃蟹虽好,但以下人群不宜吃蟹:

1. 体质虚寒之人,尤其是患支气管哮喘的;

2. 肠胃消化吸收功能薄弱者,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者,易腹痛、腹泻者;

3. 妊娠期早期和即将分娩的妇女;

4. 因蟹中蛋白质、胆固醇含量较高,有高血压、心脏病、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的人,不宜食蟹,就是食用亦绝不可过量。

5. 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和正患有风寒感冒和发热的人群以及患有高尿酸血症痛风人群。

提醒:

蟹心、蟹肠、蟹鳃、蟹胃不能吃,也不建议吃生蟹。吃蟹后,若感肠胃不适,可用生姜数片煮水,趁热饮下,以暖胃散寒,如仍然感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因为螃蟹性寒,烹食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要加一些辛温的食物,中和一下蟹的“寒”,比如紫苏叶、姜等。紫苏叶不仅气味芳香,可以祛腥,其药性辛温,行气宽中,还能解鱼蟹之毒。

烹调蟹时,还可以加入姜、醋、糖,既能解腥散寒,又可促进蟹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此外,吃蟹时还可以喝点酒,取酒的辛温以解蟹的寒,一般选用黄酒或白酒这类性味偏温的酒,不宜选性味较寒的啤酒。

推荐这些食疗方:

清蒸螃蟹

做法:挑选新鲜的螃蟹,洗净后绑好,入锅隔水蒸熟,也可以放在水里煮熟。下锅时放一些生姜、紫苏、黄酒、食盐与之同煮,可以避寒去腥。食用时也可以配上一两杯黄酒。

功效: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

豆腐虾蟹粥

做法:将蟹洗净后切成两半,下油锅用大火稍微炒一下;切一些葱花和豆腐干,再准备适量没有去壳的鲜虾干;在锅里先将白粥煮好,然后再放入处理好的蟹和一点姜片,中火煮10分钟后,放入豆腐干和鲜虾干,最后放入葱花并调味。

功效: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适宜虚劳烦热者食用。

滋补河蟹汁

做法:河蟹壳10个,党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枸杞子12克,首乌12克,血余炭8克,珍珠草20克。将河蟹壳烧赤后研磨成粉末,其他材料用水煎后取汁,取汁与河蟹壳末冲服,每天2次,每次用河蟹壳末6克。

功效:补气止血,气虚血崩者服用。

咸蛋黄炒蟹

做法:将螃蟹洗净切块,下油锅炒熟,加入姜和葱丝,放盐调味;将咸蛋黄碾碎,放入适量的水,煮开后将爆香的咸蛋黄淋在炒熟的螃蟹上即可。

功效:补充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秋菊当季

是清肝明目的好食材

秋分前后也是秋菊的季节,菊花气味清香,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李红梅指出,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食疗方法推荐:

菊花粥

做法:将菊花、大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粥,也可以加入粳米、薏米,可以放盐调味,或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调味。

功效:养阴、生津、美容养颜。

菊花茶

做法:将适量菊花放入杯中,还可加入适量枸杞,倒入热水。

功效:清热解毒、明目养肝。

月经不调的女性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藏红花、玫瑰,在月经前服用,有利于经血的排出。

菊花炖鸡

做法:将鸡洗净,焯水备用;用温水浸泡菊花;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中,加适量开水,隔水炖约1.5小时,出锅后也可加入菊花点缀。

功效:营养丰富,清热解毒、养血益精。

秋分养生 重在养“阴”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阴气”成为首要任务,可以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调理。

衣:“适当秋冻”

我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说法。“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添衣”。“秋冻”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感寒为宜,以自己能接受为限度,但使体表处于稍稍有些凉的状态。

衣服面料尽量选择防静电的,例如棉、麻等舒适的材质。睡觉时可以不要盖得太多,以免导致出汗伤津。

食:“滋阴润燥”

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白天可以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可以喝点蜂蜜水。可以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银耳、山药、秋梨、藕、柿子、芝麻、鸭肉等。秋季也有不少应季水果上市,如梨、葡萄、山楂、石榴、甘蔗、香蕉、苹果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此外,秋季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要注意适量,不能大吃大喝。

住:“早卧早起”

“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多。秋季适当早起,还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对于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有一定意义。

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尽量少洗桑拿浴,防止汗多伤阴。

行:“运动不宜大汗淋漓”

秋天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走路、瑜伽、游泳等。时间在30分钟~1小时为宜。

穴位按压

按摩以下穴位可有助保健。

①足三里穴:

位于胫骨外一横指,犊鼻穴下3寸位置。

功效:可改善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疾病。

图片

②迎香穴:

位于鼻翼外缘鼻唇沟中。

功效:疏风解表、宣通鼻窍,缓解鼻塞、流涕、鼻痒、咳嗽等症状。

图片

③百会穴:

头顶正中的最高点,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阳气交汇之处。

功效:促进阳气循环。

图片

④天突穴:

在颈部前方,两锁骨内侧、胸骨柄上缘的凹陷处,用大拇指进行点揉。

功效:养阴生津、润肺化痰。

图片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五科(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李红梅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李龙浩

图/健康有约、视觉中国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陆凯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