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旧闻里的两岸故事

图片
图片

207.旧报旧闻里的两岸故事

图片

《台湾日日新报》1909年8月25日剪影 陈冬挺提供


《台湾日日新报》1909年8月25日以《拔乎其萃》为题报道:“此次闽省姚提学考取拔贡,首场揭晓。台湾人入彀者,一为鹿港蔡中翰谷元令郎,取列泉州府晋江县(学)第一名拔贡生,一为同地施捷修孝廉菼次公子,取列晋江县学第二名拔贡生,一为台南安平徐明经元卓少君徐屏山,取列漳州府龙溪县学第一名拔贡生。诸三子者,家学渊源,梓乔济美。或在禾岛分执教鞭,或在榕城肄业师范,俱皆出类之英。奚愧空群之目,不日优榜再发。踵武有人,科名佳话,洵足为台岛增光也。”这条旧报旧闻故事多,容我一一道来。

故事一:1909年的拔贡考试
1905年,清廷下了一道“罢废科举”的诏令:“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乡试和会试分别是考取举人和进士的考试,岁试和科试分别是对在学生员即秀才的年度考试和资格考试(获取参加乡试资格的考试)。从岁试、科试、乡试到会试,也就是从秀才、举人到进士的进阶考试一律叫停,古老的科举制度便刹了车。然而,“罢废科举”的诏令并未叫停拔贡考试,刹车后还有惯性呢。拔贡是五贡(拔贡、岁贡、优贡、恩贡、副贡)之一,岁贡、优贡和恩贡的选拔依据是在学考试的名次,副贡(乡试副榜举人)根据的则是乡试名次,拔贡考试则是专门举办的考试。拔贡考试本是从秀才选拔贡生之一途,岁试、科试、乡试停止后则是唯一的从秀才到贡生的考选进阶之途。拔贡每十二年凡一举,逢酉年而行之。1909年为己酉年,福建提学(又称提学使。1905年清廷裁撤各省提督学政,改设各省提学使)姚文倬又忙起来了。他到全省各地主持拔贡考试,第一场便是考取泉、漳二府的拔贡。1909年的拔贡考试,全国各省的提学和秀才(包括在福建进学的台湾秀才)都有点忙。

故事二:台胞回籍考取功名的荣耀
我在中国评论新闻网写过《台胞漳州进学记》,讲了邱缉臣“壮犹首试,旋贡成均”(成均指国子监,贡成均即贡于成均,当了贡生也)的故事。邱缉臣是台湾嘉义县人,1895年被迫离台回籍,以壮岁之龄(36岁)从考取秀才的“童生试”胜出,取得秀才的功名,接着又取得贡生功名。取得功名是光宗耀祖、荣及家人乡人的事。上记《台湾日日新报》的旧报旧闻里,又有台胞回籍考试的若干科名佳话:1.“鹿港蔡中翰谷元令郎”、鹿港“施捷修孝廉菼次公子”“台南安平徐明经元卓少君徐屏山”,都是1895年“割台祸起”后离台回籍,先考取进学资格、亦即考取秀才功名,又于1905年“罢废科举”后参加最后一次拔贡考试(1909年),考取贡生功名的幸运者;2.“鹿港蔡中翰谷元令郎,取列泉州府晋江县(学)第一名拔贡生”,蔡谷元是台湾进士蔡德芳之子,本人是清光绪乙酉科(1885年)拔贡,及蔡谷元“令郎”考取“泉州府晋江县(学)第一名拔贡”,老蔡家又添了“贡元”和“父子拔贡”两桩科名佳话;3.“台南安平徐明经元卓少君徐屏山,取列漳州府龙溪县学第一名拔贡生”,明经是贡生的别称。这样,老徐家也添了两桩科名佳话:“徐明经元卓”与其“少君徐屏山”是“父子贡生”,徐屏山则是“贡元”。

故事三:在台湾“保护良民”的好人
“施捷修孝廉菼”即施藻修。1888年彰化发生“倡乱围城”的施九缎案时,他是彰化县学廪生。时任彰化县学教谕的周莘仲于事件发生后冒险“自城西南隅缒而下”,面劝倡乱者,事后又阻止官军进攻二十四庄居民的过激行为。周莘仲为“保护良民”而被诬通匪,施藻修也涉嫌同案、涉嫌“徇隐庇匪”而遭清廷下令“斥革拿办”。这位在台湾保护良民的好人,在闽、台两地官、绅、民的保护下终于避祸脱险,回籍后还中为举人,其“次公子”在1909年当了拔贡,人咸谓好人善报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图片
图片

主播介绍


图片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播讲者,文史功底深厚。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独立创作并播讲的评书作品有《海魂国殇》《血色苍穹》《铁流河山》《饮马天竺》《忠义沈炼》《荣华富贵》,并播讲经典评书《三侠五义(权谋版)》《水浒传》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联结两岸》,收录了作者2020年至2022年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2篇文章,是继其《话说两岸》《顾盼两岸》后的又一札记结集。

图片


《联结两岸》延续作者一贯的“学术段子”写作风格,在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看来,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史学术中“掌故札记”体例的最好传承,并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之语评价:“读之窃叹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让我们通过单田芳先生弟子肖璞韬的评书演绎,结合《联结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进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