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戴平:“火种”被点亮,热血正燃烧

上海淮剧团创作的大型红色历史题材剧《火种》,自2022年首演以来,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和专家关注。这是一部闪耀着时代生命力的佳作,主题厚重、故事感人,表演悲壮、淮味浓郁,舞美出色,激发了革命精神和凛然正气。在成功演出30多场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听取意见,主创人员反复修改,今年国庆期间,重新上演。这台戏,我看了三次,见证了它一步步打磨提高的过程,很高兴,也很感动。

图片


大幕一开场,在工人夜校的黑板上,书写着“共产党宣言”五个大字。这五个大字就是播下火种。教员秋丹是党的形象的代表。秋丹启示工人不信天不信命,要靠自己改天换地。工人们逐渐明白,只有在共产党带领下,勇于斗争,才能过上好日子。秋丹是一粒火种,点燃了工人对未来的希望。

该剧由龚孝雄、魏睿编剧,何艺光执导,同时汇集了李学峰、曹勤升、秦文宝等多位业内实力派艺术家加盟。主要演员由邢娜、王琴、张闯、赵国辉、邱海东、刘永华、陈继云七位国家一级演员,和陆晓龙等多位优秀青年演员共同担纲,演员队伍阵容强大,群星璀璨。

淮剧《火种》以1926—1927年间发生在上海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为题材,写的是产业工人的故事。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上海是中国工业和产业工人最早的聚集地,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是上海独有的革命历史故事。《火种》以工人阶级渴望成为城市主人的独特视角,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的主题之问。主题设定和时尚化表达,演员的出色表演,满台的青春力量,使这出淮剧以独特的态势出现在上海舞台上。 

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1927年春,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在周恩来等人领导下,80万工人浴血奋战,取得了最终胜利,建立了自己的民主政府。尽管时间不长,但革命的火种从此燎原。这次胜利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为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个宏大的革命历史题材,也是戏曲创作的难题。淮剧《火种》的成功,让我看到上海淮剧团的志气、勇气和智慧,利用自身优势,举全团之力,实现了创作资源上的最佳配置,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图片

淮剧《火种》的创排,在遵循戏剧创作的规律上,将戏曲的程式化和生活化巧妙结合,以小见大,通过写小人物的成长、写普通人家的变故,来映射历史大变革。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俱佳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淮剧。我认为,这部作品将会在淮剧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历史当被铭记,精神必将永存。剧中,个体与群体、穷人与革命、工人与党的关系,以及主人公火凤的成长,都得到富有层次的表述。作品反映的是工人群体,其中又突出了火凤、苏长海、方辣子等人的形象,以及工人之间的帮扶与支撑。为了救长海出狱,工友们主动凑钱,甚至要去借高利贷救人,工人群体的自觉性、集体性、正义感和斗争性,形成了上海产业工人的鲜明特征。

有资料记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100多万产业工人,大多来自苏北里下河地区。比如码头工人、纱厂女工、印刷工人、发电厂工人、人力车夫等。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靠出卖劳动力取得微薄的报酬,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是“滚地龙”,干的是牛马活。但他们抱团合力,渴望改变现状,渴望能有尊严地活着,革命意志最强烈。因此,用淮剧来讲述上海产业工人的革命斗争故事,塑造当年的上海工人形象,艺术气质上是非常贴切的。


《火种》是一部不一般的淮剧。它体现了上海淮剧团开掘当地革命历史资源的责任担当和大胆尝试。《火种》自2022年10月首演以来,经历了三次大改,小改无数,精益求精,在淮剧表现现代红色革命题材方面,积累了许多可贵的成功经验。

工人阶级斗争的故事用传统戏的演绎方式,显然有其局限性。因此,该剧融入了大歌剧、音乐剧的表演手法,但唱腔却是正宗的淮腔老调。剧本的主题,有主题曲作了鲜明而艺术的说明:“是你点燃了一座城,用你点燃了一盏灯。灯火照亮了夜行的路,温暖融化了千年的冰。是我愿意做这颗火种。唤醒痛,唤醒恨。我愿意做这颗火种,传递光和热,追逐太阳飞奔。”上海淮剧团点燃了“火种”,又点亮了整个舞台,传递光和热,追逐太阳飞奔。

该剧的主演是国家一级演员、白玉兰奖获得者邢娜。她饰演的火凤一角,从一个普通的从苏北来沪的丝厂女工,一个善良的妻子、怜子的母亲,逐步觉醒成长为工人武装运动的骨干,并最终为理想献出生命。这个角色的难度,超越了她以往创造的全部角色。邢娜的倾情表演,大段的演唱和舞蹈,帮助她站上了淮剧舞台的高点。

邢娜,真行哪!她从江苏盐城鲁艺戏校毕业,进入上海淮剧团已有26年。她形象俏丽,嗓音甜美,刚到团里不久,就主演了小戏《鸣凤之死》,并同名角梁伟平搭档演了《夫差与西施》,一位出色的青年演员初露头角。邢娜20多年来主演传统戏《珍珠塔》《白蛇传》和《寒梅》《浦东人家》等新戏,都以用心动情的演唱,获得好评。11年前,她被借到江苏涟水淮剧团,主演《莲子》,花开墙外,获得白玉兰表演主角奖,并被评为一级演员。

图片

淮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筱文艳2004年正式接受邢娜为关门弟子。有了名师手把手的指点,邢娜更加一飞冲天。邢娜热爱淮剧,遵循“戏比天大”的原则,把自己的生命与淮剧融为一体。她说:“我这个人的使命就是唱淮剧。”为了演戏,她直到37岁才生孩子;孩子出生才两个月,团里通知她排演新戏,她二话不说,立即给孩子断奶。《火种》中金火凤这个人物朴素真诚,善良阳光,十分感人。其性格、成长历程真实可信,人物升华的前史、过渡,并不概念化,所选情节和动作乃至最后牺牲等,内在肌理和成长逻辑,层次分明,立体丰满。因为听过秋丹的课,火凤在危险时刻救了秋丹。为救狱中丈夫,走投无路的火凤准备卖掉儿子时,心如刀绞,最后依靠组织力量将其丈夫营救出狱,她对组织感恩不尽。丈夫为火凤煮了碗粥,却被她埋怨:“市面上大米贵得要命,粥还煮这么稠。搭这窝棚欠的债还没还清呢,日子不过了?”这段话,只有贫穷的当家女性才能说得出,准确地表达了当年的生活状态。经历了好友方辣子夫妻的牺牲,两次工人起义的失败,火凤明白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工人团结斗争的重要性,金火凤终于也成长为一颗永不泯灭的火种。

在剧中,最好听、最感人的是邢娜深情的演唱。她在全剧的唱词共有一千余字,数百句唱。从清板淮调、大悲调、小悲调,再到尾声自由调、小调等传统曲调,各种曲调的搭配融合,使全剧淮剧的特色更加鲜明。邢娜还为人物设计了哭腔、加重音,唱出了人物情绪的苍凉悲壮,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卖儿”那段唱,邢娜运用清板淮调,一口气唱了七分钟:“儿啊儿……我与你母子缘分今日尽,爱你的情,养你的债,桩桩件件记心上。奈何桥不喝孟婆汤,到来世还做你的娘,我件件桩桩再补偿。”这大段唱,感情充沛,催人泪下。

方辣子夫妇牺牲,火凤悲愤交集,心绪难平。她用8分钟的大悲调,痛别挚友,控诉反动派的罪行,决心跟定共产党参加革命。剧终,为救秋丹,她被一个颗子弹射中,在离开人世前,她又满怀深情地唱道:“今日难活命,含笑别亲人。秋丹姐,我的同志呀——感谢你谆谆教诲将我来点醒,告诉我,改天换命要靠自己去抗争。今日别过心伤痛,来世再见万山青,你替我领着孩子蹒跚走,功成日苏州河畔祭娘亲。儿啊儿,母子重逢需梦境。你心里,可留下娘的笑脸与声音,娘亲赴死无所憾,愿你平安度此生。”这个近10分钟的唱段,刚柔相济,真假嗓结合,用了自由调、小悲调、拉调等,还借鉴了京剧的甩腔,慷慨激昂,荡气回肠,使全场观众听后无不动容。

王琴饰演地下党员秋丹一角,稳健机智、爱民亲民,起到了第一颗火种的作用。刚进排练场时,一个众人托举她的动作,导演反反复复要求她做了十几遍。王琴深深地被《火种》的团队精神感动,已经50多岁的她,一丝不苟地按导演的要求做,即使当场做不好,她回家后也继续琢磨。导演安排国家一级演员张闯饰演“倪爹爹”,有点神秘,每次出场没有对话,都是清唱,但两句老淮调唱得人揪心:“一夜北风万具尸,冻死皆是贫苦人。”这个“老乞丐”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是所有事件的见证人,又是预见者、评论者,也是充满爱心的智慧老人。还有几位一级演员,饰演反动派苟队长、艾五、朱鲁三等,听听名字就是坏蛋,但是邱海东、刘永华和赵国辉这些大名鼎鼎的演员在台上都精神抖擞,一丝不苟。满台的群众演员也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无论是唱腔还是身段舞蹈,都融入了真情实感。《火种》的成功演绎,充分诠释了上海淮剧团“人争一口气,团争一台戏”的团训和“一颗菜”的团队精神,展现了剧团通过创作、创新,让红色文化在时代进程下焕发鲜活生命力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在开拓革命历史题材的当代价值和审美上的思考和尝试。


淮剧是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又是时代感、时尚性与审美意识浓厚的剧种。淮剧发源于苏北,发轫在上海,花开苏沪两地。上海淮剧的发展,一直备受各界关注。这此上演的淮剧《火种》,使用了包括融合了杂技剧、歌剧、舞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也又不少借鉴。用老观众的眼光来看,《火种》似乎“不那么纯”。但是,《火种》的确是淮味十足的淮剧。因为所有向外的借鉴,是为了突出体现淮剧的所长。群众大场面的智慧化处理,文本简洁干净,制作精良,使整个舞台呈现了典型的淮剧风格。

图片

上海淮剧团团长、《火种》编剧龚孝雄表示,淮剧融入上海,既要站稳“淮老五”的位置,还要想方设法向上发展,依靠各方面的推陈出新。《火种》从内容到舞美设计,都充满了这种开拓精神。《火种》的舞美设计,简洁大气,灵活多变,营造了富有工业与特定时代背景的整体氛围。戏曲的程式化与现实题材的生活化之间寻找到了新的平衡,为演员表演留下丰富的表现空间。服装造型设计在穷苦工人破衣烂衫的基础上,进行了百衲衣式写意的装饰和强化处理;音乐创作贴近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演唱、帮唱、合唱、主题曲,评弹、琵琶、唢呐,多种艺术形式的借鉴融合,显示了创作者的把握能力和宏观调度功力。群体场面设计寻求戏曲表演与舞蹈艺术的融合,结合工运题材的特色表达,将歌剧、音乐剧手法融进部分群像场景,写实写意兼顾,传达了浓厚的历史质感。

“火种”已被点燃,热血正在燃烧。百年前的革命《火种》,也点亮了淮剧的一片天。从开头点亮一盏灯到最后全国各地的星火燎原,象征地表达了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运动此起彼伏,革命火种呈燎原万里之势,向全国发展。“火种”不灭,热血燃烧,这一片雄伟而壮观的景象,长久地留在走出剧场观众的心里。(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