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坛圣手 海上奇峰 | 一代文人画家吴湖帆

今年是吴湖帆诞辰130周年,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于近日推出“何谓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展首展“海上奇峰——吴湖帆诞辰130周年艺术展”,全面梳理吴湖帆的艺术成就。本文以此次展览为引,从技艺、修养、鉴藏、情怀等方面,挖掘吴湖帆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为公众呈现一个更加立体、多元的吴湖帆形象。

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为晚清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吴大澂嗣孙。他出生于吴门世家,传承优秀的江南文人绘画传统,1924年迁居上海,经由上海开放繁荣的都市文化熏陶,开创出现代中国绘画古典与时尚相结合的崭新风貌,形成典型的雅俗共赏的海派新风格,成为海上画坛当之无愧的一代领袖。

调和“南北”

生于苏州诗书簪缨世家的吴湖帆,自幼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少时起便有机会饱览历代名迹,成年后研习书画,尤以前人真迹为师。他初学戴熙,浸淫于“四王”,随后将目光调整至“南宗”系统的其他画家,先是吴历、恽寿平,继而明四家。通过反复研习,董其昌以“南北宗论”为核心的画学思想和创作实践逐渐成为吴湖帆关注的重点,他通过董其昌一窥前人风貌,探寻更遥远的宋元韵致。

为避战乱,吴湖帆于1924年迁居上海,凭借家传丰厚藏品及深厚国学修养,声名日显。1934年,吴湖帆受聘担任故宫文物审查委员,挑选出国展览的书画展品,使他有机会饱览五代、宋人真迹精品,也对他了解“北宗”的实际面貌有着极大帮助。自此,吴湖帆更加注重融合南北二宗长处,取北宗笔法而出南宗风格,自成一家。

1936年,吴湖帆以一幅华美奇幻的《云表奇峰》震惊画坛,其画风自此独树一帜,在海上画坛脱颖而出。繁华的海上都市文化拓宽了其眼界,他将传统士大夫的清贵之气与海上繁华之风相融合,逐步开创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貌。他摹古而不拘泥于古的创新思想成就了其个人画境的突破,成为继吴昌硕之后海上画坛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进入20世纪40年代,尤其是1945年后,吴湖帆的书画步入鼎盛期,他深入研究南北二宗的优点,形成了被称为“雅腴”的独特风格。其作品根基深厚、融合广泛、色彩感强、亲和力高,少了传统文人的清峻孤傲,多了新时代画家的平易近人。

20世纪50年代,吴湖帆笔墨变得更加简洁,风格也愈加轻松潇洒,他不再仅限于书斋创作,而是积极响应描绘现实生活的号召,题材多有创新。尽管吴湖帆从不远足,也不进行写生,但他通过纪录片、画报和摄影等途径,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国家新貌和现实题材的作品,开创出现代中国绘画古典与时尚相结合的崭新风貌。

图片

▲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国画) 吴湖帆 1960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通才达识

当然,吴湖帆的艺术创作不仅限于绘画,还包括填词、书法等多个领域,这些艺术活动与他的收藏鉴赏实践密切结合,并在他与各领域名家的广泛交游切磋中得到进一步拓展。这种多方面的艺术实践与交流,铸就了吴湖帆深厚而全面的功底与素养。

吴湖帆25岁时于常熟翁氏处获董其昌《戏鸿堂法书》,曲学大师吴梅见后赞赏不已,并题《南北合套曲》十首为应,这对吴湖帆产生了很大触动,因而爱好词曲。1924年迁居上海之后,吴湖帆与朱疆村、冒鹤亭、叶恭绰、吴梅、龙榆生、周鍊霞等诸同好聆谈词学。后来又搜读历代词集、结词社,拾昔贤句读以成唱和,渐渐步入词的创作之境。

以词滋养笔墨,吴湖帆的绘画,可谓“词中有画,画中有词”。作品如《风娇雨秀》《雾障青罗》等,或以词题画,画因有题而更加增色;或画词成图,将词的意境、感情融入画中。吴湖帆的词主要学宋代婉约派词人周邦彦吴文英,对婉约派词意的追求与吴湖帆书画中那种缜丽丰腴、清隽明润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较绘画风格的探索由今而古,由“四王”上溯宋元,吴湖帆在书艺上的进取方向则完全相反。早年习字多以篆籀为主,后师欧阳询书法数年,自学董其昌画后,便转师其书法,1924年,购得赵佶《楷书千字文》卷后,转而师法赵佶,多以行楷为主,绘画有不少卷前题字也有瘦金书的模样。20世纪40年代,吴湖帆得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帖》真迹,其书法开始向米芾的绝尘与痛快之风靠近。由此,吴湖帆书法呈现出的面貌兼具宋徽宗赵佶的清瘦与米芾的洒脱。20世纪60年代起,吴湖帆临习怀素草书《自叙帖》,受其大气磅礴的气势感染,跳出了长期以来为自己设置的平静且略带矜持的创作心境,其在绘画上也向苏轼、赵孟頫枯木竹石及大写意“无法之法”拓展,这是吴湖帆书法和绘画风格在晚年臻于化境的最后一次转变。

鉴赏治学

吴湖帆的收藏积淀有三大来源:祖父吴大澂、外祖沈树镛、其妻潘氏家族,另有其自己的鉴定收购或交易所得。

吴大澂生前就希望其孙吴湖帆能继承先辈遗志,弘扬家学,将家中的书画、青铜器等文物托付给吴湖帆,成为其后来收藏载体——“梅景书屋”的一部分。1915年即吴湖帆与其妻潘静淑喜结连理之年,吴潘夫妇分别将各自家传书画文物汇于梅景书屋,二人志同道合,购藏热情与日俱增,规模亦日趋庞大。

吴湖帆的碑帖拓本藏品中,以“既丑且美”的《隋常丑奴墓志》及《隋美人董氏墓志》为名品。书画藏品多达500余件,其收藏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创作,这使得梅景书屋的书画收藏有明确取舍与重点,丰富的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清初六家等南宗藏品为其一大特色,成为吴湖帆赖以创作的基础。

梅景书屋的鉴藏活动使吴湖帆获得了鉴定“一只眼”的美称。1934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就征集择选文物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成立“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委员会”,邀请吴湖帆为书画审查委员之一。其间,吴湖帆大量目睹亲鉴唐宋元明诸名迹,针对此次文物甄选工作,并有手稿《目击编》《烛奸录》。

吴湖帆鉴定书画亦创作书画,两者相辅相成,他曾发现、收藏、研究并临写了《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收藏是吴湖帆品赏与感悟的实物来源,鉴赏治学是他深入传统真髓的必经之路,创作则是他承古融今、表达自我的抒发途径。与同时代其他书画家相比,他对传统的认识更为深刻、审察更为精细,且具备融汇南北宗的广度,凭借不断钻研且时能自我否定之精神开展其一生的鉴藏活动。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