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 真实再现“九一九”长春抗战历史

图片
图片

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正门。

图片

南大营营房旧址沙盘。

图片

雕塑《抵抗》。

在长春市亚泰大街与繁荣路交会处西北,有一座青砖院落,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与它周边的高楼形成鲜明对比,也证明着它与众不同的身份,它就是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自2011年9月1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这里已经成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示范基地、长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吉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曾是近代东北防务的军事重地

要想了解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还要从南大营说起。

南大营又称南岭兵营,建于1907年,是长春历史上建营最早、占地面积最大、驻军最多的营地。当时的南大营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包括司令处、医院、养学堂、饭厅、浴室、装备库房、厕所、演武厅、军械库等,另建有演武场,兵营的各建筑之间留有间隔,大部分是坐北朝南的砖木结构平房。就军事设施和驻军力量来说,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南大营都是首屈一指的。

驻扎南大营部队在军事武器配备上堪称精良,尤其是炮兵团拥有各种火炮数十门,军事实力雄厚,特别是随着长春政治、经济地位的逐步提升,南大营也成为近代东北防务的军事重地。“九一八”事变前,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炮兵第十九团、东北军独立步兵第六七一团等驻扎于此。

了解了南大营的来历,那么陈列馆又陈列了哪些内容,有何意义呢,接下来为你解密。

走进陈列馆 带您了解峥嵘岁月

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隶属于长春博物馆,以南大营旧址复建营房作为展示空间,充分利用其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的特殊功能,形成以旧址为依托,图片图表、照片数据以及文献和实物相结合的陈列体系,真实再现了“九一九”长春抗战的历史过程,展示了爱国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抵御外敌的英雄壮举。陈列馆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

在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的院落中央,矗立着一座名为《抵抗》的雕像。三名中国官兵或呐喊或冲锋或指挥,瞬间将走进这座院落的参观者带回到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

长春“九一九”抗战史实陈列,作为陈列馆内的基本陈列,诉说着那一段充满屈辱、艰辛和坎坷的历史,也展现了中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侵略的伟大抗战精神。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炮击中国驻军北大营,并向沈阳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军攻陷沈阳后,9月19日凌晨就把侵略魔爪伸向长春,举兵进犯长春宽城子兵营和南大营。

1931年9月19日凌晨3时零5分,关东军第三旅团长谷部昭吾少将,按照关东军司令部下达的攻击长春的命令,命令第四联队袭击南岭兵营。5时,第四联队第二大队首先向南大营西北角的炮兵营营房发起突然袭击。

日军的进攻遭到南大营长春守军的顽强抵抗。两军交战相持到13时左右,南大营仍在中国驻军手中。15时左右,吉林省代主席熙洽下达了不抵抗命令,驻守南大营的官兵被迫从兵营的东北、东侧两个方面,分三路向新立城方向撤退,在长达九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中,南大营官兵战死二百五六十人,伤三四十人,击毙日军中队长仓本、大队长小笠原以下140多人。

1931年9月28日,就在长春沦陷的第九天,抗日武装冲入被日军占领的南大营,烧毁粮库和马厩13栋,这次袭击表明了长春军民坚持抗击侵略者的决心。“九一九”长春抗敌,是“九一八”事变之初,作战时间最长,战事最为惨烈,两军伤亡最大的一次战斗,自此,揭开了吉林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

除此之外,陈列馆内还陈列着“东北军”军用德制金属指北针、“东北军”军用钢质便携式手电、“东北军”军用铜质器材证章、南大营一角的照片等200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这些展品都生动再现着那场抵御外敌的悲壮之战。

凝固的城市记忆 铭记历史

记者在探访过程中遇到了两位不同年龄的参观者,他们对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有着不同的参观感受。“回忆起来,感觉那段历史并不久远。”已经70多岁的孙阿姨说,“走进这里,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希望年轻人可以通过这里了解城市故事,铭记历史。”

“作为一个长春人,却对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感觉很惭愧。”正在吉林大学上大二的王同学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应忘记那段历史,要铭记先辈们的伟大牺牲,要传承他们的崇高精神,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南大营旧址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历史见证,凝固着长春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也告诉国人争取民族独立,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实现国家富强,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建设和谐社会,才能凝万众的力量,将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

“繁星盈天”图片展已开展

据了解,“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图片展”已于9月15日在陈列馆院内开展,展览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主线,分为“远古的根系——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中华文明探源——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三代王国文明——夏商周考古发现;揭示统一多元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及以后考古发现”四个单元,通过100处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资料集中展现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物质精神文化。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尹霁虹 文/摄

编辑:孙懿辞

初审:孙懿辞

复审:梁爽

终审:朱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