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绿水青山绘画卷 和美乡村展新颜——宁洱农文旅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图片

图片


近年来,宁洱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立足区位优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聚焦乡村文化与旅游发展的优势,持续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以“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农旅融合”为发展思路,开发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业态,通过唱响“农文旅”融合的协奏曲,释放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图片

深挖乡村文化资源,打造“引客”新模式。一是找准文化“卖点”。加强对茶马古道、马帮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深入挖掘普洱山、普洱茶、古普洱府、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全面放大茶马古道“零公里”碑的综合效应,充分讲好“在普洱山下古普洱府中品饮普洱茶”的文化故事,进一步擦亮“普洱山普洱茶”的金字招牌;同时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誓词碑辐射功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旅游人气持续升温,民族团结园、曾蒋烈士纪念园、思普革命纪念馆等地成为县内外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打卡地”,游客们追寻先烈足迹,重温红色记忆。二是创新活动载体。运用“历史底蕴+乡村文化活动+民族内核+时代精神”的模式,成功举办宁洱普洱茶(贡茶)开采节暨宁洱温泉第七届哈尼红蛋节、彝族火把节,打造集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文旅消费于一体的系列活动。2024年举办各类文化文艺活动60余场次,人流量超10万人次。三是聚焦客源引流。用好东西部协作、中央定点帮扶等政策资源,做好平台招商。引入优质经营主体,发挥逍遥茶旅、萤火研学等企业引流优势,与更多客源组织能力强的文旅企业开展引流合作,不断把东部发达地区的人流吸引到宁洱旅游。

图片

图片

撬动旅游消费,创新“迎客”新业态一是打造集特色餐饮。深挖各乡镇生态民族菜系资源,推出具有本地文化故事、本地特色的宴席。二是强化宣传营销。深度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品牌建设,做好普洱茶马古道、普洱非遗等优秀文化资源以及普洱咖啡、普洱茶、普洱美食、普洱精品线路、文创产品等优质旅游产品宣传推介。三是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布局。积极打造“周末游、乡村游、自助游”目的地,同心镇那柯里村和磨黑镇星光村大营组被评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宁洱红果果民宿评选为省级文明旅游单位。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注重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功能,拓展深度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按照“旅游+”“+旅游”建设模式,集成历史文化、产业支撑等要素,普义乡、黎明乡、德安乡、磨黑镇等乡镇逐步把农村变景点、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农户变经营户,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到宁洱旅游、消费。

图片

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留客”体验感。一是做实项目支撑,补齐配套服务短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把蔡园子农文旅田园综合体作为书记领建项目,全面引领、示范带动,逐步形成了以“那柯里——县城(蔡园子、漫崖咖啡庄园)——磨黑古镇”为主线,以普洱山、困鹿山古茶园、德化杨正元故居、普义小渔村、西岭温泉等为支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同时,依托自身生态优势,利用“党建+”“旅游+”“生态+”等模式,立足镇村实际,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展现出和美乡村新风貌,描绘出一幅生态宜居美丽的乡村图景。二是在满意上下功夫,写好服务游客文章。紧紧围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第二个百日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市场执法,深入整治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实完善百日行动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专项整治联席会议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旅游”工作格局。以热点线路沿线景区景点、公路、车站、游客服务中心等游客集散地为主要区域,全面开展路检路查,打击“黑社”“黑车”“黑导”“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行为。将普法纳入执法检查全过程,向游客宣传“不合理低价游”的套路、陷阱,提醒广大旅游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提醒旅游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健全涉旅纠纷投诉快速处置机制,全天候不间断监测网络舆情,强化引导,最大限度预防和控制涉旅舆情恶性炒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