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75个营口瞬间丨“农”墨重彩绘“丰”景

图片

图片

【开栏话】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75年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书写着中国西海岸的沧桑巨变。75年是一曲激昂奋进的交响乐,奏响着辽河儿女拼搏奋斗的凯歌。


欣逢新中国75周年华诞,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逆向而行,徜徉于75年的岁月长河,从一张张泛黄的报纸上,撷取下记录时代的珍贵瞬间,结集成“册”,以飨读者。


金秋时节,蟹肥稻香,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抚今追昔,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产”融合发展,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今天,让我们用75张新闻照片回顾75年间营口农村大地上所呈现出的壮阔“丰”景。



1

图片《营口日报》1957.8.31

1957年8月8日,我市欢送第一批中学毕业生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这是在前进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生产劳动的周蕴丽和孙爱娟正在采摘茄子,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
2

图片

《营口日报》1957.12.17

1957年,为了争取农业丰收,郊区路南乡根据实际,制订了起黑土、建公共厕所、从市内拣散粪等12项积肥措施。这是社员们正在起黑土。
3

图片

《营口日报》1957.12.19

1957年,郊区路南乡新建一座小型水闸。水闸建成后可以灌溉300亩园田和新开垦的40亩稻田,并能降低1000亩旱田的旱灾威胁,同时能阻挡下游潮水倒灌,防止耕地碱化。这是社员正在安装闸身基石。
4

图片

《营口日报》1958.9.27

1958年9月,郊区农场乡社员为了让城市居民能吃上新鲜蔬菜,正在积极修建温室。
5

图片

《营口日报》1959.9.18

上世纪五十年代,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悉心培育了33个苹果新品种,这些新品苹果具备色泽鲜艳、果肉细紧、酸甜适口、丰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这是1959年秋,工作人员正在做新品种苹果发育调查。
6

图片

《营口日报》1959.7.18

1959年,盖平县的西瓜种植面积达800亩,当年出产的西瓜以个大、皮薄、水分足、味道甜的特点畅销东北各地。这是盖平西瓜大量上市时的情景。
7

图片

《营口日报》1959.8.4

1959年,盖平西站农场试种的16.6亩冬小麦平均亩产达202公斤,打破了营口地区不能种冬小麦的惯例。这是验收小组正在给冬小麦过秤。
8

图片

《营口日报》1960.7.12

1960年,我市组织2万多名企事业单位职工到农业生产一线,帮助农民突击完成夏收、夏种。这是支农大军列队登船时的情景。
9

图片

《营口日报》1961.4.25

1961年盖平县熊岳公社黄旗大队社员及早动手管理果树。3月初,全队2.56万余株果树就完成了剪枝,5万多堆粪肥也全部送到果树下。这是社员们正在为苹果树松土施基肥。
10

图片

《营口日报》 1962.7.26

1962年7月,盖平县太阳升公社张屯生产大队种植的西瓜获得了好收成。这是社员们正将西瓜挑往公路边,准备运往外地。
11

图片

《营口日报》1963.6.5

1963年6月5日,省农业厅和民航局派出一架安二型飞机在熊岳地区上空进行灭虫试验,一天半时间飞行17架次,作业面积达3400亩。喷洒农药后的果园里,果树叶片和果实上的着药率达80%—90%。这是工作人员正往飞机上装药液。 
12

图片

《营口日报》1964.7.9

1964年5月,盖县太阳升公社何屯大队组成的“青年建设队”,只用1个多月时间就在荒山上开垦出10余亩梯田。
13

图片

《营口日报》1965.10.23

1965年,郊区路南公社欢心甸大队社员将蔬菜去根、打叶,按等级捆装后,运往市内销售。
14

图片

《营口日报》1966.2.23

1966年,郊区柳树公社聂家大队积极发展编织副业,这是大队干部到社员家验收席子。
15

图片

《营口日报》1966.4.8

1966年,营口县苇子峪公社椴木沟大队组织社员上山栽植桑树。
16

图片

《营口日报》1968.7.15

1968年,郊区路南公社马圈子生产大队在盐碱地上种植的蔬菜喜获丰收。这是社员们正抓紧采摘蔬菜,准备运往市内。
17

图片

《营口日报》1969.6.6

1969年,盖县鲅鱼圈公社海星大队毛虾捕捞获得丰收。这是渔民们正在精心筛选毛虾。
18

图片

《营口日报》1970.3.9

1970年,盖县芦屯公社组织专业机械化打井队到各生产队为农户打深井。机械化打深井速度快、质量好,还不受石硼岩层的限制,解决了多个旧法打井无法解决的难题。
19

图片

《营口日报》1971.11.13

1971年秋收过后,盖县高屯公社高屯大队发动群众平整土地,积极备耕。
20

图片

《营口日报》1972.12.19

1972年,营口县水源公社农民战胜自然灾害影响,夺得水稻丰收。这是胜利大队农民踊跃把好粮卖给国家。
21

图片

《营口日报》1973.7.20

1973年7月,参加营口县三道岭水库建设的当地群众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力争水库提前竣工,早日受益。
22

图片

《营口日报》1974.9.2

1974年,营口县高坎公社五养繁殖场充分利用水坑、水沟,养殖从南方引进的水生植物绿萍,为发展淡水养殖提供了大量青饲料。这是养殖场职工正在收获绿萍。
23

图片

《营口日报》1975.2.18

1975年2月4日,营口地区遭遇强烈地震。营口县虎庄公社广大社员重整家园后,就立即投入备耕生产。
24

图片

《营口日报》1976.3.16

1976年春,营口县高坎公社广大社员积极开展备耕生产。这是东昌大队社员正在打迎风障子。
25

图片

《营口日报》1977.11.11

1977年郊区路南公社崔家席坊大队农民为了让城市居民在淡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积极开展种植试验,培育辣椒新品种。这是社员们在蔬菜大棚里采摘辣椒。
26

图片

《营口日报》1978.6.7

1978年,盖县九垄地公社大房身大队实现机械化施肥。这是社员用液体施肥器给玉米追施肥料。
27

图片

《营口日报》1979.7.25

1979年春,盖县九寨公社丁屯三队自筹资金修建方塘,分两级导水,经900米管路引水上山,实现了果树全部滴灌。
28

图片

《营口日报》1979.10.13

1979年,市农机科研所积极开展技术研发,这是他们改进的“东风—5”联合收割机,正在进行水稻收割试验。
29

图片

《营口日报》1980.9.17

1980年,盖县团甸公社良种场葡萄园由日本引进的巨峰葡萄,已培植出1.5万棵,600棵已到产果期。这是女社员在剪摘巨峰葡萄,准备上市。
30

图片

《营口日报》1981.10.12

1981年,盖县的熊岳、杨运、陈屯等公社苹果丰收,社员们踊跃向国家交售苹果。这是熊岳果品收购站院内,运送苹果的车辆络绎不绝。
31

图片

《营口日报》1982.3.4

1982年,在全市生猪生产收购工作会议上,我市对向国家交50公斤蛋或20头肥猪的社员授予奖状,并奖售永久牌自行车一辆。
32

图片

《营口日报》1983.1.22

1983年,富裕起来的盖县东部山区农民纷纷拴车买马,牲畜市场格外兴旺。万福牲畜集市每逢集日,赶集的农民最多时达2万多人,成交牲畜3000多头。
33

图片

《营口日报》1984.3.10

1984年初,盖县鲅鱼圈乡望海寨村渔民积极备海,所置办的船只、网具较往年明显增加。
34

图片

《营口日报》1985.12.8

1985年营口县高坎镇连续第三年粮食产量超亿斤。这是农民正积极向国家交售粮食。
35

图片

《营口日报》1986.6.10

1986年上半年,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劳动模范、营口县虎庄镇养猪能手傅艳霞已售出仔猪200头,创历年最高纪录。
36

图片

《营口日报》1987.7.20

1987年,营口县高坎镇前中村的农业技术员来到试验田里,向农民讲授水稻田间管理知识。
37

图片

《营口日报》1988.9.8

1988年,有“葡萄专家”之称的营口县官屯乡顾山村葡萄种植专业户李文忠,培育的优质品种葡萄喜获丰收。
38

图片

《营口日报》1989.6.2

1989年春,老边区老边乡双河村朝鲜族农民面对干旱的不利影响,边泡田边插秧,确保不误农时。
39

图片

《营口日报》1990.9.12

1990年秋,营口县水源乡新建村“国家丰收计划实验田”里的水稻呈现一派丰收景象“新建村水稻模式化栽培标准”也在全县推广。
40

图片

《营口日报》1991.8.17

1991年8月初,盖县团山乡光辉渔港竣工投入使用。这是数百艘渔船正停泊在码头准备出海作业。
41

图片

《营口日报》1992.4.17

1992年春,盖县归州满族乡组织人力开垦荒山,建造万株果园。
42

图片

《营口日报》1993.10.18

1993年6月,盖州市九寨镇为解决水果旺季滞销、价格下跌等问题,集资11万元建起一座贮藏量10万公斤的水果冷库。到当年10月,这个冷库已贮藏并销售出水果60万公斤,因水果销售价格有保证,提高了当地果农发展水果生产的积极性。
43

图片

《营口日报》1994.10.15

1994年初,盖州市九寨镇五美房村王会谦等几户农民,从北京引进高棵棉籽育种,虽遭受自然灾害影响,但长势仍然很好。
44

图片

《营口日报》1995.1.21

1995年,大石桥市百寨中学根据山区特点开办技能教育课,将果树移到了课桌前。学生们在学习文化课之余,掌握了劳动技能。
45

图片

《营口日报》1996.2.10

1996年年初,大石桥市高坎镇与营口复印机有限公司联建的营口万达畜牧有限公司,肉食牛存栏数已增加到200头。由于选购世界上优质牛种——日本和牛,肉牛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
46

图片

《营口日报》1997.9.29

1997年秋,我市在大石桥市虎庄镇举行玉米机械化收获演示。旱田收获机械化是我市实现农业作业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开展玉米机收填补了我市农业机械化的空白。
47

图片

《营口日报》1998.9.25

1998年9月,市农科所研制的新品种旱作稻丰收了。旱作稻可在果树下、葡萄架下种植,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既节水、节能,又解决了种果树农民吃细粮难的问题。大石桥市永安镇农科站站长介绍说:“旱作稻抗旱能力强,这块地今年只浇一次水,亩产可达千斤。”
48

图片

《营口日报》1999.9.28

1999年9月,盖州市归州大桃市场热闹非凡。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盖州市归州镇政府把桃子生产作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年产桃1500万公斤,品种达30多个,“归州桃”远销全国各省和俄罗斯,归州镇也被称为东北第一桃乡。
49
图片

《营口日报》2000.8.25

2000年,面对多年不遇的旱情,盖州市安平乡积极开展自救,共打水井320眼,灌溉果树15.6万株、农田2000亩。这是旱灾过后,小河子村果农正在收获丰收的葡萄。
50

图片

《营口日报》2001.11.14

2001年,盖州市榜式堡镇在原有30多家丝绢企业的基础上,又建厂10多家,产品进一步占领了国内国际市场,农民收入也大幅提高。这是丝绢企业生产厂车间一角。
51

图片

《营口日报》2002.5.15

2002年,市水产增殖站在培育好传统品种中华对虾苗和中华绒鳌蟹苗的同时,又培养成功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品种南美白对虾苗。这是在水产养殖专家的指导下,培育基地大面积应用健康育苗技术。
52

图片

《营口日报》2003.7.26

2003年,我市坚决贯彻省政府规定,加强海蜇资源保护。在开捕期前,实行船网分离,人船分离,渔船属地管理,责任到人,工作到人。这是渔船停泊在渔港码头,等待开捕令下达。
53

图片

《营口日报》2004.10.18

2004年10月17日,首届辽宁营口盖州苹果文化节暨二台农场御佳牌红富士苹果推介会,在盖州市二台农场牌坊店村鑫源山庄举行。
54

图片

《营口日报》2005.9.13

2005年9月9日,七八百名农民受邀到大石桥市水稻良种场2000多亩种子田里选稻种。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销售举措,颇受欢迎。
55

图片

《营口日报》2006.9.26

2006年,大石桥市黄土岭镇农民利用资源优势,大力进行农业产业化调整,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积极种植中药材五味子。这是农民正在新栽的五味子地里锄草。
56

图片

《营口日报》2007.10.18

收割机收割水稻省时省力,越来越受到农民欢迎,这是2007年秋,一台收割机正在大石桥市虎庄镇的稻田里作业。
57

图片

《营口日报》2008.10.21

截至2008年,盖州市拥有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家,初步形成了柞蚕、水果、水产、绒山羊、瘦肉型猪、菜葫芦、蔬菜、奶制品、肉食鸡、花卉十大产业链,发展订单农业22万亩,带动农户12万户。这是盖州市鑫源养鸡专业合作社,2008年存栏5万只蛋鸡,可年产鲜蛋450吨。
58

图片

《营口日报》2009.9.1

2009年8月31日,市科协邀请以色列果菜种植专家来到我市,给果菜种植户传授辣椒、蕃茄、黄瓜等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这是以色列果菜种植专家在老边区柳树镇东岗子村,为种植大户现场指导种菜技术。
59

图片

《营口日报》2009.12.18

2009年12月18日—20日,营口首届农业博览会暨农商对接会举行。150多家参展单位和150多家慕名而来的采购商达成场内销售额407.3万元,52家参展企业与采购商签订采购协议书,协议额达1.21亿元。
60

图片

《营口日报》2010.11.10

2010年,大石桥市旗口镇长屯村一温室大棚内,我市第一套温室大棚自动气象站投入使用,该气象站可进行大棚内温度、湿度、地温、总辐射、光和有效辐射、二氧化碳浓度等项目的监测,监测数据可通过建设在大棚外的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同时通过GPRS传输至市气象局,以便业务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更好地进行农业气象服务,提高气象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61

图片

《营口日报》2011.9.22

2011年9月20日晚18时,盖州市西海村又迎来了一批待加工的海蜇。在加工地点,许多周边农户参与到了紧张的海蜇加工中。当年,“营口海蜇”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62

图片

《营口日报》2012.8.13

2012年8月3日至4日,受2012年第10号台风“达维”影响,盖州市迎来百年一遇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农田被淹,盖州市积极组织生产自救。这是团甸镇调动大型机械设备在农田一侧挖沟排水。
63

图片

《营口日报》2013.9.27

2013年秋,盖州团山办事处张漠洛村陈强夫妇正在自家大棚里收割菠菜。上一年,陈强家的农田被淹。在当地政府组织下,他和村民们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今年种植的蔬菜喜获丰收。
64

图片

《营口日报》2014.9.29

2014年9月24日下午,我市首个家庭农场——位于大石桥市石佛镇的洪仁家庭农场,水稻喜迎开镰,也刷新了10年来我市水稻最早开镰纪录。
65

图片

《营口日报》2015.9.22

2015年,盖州市梁屯镇富辰西瓜专业合作社另辟蹊径,大胆尝试让一棵西瓜秧苗结两个瓜的新技术。西瓜单体变小了,更加适应市场需求,产量、收入提高了两成以上。
66

图片

《营口日报》2015.3.17

2015年年初,营口地区第一家蓝莓种植基地——位于大石桥市的营口惠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暖棚内,8000株蓝莓长势旺盛。
67

图片

《营口日报》2016.2.3

2015年,大石桥市黄土岭镇红峰村村委会牵头成立辽宁鹿麒麟合作社,开始养殖梅花鹿,到2016年2月,已有300多户会员入社,盈利约300万元左右,拥有梅花鹿1700多头。
68

图片

营口新闻微信公众号2017.10.24

2017年,老边区柳树镇东岗子村集中种植450亩小油葵。小油葵既可榨油又可观赏,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还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69

图片

营口新闻微信公众号2018.8.20

盖州市东城办事处线沟村是辽南地区“十八号”桃最大的生产基地。2018年8月18日上午,东城办事处举办首届“十八号”桃丰收节,并开展“桃王”竞选活动。最终,线沟村桃农徐新奎选送的“十八号”桃以单个500克的重量勇夺第一名,成为年度“桃王”。
70

图片

营口发布微信公众号2019.9.19

2019年9月19日,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中国营口海蜇节开幕。会上,营口被授予“中国海蜇之乡”的称号。
71

图片

营口新闻微信公众号2020.10.30

2020年,“大红袍李子”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大石桥市周家镇汤家沟村是全省乃至全国大红袍李子的主要交易集散地之一,“大红袍”李子年产量可达60万公斤。这是汤家沟村村民正从冷库中运出待售的李子。
72

图片

2021年春,盖州市卧龙泉镇义和村的大红袍李子产业园,利用李子树下闲置空地发展立体种植,套种大叶芹、小叶芹、花尖、猴腿、蒲公英等山野菜50亩。
73

图片

2022年春,曾经的营口盐场盐滩上,已栽上嫩绿的秧苗。营口国丰农业生态有限公司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一系列创新技术推进盐田复垦项目,经过两年的改良,这片土地已达到可耕种质量标准。
74

图片

2023年12月15日,首届中国营口•东北大米节暨国际米食味(营口)品鉴赛在大石桥市举行。这是品鉴赛上,评委组专家对来自全国500余个品类的参赛米样进行打分。
75

图片

2024年9月22日上午,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辽宁省主会场暨盖州市葡萄产业发展大会启幕。活动以葡萄为媒介,全面展示盖州市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共促乡村振兴。活动现场共分为农业精品展区、农副产品展销区、盖州葡萄品鉴区、第一书记展区和金融助农等九大展区,80多家参展单位亮出家底,助力乡村振兴。


在此,向记录伟大时代的新闻人表示敬意!

摄影:宋大炜、才集广、聂扬生、延之、王圣元、刘非、郭作昌、苗德洪、贾东平、肖莹、李静岚、高相、于广海、丁世光、王英华、王银峰、缪学丰、王巍、郭文斐、何维刚、曲世昌、姜姗、宁静、刘舒、王友禄、张宝全、魏家鹏、王萌、张精兵、付宇晴、程靖雅、崔玺。因不同时期的报纸作者署名方式不同,有遗漏的拍摄者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