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远方的呼唤!很多人“求音源”的《里斯本丸沉没》片尾曲MV发布

AI划重点 · 全文约1384字,阅读需4分钟

1.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的片尾曲MV发布,感谢观众支持。

2.导演方励在媒体答谢会上分享了影片的创作始末和珍贵幕后故事。

3.方励表示,科技与人文艺术在创作者层面存在重叠,特别是在想象力以及情感表达上。

4.由于此,影片在创作过程中并未大量使用配乐或插曲,但三首歌却恰到好处地直击观众情绪。

5.此外,片尾曲的演唱者是来自爱尔兰的歌手Elly O'Keeffe,她无条件为影片献唱。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9月19日,数十位媒体朋友来到劳雷影业,赴约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的媒体答谢会,影片制片人兼导演方励热情招待四方来客,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分享《里斯本丸沉没》的创作始末,还有许许多多未能在大银幕上呈现的珍贵幕后故事。

当晚,方励又前往北京大学,与上千名北大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畅聊知识与光影之间的思想碰撞。方励导演坦言:“我不能说科学技术跟人文艺术完全等同,但是落到我们每一个创作者身上的时候,它们是重叠的”。

图片

影片上映至今,越来越多的“自来水”在各个平台真情安利影片的同时,也主动成为传递这段历史真相的“接棒人”,一起接力前行。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注意到了这部“宝藏电影”,甚至二刷三刷,“每次都会因电影里不同的故事而感动”,还有很多观众被片尾曲触动,在各个平台“求音源”。

为了感谢观众的支持,影片片尾曲《Long Way From Home》MV倾情发布。

当日的媒体答谢会,制片人、导演方励早早到达现场,刚一落座就开始跟媒体朋友们聊了起来,除了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外,也拿出了当年的工作手册,跟所有人分享那些没能放到影片中的感人故事。

方励首先给大家展示的里斯本丸的声呐图,他表示:“我每采访一个家庭,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张图拿给他们看,他们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亲人身在何处,我和他们的距离就这样被拉近了。”这张声呐图,就像是方励打开上百个家庭故事的钥匙,由此源源不断地挖掘出一个又一个触动人心的动情故事。

当手册翻到一张“方砖”照片时,方励又分享起了这段地砖背后的故事。

“这块地砖是我2018年在东极岛的展览馆内看到的。当年一位战俘被日本侵略者搜岛带离前,把这两块砖送给了渔民,现在一块在我们渔民家里,一块放在展览馆内。”这两块方砖到底为何如此重要,让一位战俘在逃亡时也要随身携带?方励为此专程跑去法国、英国,试图揭开背后的真相,可惜都是无功而返。“这个谜底至今未解,希望将来有机会把它解开。”

媒体答谢活动结束后,方励又马不停蹄赶往北京大学,与学生们热情交流。方励表示这是自己第三次来到北大与这里的学生见面互动,“上一次是8年前,带着《百鸟朝凤》来放映,那时候我还没找到 ‘里斯本丸号’,8年过去,我少了好多头发,但是又多了一部电影能和大家见面,非常开心。”在互动交流过程中,方励真诚的话语几次引得现场掌声雷动,学生们都被这位充满创作激情,满怀真诚的导演所打动,也纷纷举手提问。

图片

当被问到“科技与文艺的关系”时,方励结合自己“白天干科技,晚上干电影”的丰富经验回答道:“科技更侧重于理性与物理规律,而艺术则更多地触及人的情感与感觉。尽管艺术与科技在表面上看似不同,但在创作者层面,它们存在重叠之处,特别是在想象力以及情感表达上。”

图片

《里斯本丸沉没》并未大量使用配乐或插曲渲染情绪,但其中出现的三首歌却都恰到好处地直击了观众最直观的情绪,许多观众在观影结束后全网搜集音源,“想要循环播放”,其中呼声最高的便是片尾曲《Long Way From Home》。

今天,片方发布片尾曲MV。制片人、导演方励亲自参与了这首歌的策划与创作,他也曾在采访和路演现场分享到,这首歌最希望传递给观众一种“来自远方的呼喊”的意境,想要表现“女儿呼喊爸爸”“妈妈呼喊儿子”“妻子呼喊丈夫”的无尽思念。囿于自己写不出英文的文学感,便与多位写手沟通交流,最后找到了团队中一位会写诗的美工师,方励拉着这位美工师前后打磨了8稿,终于把这首歌创作完成。

而这首歌的演唱者,是来自爱尔兰的歌手Elly O’Keeffe,方励透露:“Elly第一次看完《里斯本丸沉没》后感动到泪流满面,用手机录下了第一版音源,我们听过便决定由她来演唱,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支付高额的费用,但Elly依然愿意无条件为影片献唱,非常感谢她。”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