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 | 红山文化命名70年:发现与发掘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为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之一,自1954年命名以来,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

图片

70年来,红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先后调查和发掘了西水泉、蜘蛛山、四稜山、胡头沟、东山嘴、牛河梁、那斯台、小东山、兴隆沟、草帽山、魏家窝铺、田家沟、半拉山、马鞍桥山、彩陶坡等一系列遗址,红山文化的内涵、年代、分期、分布等问题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图片尹达

图片

● 1954年,尹达先生根据梁思永先生的建议,在其《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正式提出红山文化的定名,指出红山文化是北方细石器文化和中原彩陶文化结合的产物,对于研究长城以北和以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相互关系问题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图片

严文明先生(后排右一)赤峰实习期间留影

● 1956年,裴文中、吕遵谔、严文明先生等对红山遗址群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复查发掘,纠正了日本学者的错误认识。

● 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现赛沁塔拉村民采集到1件C形碧玉龙,随后上交给翁牛特旗文化馆,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

图片

● 1973年阜新文化局、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胡头沟墓葬进行了发掘,在墓葬之上揭露出一处大石圆圈和排列有序的彩陶筒形器群,另在该墓葬南侧清理出另一座随葬玉器的多室石棺墓,这是首次确定的红山文化玉器墓。

● 1979年5月,辽宁开展全省文物普查试点,在大凌河流域的喀左县东山嘴村发现一处大型石砌祭坛遗址。1982年,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再次发掘,累计揭露面积2250平方米,发现石砌建筑基址多处,有明确的分布与布局,且出土多件陶塑孕妇像,表现出了明确的祭祀性质。这是首次科学发掘确认的红山文化祭祀建筑群遗存,对于了解红山文化时期的祭祀观念与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东山嘴遗址祭坛

● 1981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文物普查中再次发现并确认牛河梁遗址。自1983年起,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正式对该遗址多个地点展开发掘工作,1983年进行试掘,确认1981年发现的第二地点为积石冢性质,并发现女神庙遗址、多处积石冢群及一座方形广场的石砌围墙遗迹,确认牛河梁主要为红山文化遗址群。

图片

牛河梁遗址女神庙

图片

牛河梁遗址女神像

牛河梁遗址的发掘,不仅使得红山文化玉器群得到科学确认,更是引起了学术界有关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大讨论。苏秉琦先生依据牛河梁坛、庙、冢的发现,提出著名的“辽西古文化古城古国”理论,大大提升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与探索中的地位。

● 2001、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发掘了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该遗址包含三个地点,其中第二地点为红山文化晚期中型环壕聚落,与牛河梁遗址上层积石冢年代相当,不仅填补了红山文化晚期居住类遗存发现与研究的空白,还代表了红山文化晚期聚落居住与祭祀功能共存的新形态,对于这一阶段的社会复杂化与文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示意义。

● 2012年,在对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进行测绘时,发现人像残件,随后进行了调查与清理,最终完整复原一件目前形体最大的红山文化晚期整身陶人像。

图片

兴隆沟第二地点出土陶人

● 2008年,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赤峰市红山区发现魏家窝铺遗址,经复查与勘探,确认其为一处红山文化环壕聚落。2009~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先后对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15320平方米,清理房址114座、灰坑219座、壕沟3条及灶址15座。这是目前发掘面积最大的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出土陶器、石器、蚌器、动物骨骼等大量遗物。

图片

魏家窝铺遗址2010年发掘区

● 2010~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联合对通辽市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进行了五次考古发掘,累计发掘总面积8200平方米,清理房址78座、墓葬14座、灰坑57座、环壕2条,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及蚌器千余件。在近20座房址中发现了部分或较完整的房屋顶部木质结构遗存,再现了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的构筑框架,在国内、外同期的考古发现中极为罕见。

图片

哈民忙哈遗址房址

● 2016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龙城区博物馆联合发掘半拉山遗址,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78座、祭坛1座和祭祀坑29座,出土玉器140余件及造型各异的石雕人像、陶塑人像等重要遗物。

● 2022~202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河北省平泉市东山头积石冢进行了发掘,揭露红山文化晚期早段祭祀遗址一处,发现了以石块和垫土构筑的上下相叠的三层祭祀遗迹,各层主体以外分布有圆弧形石堆、长方形石堆、石棺墓、燎祭遗存、灰坑等。通过勘探在下层垫土下发现了10余座积石冢石棺墓,在东南部区域发现有环壕,推测遗址应由祭祀区和生活区两部分组成,年代、文化特征与牛河梁遗址相当。

图片

东头山遗址祭祀遗迹

2023年,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管理所对郑家沟积石冢进行了发掘,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塔儿村乡郑家沟村西北坡地上,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发现人骨埋藏点30余处、祭祀坑20余处。出土器物150余件,其中玉器50件,包括玉猪龙、三联璧、玉鸮、玉环、玉斧等红山文化典型器物。初步判断郑家沟遗址为一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遗存。

图片

郑家沟遗址航拍图

图片

郑家沟遗址出土玉器

● 2022~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松山博物馆等联合对赤峰市松山区彩陶坡遗址进行了发掘,共清理红山文化房址22座,其中1座小型房址内发现蚌塑龙,这是首次发现的红山文化蚌塑龙形象,进一步丰富了有关红山文化龙形象与龙图腾崇拜的认识。

图片图片

彩陶坡遗址出土蚌塑龙
记者:程   路、王   乐

编辑:敖   琳

审核:岳   楠

监制:和   岩


声明:奔腾融媒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奔腾融媒 新闻广播》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