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诗坚:中国教育的四大特征

图片

前言

应云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中心王世波主任的盛情邀请,我有幸为云南共计八百位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们做了两次讲座。讲座的主题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实践》,每场三小时,期间听众反响热烈。
我的讲座旨在启发乡村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现状和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教育实践的热情。讲座结束后,我收到了许多积极的反馈,老师们纷纷表示受到了深刻启发,我虽提醒自己要对“启迪”“启蒙”“照亮”等赞美之词保持头脑冷静,但也深受鼓舞。更让我欣慰的是,一些乡村校长一回到学校后就已经积极地将讲座中的理念融入到他们的教育实践中。
这些积极的反馈促使我决定将讲座中的部分内容整理成文,形成四篇教育省思系列文章。首篇为《中国教育的四大特征》,随后是《教育四问》、《以人为本教育的五大支柱》以及《从王者荣耀谈教育》。这四篇文章从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入手,探讨教育的核心问题,继而介绍田字格乡土人本教育的实践,最后以游戏案例收尾,我试图从多个角度整理我对教育的各种思考,期待引发更多人对当下教育的深入反思和积极探讨。


中国教育体制“大一统考”的特点


在我们深入思考教育本质前,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有一个更清晰地了解。
中国教育体制最鲜明的特点是“大”、“一”、“统”、“考”,这四个特点构成了当前教育的主要框架。虽然这些特点曾积极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但如今却成为最被诟病且阻碍教育变革的因素。




一、“大”:庞大的规模与挑战


我国教育体制的首要特征体现在其“大”字上。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专任教师数量高达近1900万人,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从大学到高中,再到义务教育,不断扩大学校规模已成为一种趋势。高校间对“巨无霸大学”地位的争夺,如山东大学,其学生人数已达7.37万,凸显了教育规模的庞大。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各级政府同样以“大”规模学校为建设目标。

图1显示,城镇学校班级数逐年递增,班级规模往往超出标准。这种大规模教育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普及率,但在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及“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下,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在大校大班额的教育中,个体都将是数据和数字的体现,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个体难以被看见,个性更难以彰显。“大”教育集中了财力和优质教师资源,却导致机制僵化,见规模不见“人”,见制度不见 “情”,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相背。


图1 全国小学城区、镇区、乡村校数、班级数、学生数


图片




图片
       见规模不见人(网络照片



如果说大规模教育体制与人口基数有一定关系,那么“大校大班”的不断壮大更多的与“教育管理的经济思维”密切相关。几乎走进任何一个县城,会发现一是中小学学校数量在增加,二是会发现每间学校的人数也在上涨,基本每校3000名学生是打底的数。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国际上看,小学人数在2000人以上的学校不多,3000人以上的小学更是寥寥无几,几乎都在中国。

中国县城大规模学校的涌现与城镇化的发展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直接的经济效益和“以经济思维管理教育”有关。所谓直接的经济效益是与城镇化及房地产发展有关,大量的学生及家庭的涌入可以为县城带来直接消费和经济增长;以”经济思维管理教育“在教育界非常普遍,“大规模学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管理者用经济学的“规模效益”来衡量评估教育成效。规模大,人数多,可以吸引更多的政策和资金,也能调动更多的教师资源,从而有效利用硬件及软件资源,最后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些肉眼可见的“成果”:基础设施改善、生源改变、教师资源集中,投入产出比效益显著。

虽然,经济思维管理教育确实可能在短期内带来某些成效,但长远来看,这种管理方式可能会对教育质量和学生的长期利益造成负面影响根据Universities UK 的报告,英国在2011年成立了现代化与效率任务小组来提升英国大学的运营效率。尽管初衷是好的,但长期过度强调经济效益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例如教育质量的潜在下降和学生体验的恶化(SpringerLink) (BMJ)

教育不是生产,学校不是工厂,育人不是制造商品,义务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应该被视为国家的长远投资而不是聚焦在短期的效益。只有通过综合的教育体系和对个体发展的全面支持,社会才能实现持续的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

如果教育用经济思维管理,用经济指标来衡量,那么教育必然误入歧途


二、“一”:统一性与标准化


“一”作为教育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和标准化。这体现在全国各级学校普遍使用统一的教材;考试也是统一的,高考、中考,大家用一样的题目和评分标准;还有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像教育经费、教师待遇等,也基本是全国统一标准。
这种统一性确实保证了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评价的公正性,但问题也来了,它忽视了不同地方、不同文化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统一的教材和管理方式,让各个地区都按照一样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来教孩子,这有时候并不适合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
而且,统一的教学模式往往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就被限制了。另外,统一的教育政策和管理方式也让地方和学校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和创新时间与空间,想尝试新的教育方法非常困难



三、“统”:集中的管理与僵化

“大”和“一”的特点进一步导致了“统”的出现设想一下,学校规模庞大、教育体系复杂,还要保持一致性,教育部不忙是不可能的。在“统”的特征下,教育部往往会对学校进行微观层面的过度管理。除了制定宏观政策外,还会涉及学生作息时间、课间十分钟、睡眠时间、眼保健操、课程设置细节、教材选用等诸多具体事务。
图片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通知》(教育部官网)‍‍‍

这种集中的管理不仅增加了教育部门的工作负担,也导致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灵活性。政策的统一制定和下发可能使地方和学校在执行时面临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造成上级频繁检查,下级疲于应付的局面。我近年走访各间学校时,听到最多的抱怨是老师们无法完成大量的资料准备及迎检工作,因为忙于资料撰写,导致老师们根本无暇专注于教学。

过度的微观管理甚至可被视为对正常教育教学的干扰,不仅局限了地方和学校在教育中的自主权和决策权,还扼杀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创新潜力和工作积极性。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不得不严格遵循上级领导的各项安排,以不犯错为教育行为准则。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和创造力。实际上,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没有教育热情的教师是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因为教师自身无法展示、无法带动甚至不具备教授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这样的师资力量及体系很难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



四、“考”:指挥棒与压力


考”作为教育体制的第四大特征,与前三者紧密相连高考、中考、小升初考等大型考试成为学生的命运之战,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节点。在云贵等西部地区,考试排名更是成为教师不得不面对的“大山”:学生考试排名不仅会影响到老师的绩效奖金和职称评定,甚至可能决定“饭碗”能否保住。一些地区的校长、老师因为忌惮排名落后,会只抓与考试相关科目,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强调反复刷题、逼迫学生死记硬背,有时还会对成绩落后的学生施以打骂侮辱。
图片
网络照片
有了考试就有分数,有了分数就有排名,有了排名就有先后之分,随之而来的是残酷的淘汰和否定。状元只有一位,而倒数总是存在。在唯分数论的环境中,学生往往被局限于分数和数据的定义,个体和个性难以展现和被重视。除了少数学霸,大多数普通学生在考试后依然陷入无尽的补习循环,最不幸的是那些被贴上“学渣”标签的学生,在一次次的考试中经历着被否定和被“渣”的痛苦。今年五月,我参访著名的昆明丑小鸭学校,在那里遇见了一位女中学生,她和我倾诉说她在原来的学校因成绩不好,被老师嘲笑为“垃圾”并被安排坐在垃圾桶边上。不要认为此类现象是极端偶然案例。在考试考分成了老师学生唯一评价指标的环境下,人就会被考分自然分成三六九等。



五、我们的代价


我国教育体制的四大特征“大”、“一”、“统”、“考”确实相互交织,深刻影响着当前的教育生态。在“大一统考”的模式下,似乎每个个体都那么无辜与无助:领导很辛苦,老师很痛苦,学生很挣扎,家长很焦虑我们过于强调了规模、统一、效率和分数,以至忽视了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甚至忘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初衷。为此,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承受着孩子们对未来的严重透支。 

首先,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儿童健康素质的严重下滑。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整体下滑,肥胖、耐力不足等问题愈发突出。最近,清华113周年校庆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些本应朝气蓬勃的精英学子们,却显得身体羸弱,面无表情,令人深感忧虑。
图片
清华校庆(网络照片)

更为揪心的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堪忧。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高达10%,中学阶段更是攀升至30%,而到了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竟高达40%,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也达到10%,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多少孩子们无声地挣扎和呐喊。
由于工作需要,我参访过许多学校。每到一所学校,我习惯先看看校园的围墙。我注意到,几乎所有学校都有高达2米到2.2米的围墙。这些墙壁仿佛是一道隔离孩子们与外界的深沟。然而,这些围墙真的能够阻止孩子们内心的渴望,阻挡他们对学校的厌恶吗?实际上并非如此。为了摆脱学校的禁锢,学生们采取各种方法,如徒手翻墙或搭人梯等。尽管一些学校在围墙上方又增加了20公分高的铁丝网来加强防护,但老师们说,仍然有学生冒险翻越。
冰冷无情的措施,无法阻止孩子们内心的呼喊和挣扎。他们用生命对教育发出抗议。悲剧时有发生,每一次悲剧的发生都像是尖锐的针,刺痛着社会的神经。
但我们的代价远不止这些。“学习无用论”的阴影悄然蔓延,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厌学情绪不断增长,基层教育单位面临着控辍保学的挑战......‍‍
走出校园的年轻人似乎也并非一帆风顺,很多人脸上写着迷茫和无奈。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年轻人用“躺平”和“啃老”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价值观的不认同。他们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对不起,我不跟你们玩儿了!




我看到
我们的手在敲击智能时代的键盘
我们身体还停留在工业时代规模教育的工厂
我们的观念滞留在更遥远的过去
我们的灵魂则无处安放

我听到
社会以焦虑
学生以生命
呼唤
教育不要扭曲
生命渴望自由

我期盼
我们把手脚、身体和大脑
放进同一个时空
让生命得以喘息
让灵魂得以安放

让生命得以喘息,让灵魂得以安放,这是当前教育最紧迫、最需要关注的任务。我们已经走得太快、太远,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原点,反思教育中最朴素、最原始、最根本的问题:

人为什么要学习?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乡村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

未完......待续
                                                                              2024年6月21日

编辑:葛丽波     校对:田艳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