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图源:无锡市医保局官微
近日,江苏省无锡虹桥医院放射影像科朱医生实名反映,从去年开始,医院系统内出现了一些根本没在他们科室做过影像检查的患者病历。这些病历中没有影像号,也没有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图像),然而病历中却有根据影像诊断的相关内容。
朱医生怀疑医院内部可能存在涉嫌伪造病历,骗取医疗保险的问题。今年3月,他将没有影像号的病历拍照留证,向医院上级管理部门实名举报。在等待调查结果时,朱医生发现,他举报的这些病历又有了影像号和片子。但存在这样几个问题,多名患者CT影像高度相似、1分钟内做2次核磁共振检查、影像与诊断左右方向对应错误等。随后不久,朱医生发现放射影像科已无权限查看2023年8月之前的影像,院方给出的理由是系统升级导致的错误。
从目前已知信息看,此事有可能又是一起把恶手伸向医保,骗保敛财的违法事件。国家医保,在老百姓眼里是宝贵的“看病钱”甚至是“救命钱”,但在某些不法分子眼里,却成了送到嘴边的“唐僧肉”,且没少动歪心思。近年来,类似事情屡见不鲜,防不胜防,他们所侵蚀的不仅是医保基金,更是这个社会的健康肌理。
类似骗保事件,往往都不是某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做到的,基本上都是环环相扣,内外勾结,层层遮掩,背后有一条黑色利益链。在这个链条中,某些医生乃至医院,尤其是一些私人医院,很可能都扮演着极不光彩甚至是主导性质的角色。
以此事为例,我们本来以为可能只是个别医生有问题有猫腻,但从朱医生向医院举报后遇到的情况看,无论是CT影像后补以及后补的影像相关信息漏洞百出,还是医院收到举报后大半年没动静,且对相关影像设置了查看权限,都有点像蹩脚式的“欲盖弥彰”,就差把“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牌子给立起来了。此事的真实与真相,很可能就藏在医院的这些“不正常反应”之下。医院为何会有这些反应?修改病历、遮掩病历到底又是为什么?对这些问题,需要刨根问底,一查到底。事情已经摆在明面上,相关医院不能再继续“装聋作哑”了。
如今,此事随着媒体曝光,被置于阳光之下。无锡市医保局也是第一时间回应称,前期已根据举报线索受理调查、初步查实,并于8月30日行政立案。目前,无锡市医保局正会同公安、卫健等部门进行全面彻查,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同时,无锡市医保局还表示,诚恳接受社会监督,对欺诈骗保等行为绝不姑息。
此事应当感谢媒体的舆论监督,能够推动真相早日浮出水面,让真问题一览无余。更当感谢这位正直善良且勇敢的朱医生,作为医院内部举报人,能扛住现实方方面面的压力,迈出“举报”这一步,相当不容易。医疗行业需要这样的“内部举报人”,守护医保基金,捍卫群众的正当健康权益。
面对医保骗保乱象,国家医保局一直在进行针对性的治理,且取得一定成效。比如,创新大数据监管方式,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立反欺诈数据监测专区,研究开发“虚假住院”“医保药品倒卖”“医保电子凭证套现”“重点药品监测分析”等大数据模型,还开展大数据监管试点,并与公安部门积极推进线索查办。仅去年一年,就追回医保基金186.5亿元。
无锡虹桥医院涉嫌骗保事件的出现,则是在告诉社会,治理骗保是一个长期工程,“零容忍”的态度是前提,想方设法加强打击力度是努力方向。除了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监管作用外,行业“内部举报人”的价值也同样不可忽略。前几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的公告,完善了食品安全领域的“吹哨人制度”,医疗健康领域也应及时跟上,追求更加精准细化和完善,让内部举报人可以无后顾之忧。另外,医保关乎全民利益,打击医保骗保,需要“全民出击”,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健全举报的激励机制,一个都不能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