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赛罕文化新名片,绽放北疆文化绚烂光彩

图片


北疆文化是内蒙古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品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北疆文化、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助力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今年以来,赛罕区精准把握北疆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依托丰富的博物馆与文物资源,以市场化思维,积极盘活闲置资产,谋划打造了9600平方米的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展示北疆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一座汇聚多元文化精粹的综合性博物馆,集地方历史、音乐文化、电影艺术于一体,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




非遗民俗馆:记录历史 传承文化

从追溯赛罕区悠远历史、展现其深厚文化底蕴的起点出发,非遗民俗馆巧妙地勾勒出了一幅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织共融的壮丽画卷。从木怜古道到石人湾古墓,从农事习俗到生产生活习俗,从剪纸艺术到炕围画技,每一处展品、每一段解说,都让游客得以窥见那些色彩斑斓、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的生命力与温度。赛罕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相互融合下,汇聚成了色彩浓郁、独具特色的北疆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非遗民俗馆还特设了非遗工坊,邀请“蒙药香”“赛罕木雕”“二人台”等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和教学,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也能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来,从而激发大众对文化传承的浓厚兴趣,为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了一个坚实且广阔的展示与传播平台。





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艺术馆:音乐无国界 文化共交融

如果说非遗民俗馆是历史的见证者,那么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艺术馆则是文化的传播者。步入二楼的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艺术馆,仿佛踏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哈斯巴更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乃至蒙古国、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布里亚特、图瓦、阿尔泰共和国等地。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他致力于搜集国内外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藏品,包括唱片、音乐文献、图书、古乐器、图片、音乐海报等,累计实物藏品超过3万余件。其中,约有3200件精选藏品在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二层的丝绸之路音乐馆中展出。从古朴的西安鼓乐到绚丽的敦煌乐器,从西域的吹奏乐器到西南的各民族乐器,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音乐无国界、文化共交融的动人故事。

图片

艺术馆还设有多个专题展区,系统展示了丝绸之路上的弹拨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等,让游客在欣赏这些珍贵乐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和深远影响。“我们将继续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策划并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活动,不断充实北疆文化的内涵,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让这座文化艺术中心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桥梁。”哈斯巴更对记者说道。





内蒙古电影博物馆:光影记忆 岁月留痕

三楼的内蒙古电影博物馆,则是一本电影史的教科书。这里收藏了从19世纪初到21世纪国内外各类型电影放映设备上千余台、电影拷贝15000多部、各历史时期的电影宣传图书资料7000多册,能够带领着游客穿越时空的隧道,见证百年电影发展的跌宕起伏与辉煌成就。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特设了内蒙古电影专区,详细介绍了内蒙古电影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最早的电影放映机到现代的高科技电影放映设备,从黑白影片到彩色宽银幕电影,通过一系列珍贵的影像资料、实物展品以及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感受到电影艺术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内蒙古人民的精神世界与生活面貌。在这里,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温度,让人在回味中品味老电影的独特韵味与文化品质。专区的设计与展览,不仅是对内蒙古电影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北疆文化的深刻解读和展现。




赋能文化传承 助力高质量发展

图片

自今年建馆以来,北疆印象文化艺术中心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艺养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展览质量、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游客观展体验,通过非遗保护传承、文化交流合作、文化产业发展等多维度举措,为塑造北疆文化崭新形象贡献赛罕文博力量。展望未来,赛罕区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挖掘和传承赛罕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同时注重与旅游、科技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成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让文化遗产成为惠及百姓、造福社会的宝贵财富。



赛罕融媒/郝坤(见习)

编辑/杜佳欣  初审/宋塔娜

复审/张姝宁  终审/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