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努力还有用吗?

全文6730字,阅读约需20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经济学者梁捷在《学完这一课》第3期探讨了经济放缓期下的理性应对方法,强调学习经济学的重要性。

02他提到,人们对于宏观经济周期的记忆并没有想象中靠得住,需要反思自己的认知偏误。

03为此,梁捷建议学习宏观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和财务管理等四个学科,以增强对经济的理解。

04同时,他提醒人们在经济下行期保持短期警觉,避免过度悲观或过度乐观,作出符合自己人性的经济选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东京女子图鉴》

相信很多人最近都感叹过“经济形势不好”。但我们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对于打工人而言,可能是加班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但看着非常糟糕的就业市场,根本不敢裸辞。对于创业者、投资者,可能是更直观的经济损失。

悲观但又不悲观地说,这并不是人类第一次进入“经济放缓期”。今天的文章,经济学者梁捷围绕“经济放缓期”,从大众的记忆认知、基础经济学知识两个角度入手,与大家探讨如何理性地应对一个不那么好的时代。

图片

讲述|梁捷
来源|看理想x辉瑞中国《学完这一课》

我们见证了历史

这些年常听到周围有人说,“我们在见证历史”。我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为历史学家也经常说一句话,“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最大教训,就是人们无法从历史中学到教训”。

这听起来像句废话。但翻译到经济领域,历史就好比宏观经济,大多数人的经济状况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宏观经济。

最近几年当然有人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赚得远比之前多得多,他们可能不是大多数人,但确实存在。更多人过得不如前几年。作为普通人,大多数人,经济状况多半不是很好,所以才有所谓的“经济放缓期”。

那些说“我们在见证历史”的朋友,大概意思是我们见到了全世界数以万计的人们在很短时间内因为传染病而去世,或者是见到很多风光一时的大企业轰然倒塌,或者是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失业率创下新高。

所有这些事情,似乎都和我们预期的美好生活不一致,所以是在“见证历史”,见证一个经济周期。

但是正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这些事情在过去几百年里出现了很多次。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听说索罗斯在几天之内就让泰国经济倒退了三十年,也是大吃一惊。如今相当多朋友都去过泰国,有没有在曼谷街头观察到倒退三十年的经济?

又比如,1990年代末至2000年初,正好是美国第一波互联网泡沫破灭阶段,中国的互联网热方兴未艾。很多新兴互联网企业都到大学里来宣讲。

我清晰地记得一个超级大公司的CEO来宣传他们的公司。讲了半天,最后很不情愿地谈到工资问题。他说,“我最不喜欢讲工资,但是我绝对不会让我的员工受委屈。我们用柱状图来表示,IBM的平均工资大概这么高,英特尔的平均工资大概这么高,我们的工资至少要这么高,明显和他们拉开差距,员工才不会觉得委屈。”

当时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都去投简历。没过多久,听说这个CEO离开原来公司去了另一个大公司,然后又跳了很多次,最后有人爆出他的学历造假,他所待过的公司大多也都倒闭了。

再说说2008年。有些人回忆起08年,经济繁荣,到处是工作,情况比现在好很多。不过看过奥斯卡提名电影《大空头》的人可能会知道,当时雷曼兄弟投行倒闭,对于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很多金融从业者不得不转行,或者接受大幅降薪。

图片
《大空头》

有人会问,既然金融就业不好,为什么不去大厂?这里帮大家理一下时间线。抖音成立于2016年;小红书成立于2013年;B站成立于2010年。在2016年以前,没有人认为它们会成为大厂。

滴滴成立于2012年,我还记得2012或2013年第一次使用打车软件时的震惊。过去我们说到大厂,指的是BAT,百度、腾讯、阿里,但BAT这三家公司并称,互联网上最早的记录是2010年。甚至今天大家不怎么看得上的新浪微博,最早成立也在2009年。

所以在2008年的时候,对我很多同学而言,并没有什么大厂。当时就是实实在在的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形势不佳。

啰嗦了这么久,其实是想指出,见证历史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对于宏观经济周期的记忆并没有想象中靠得住。什么是经济下行期,怎么界定,怎么评估,本身也值得我们再反思。

所有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看待世界、看待经济是否具有一致性,是否具有系统性。经济下行不是今天突然出现的现象。事实上,中国经济GDP在过去十多年里一直在增长,直至今天仍在增长。

最新数据,上半年GDP增长了5%。但另一方面,GDP的增长速度早在2007年就出现了拐点,增长速度一直在放缓。2007的时候,GDP增速是14.2%,接下来两年经济危机,GDP增速还是有9%左右。

图片

2010年,GDP增速10.6%,也是最近十多年我们最后一次看到两位数。我们有很多年没提“两位数增长速度”了吧,倒是整天在说“软着陆”。GDP增速两位数的时候,是我们挺无感的时候。而软着陆的过程,恰是很多人觉得“时代红利”这几年。为什么会这样,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一点经济学。

认知偏误的来源


简单介绍一下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社会科学,由个人的行为选择,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研究企业行为,市场表现,再进一步扩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

经济学研究的基础自然得是事实(fact)。但事实是,人们不大愿意相信事实,只愿意相信故事。比如说,炒股票能否赚钱这件事。

有人发明一套话术来描述人们的赚钱状态,叫作alpha和beta理论。这套理论最初是金融市场里的黑话,现在被搬到普通人的生活里。

我们不太严格地解释一下alpha和beta理论。在股市里,有些公司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使得股价上升,跑赢大盘,这种是alpha理论,而另一些公司则主要是靠着板块或者大盘的趋势变动而使得股价上升,这种是beta理论。比如前些年白酒板块非常好,茅台领涨,而其他一些不太知名的白酒股票也会跟着涨,就是beta理论在起作用。

当时我也有不少学生跟着买茅台股票。我上课时经常问同学们,你们喝白酒吗?根据我有限的调查,相当多的年轻人不喝白酒,甚至滴酒不沾。

我说人们过去觉得日子太苦的时候,习惯靠酒精麻醉自己。今天你们也都不快乐,为什么不喝酒?既然都不喝酒,为什么又对茅台那么有信心?

大家表示,我们觉得不快乐就喝奶茶。我们虽然现在不喝酒,尤其不喝白酒,但一个著名企业家说过,“中国人到了40岁以后都会喝白酒”。

也就是说,大家很少意识到自己判断中的矛盾。类似的是,前些年很多人对于自己就业的前景很悲观,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很乐观。我尝试解释这种认知模式,就是人们在讨论自己前景时,采用低alpha估值,而在讨论中国经济前景时,采用高beta估值。也就是说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但大环境挺好。

图片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

最近一年,很多人都变成了悲观主义者。前几年我还经常在北京、上海的咖啡馆里听旁边的人讨论大项目,怎么今天都变成考公、考编、如何追求稳定的贫困了?

我问一些同学,你估计经济衰退会持续多久,三十多年有可能吗,直到你们退休都看不到经济重新繁荣吗?大家对这样的“极端”感到惊讶,其实没什么人是真正的极度悲观主义者。

那么经济宏观是否会在十五年内强烈反弹呢?同学们有些挣扎,大多数人也没有那么悲观,还是对不远的未来抱有一点希望。

以上所说的两个时间段,就是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美国金融危机距离今天的时间跨度。其实十多年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对此已经没什么想象力了。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自己会在什么时候过度乐观,在什么时候过度悲观?乐观与悲观的不同感受,正是我们作为个人,如何看待今天的环境,以及如何做选择的关键。我们不妨从两个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来思考这个问题。


3.
放手一搏还是保守向后?


第一种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家卡尼曼提出的前景理论。他认为,人们在得到和失去这两种不同场景下,风险偏好也是不同的。

我们在能获取收益的时候会很谨慎,小心翼翼,风险规避,落袋为安。而在面临失去的时候,反而会放纵自己,放手一搏。如同一场足球比赛临近终场时比分是2:1,此时领先的队伍一定龟缩在自己的半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落后的队伍一定全体压上,输一个球是输,输两个也是输,反正是输,为何不搏。

按照前景理论,人们在经济衰退时期,像是落后的一方,就应该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工作。因为在经济衰退期,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都明显降低,理论上,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都不大可能赚到大钱。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听从内心的召唤,去做你最喜欢的工作呢?比如成为一个艺术家,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更有可能做好,也更有可能会赚到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钱。

图片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

我个人一直很赞同这种理论。但是有很多人批评我“何不食肉糜”。我认为他们是在用另一种理论来解释当下的困境。这种理论就是刚去世的人类学家,写过《逃避统治的艺术》的斯科特提出的,生存保障理论,或者说最小风险理论。

斯科特在研究东南亚的农民时,作过一个比喻。农民就像站在河里,河水已经淹没到他们的脖子。此时的农民无法接受哪怕一点点的风险。只要有一点点的风吹草动,一个小小的浪头过来,就足以使得农民陷入万劫不复的状态。因此农民的选择,必须是风险最低的工作,哪怕收益也最低。

仍然以找工作为例。众所周知,支付薪水的周期与薪水高低直接相关。当我们使用年薪这个概念时,一定指的是高薪,比如年薪五十万、八十万。主流的支付薪水的周期是月薪,比如月薪八千,月薪一万。最极端的是日结或者是做零工,做一天结一天,每天的薪水可能是一两百块钱。

日结往往是缺乏保障的工作,有今天没明天,劳动合同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五险一金了。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做日结?理由就是前面所说的斯科特理论,日结的风险最低,哪怕它的薪水也很低。

很多人都经历过拖欠工资的事,拖几个月、拖半年甚至更长的都有。大多数人可以接受拖欠几个月工资的风险,但最底层的人民不行。他们手停口停,拖欠几个月的工资就足以让他们的生活崩溃。所以他们会选择日结、零工工作,虽然从长期看,这也是对他们的发展最不利的工作。

问题来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真的像斯科特描述的东南亚底层农民一样困难,一点点的风险就会让我们陷入困境吗?

只要大家还愿意讨论躺平,就说明大家的状态都高于极端生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有机会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才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图片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选择总是很短视或者非理性?

这背后有无数种解释,这里只讨论其中两种。第一种解释是同侪效应,也就是我们的认知受到周围人的极大影响,或者我们总是主动追随周围人,而不能勇敢地用自己的理性加以思考判断。

例如我的学生经常说,寝室里有一个同学去考CPA(注册会计师考试),其他同学就会很紧张,也会跟着去考CPA。我问他们,你们对会计有兴趣吗,以后会考虑做这方面工作吗?大家都纷纷摇头。我就很感慨,如果寝室里有个同学天天弹吉他,画画,你们会不会跟?大家陷入了沉默。

第二种解释是信息不完备,对于世界的运作规律缺乏认知。例如公务员体系是很复杂的,工作环境千差万别,很多工作也绝非大家想得那么轻松。

大家只知道公务员稳定,但并不了解自己接下来真正要做的工作。毕竟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日子早就过去了,很多公务员也是要经常加班的。公务员体系的评判标准可能不是KPI,但是比一般的外企、民企肯定都要复杂,内部的人际关系也很微妙。

所以我们总是容易过度悲观或者过度乐观,在经济下行时期过度悲观,而在经济繁荣时期过度乐观,对于长期过度悲观而对于短期过度乐观。

在过去,很多人为中国经济感到兴奋,津津乐道“新四大奇迹”,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

到了今天,四大奇迹仍然成立。世界上只有30余个国家有高铁,连澳大利亚这样的经济强国至今都做不到,印尼这样的人口大国才刚刚修成雅加达到万隆的第一条高铁,只有一百多公里,还是在中国的援助下建成。中国的基础建设优势并没有动摇。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这也是大家早就知道的。中国的出生率偏低,人口下降,面临老龄化的挑战。人口不是一两天多出来,也不是一两天少下去的。在过去经济繁荣时,几乎没人提到这些问题。但是在经济下行期,这些好像都变成归因的理由。

如果要对这些问题构建一致性的认知框架,或者俗称的“底层逻辑”,“世界观”什么的,我们就有必要学习一点经济学。

我们时常遭遇刮风下雨,或者遭遇40度高温,天气变化不会让我们惊慌失措。但每逢股市涨跌,经济波动,很多人就坐不住了。而经济学可以让我们稳定地看世界,增强定力,沉着冷静,这一点至关重要。人一生中的重大选择没有几个,应当学一点经济学,然后做好这些选择。


4.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虽然我是经济学教师,但是我信奉一句名言,“经济学家不可能教育一个人,市场会教育。”

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跟学生说过,“经济学并不能确保你投资成功。但假如你投资失败了,倒不妨回大学坐坐,我们一起用经济学分析一下你为什么失败”。在我做学生时就听过这个故事,当时只是把它当作段子。但是到了今天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因为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学并不是很重要,人们认为自己怎么做都能赚到钱。经济学也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能赚到钱,但重要的是赚到钱,而不是解释。而在经济下行期,人们怎么都赚不到钱,学不学经济学都一样。冷静下来的人们可以更为心平气和地看待经济学的解释。

我们可以从四个不同视角的学科展开讨论。首先是宏观经济学。对于经济周期的认识,这正是宏观经济学得以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就不会有凯恩斯主义,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宏观经济学。

同样的,如果经济周期消失了,经济只会持续增长而不会陷入萧条,宏观经济学也就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了。直至今天,经济学家仍没有能力解析经济周期的本质,连准确预测经济周期都做不到。

很简单,如果经济学家能预测到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就不会存在。1990年代初的时候,美国兴起电脑热,美国人都觉得依靠算法,自己已经摆脱了经济周期。事实证明,他们错了。我们后来都看到了1997年经济危机,2008年经济危机,后续还会有大大小小的各种危机。

所有危机都彰显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不足。我们并不满足于认出经济危机,还希望对它有更多认识,多少能有些预防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技术复杂、内核却还不够完备的宏观经济学。

图片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第二个学科是行为经济学。如果说宏观经济学是向外关注,那么行为经济学就是向内关注。我们学习经济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反思自己的人性弱点,扬长避短,作出符合自己人性的经济选择。

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很多普遍存在的人类认知偏误,有些可能是人类共性,无论男女老少都难以避免,而另一些则可能因人而异。

就以风险偏好为例,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个性。在前些年,股市还比较热的时候,很多朋友会做一些投资,但也有一些朋友坚持不买股票,甚至基金都不买。他们不愿意承受其中的风险,哪怕是很低的风险。

基本的风险-收益道理大家都懂,但冷静下来思考,有些人就是不愿意承担风险。这里面没有对错之分,就是每个人的个性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不一样,最后作出不同的决策。

而且同样是风险偏好,在面临不同事情的时候,表现也可能不尽相同。我观察到一些朋友平时做投资理财时很谨慎,但是做一些重大决策,比如买房,比如孩子读书选择等问题的时候,变得非常冲动,非常大胆地拥抱风险。

我们的生活固然受到宏观经济的总体影响,但也时时受到个人非理性行为的影响。非理性行为是人性的必然组成部分,无法压制,无法克服。

非理性冲动有时候会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回报,但有时候也可能摧毁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常常需要一套制度、一套框架来辅助我们作出重大决策。

例如经常有人会咨询专家,我是否应该买房,孩子高考是否应该填报某个专业。这种问题本质上跟明天会不会下雨是同类型的问题。也许专家抬头看看天,可以给你一个斩钉截铁的回复。

经济上行期,大家在乐观的同时对风吹草动保持警觉心态,这点很难做到。因为非黑即白地看待事物比从多面多元角度看待事物要容易得多。但是你必须保持短期的警觉让自己生存下来,这样才能看到长期的乐观结果。

而在经济下行期,我们可能会过度悲观,过度谨慎,从而错失长期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建议大家每隔一阵就想一想,自己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准不准。发现自己判断不准的话,是过度乐观还是过度悲观,往哪个方向偏?只有了解自己的行为偏差,才可能作出比较可靠的决策。

行为经济学还可以教会我们更多,值得大家自行探索。

图片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第三个学科是新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把国内外政治、国际关系、经济政策、社会法律政策等非传统因素纳入进来,在一个更复杂的背景下考察经济的变动。这也是近些年经济学非常热门的领域,它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有助于我们更为直接地面对真实世界。

近年来,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思潮的碰撞越来越激烈。以中国经济为例,一方面大家表示强烈感受到很多国家对于中国经济的恶意,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做生意越来越难。

另一方面,更多企业明确了出海的目标,哪怕再难也要想办法走出去,打开国外市场。我们在国外也更容易看到中国品牌,从手机到奶茶,从电商到汽车,无不如此。

所以今天的学者也更关心各国国家的内部政治。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和政治约束,而这些难以量化的东西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经济。我们关注经济与现实的关系,就必须把这些因素也都考虑在内。

图片
《小公女》

第四个学科是财务管理。这门学科太重要,但又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类知识。它在技术上不难,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要遵循基本的财务规律极难。

前面提及的金融思想家塔勒布有很多金句,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我得经常提醒自己,真正的独立思考者看上去可能像个会计。”知识分子都迷恋复杂理论,追求深刻,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却往往是最基础的财务知识。

前些年经济上行时期,有一些朋友投身创业,会跟我聊聊业务模式。我的第一反应都是,你们的财务呢?有没有计算过成本收益。

大家都对这种思维模式嗤之以鼻,因为大家追求的都是快速扩张,快速融资,都觉得财务管理最不重要。事后证明,凡是不重视财务管理的企业,最终很难做大走远。

做企业如此,个人亦是如此。我知道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自己一共有多少钱,每个月又会花多少钱。比如你有几张银行卡,信用卡里欠款多少,有哪些保险,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房贷多少,工资多少,年终奖多少,公积金多少,有哪些理财产品,有多少金银首饰。

要把一个人的财务状况梳理清楚绝非易事,甚至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是这对于个人又非常重要。一个人只有把身上的财务状况理清楚,才能合理投资,合理消费,坦坦荡荡地穿越经济下行期。

最后想以克尔凯郭尔的一句名言结束。克尔凯郭尔说,“你怎样信仰,就怎样生活。”如果确实存在一段“垃圾时间”,希望我们知己知彼,熬过去。

图片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和辉瑞中国联合出品的原创音频节目《学完这一课》第3期,有编辑删减。完整内容请至看理想App收听。


✏️ 💻

图片

图片

音频编辑:ruicen、小尹、jiajun
微信内容编辑:林蓝
封面图:《我们无法成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