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九一八思政大课”暨爱国主义教育征文启动仪式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行。活动现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瑞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资深出版人刘海栖,知名文史作家张嵚被聘为“大思政”教育导师,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思政第一课。
马瑞芳教授给学生们分享了她在研究古代文学、读经典中的一个深刻体会,那就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她说,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李白、杜甫、蒲松龄、曹雪芹,那些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从年少时起,就胸中有祖国,心中有理想,肩上有担当。
马瑞芳从自己几十年的研究心得讲起。她说,自己研究《红楼梦》的第一篇文章写于1964年,至今已过去整整60年;研究《聊斋志异》46年,撰写4部蒲松龄传记。“《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艺术高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两部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库当中的瑰宝。曹雪芹、蒲松龄的成就,一言以蔽之:聊斋红楼,一短一长,千古流传,万世流芳。”马瑞芳说,她多年研究曹雪芹、蒲松龄两位作家,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两位作家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好的作品,是因为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认真地读中国传统文化,敢于进取,勤于思考。
有了这个深刻的体会,马瑞芳在2018年开始构思创作面向青少年的作品《自古英雄出少年》系列。人文历史读本《自古英雄出少年》系列先从中国古代的作家入手,从屈原、曹植,写到唐诗的诗仙、诗圣、诗佛、诗魔,再到“唐宋八大家”,直至中国最杰出的才女词人李清照以及蒲松龄、曹雪芹等;该作品也关注古代政治家们,包括孔子、孟子、范仲淹、张居正等,也涉及在中国历史上做出英雄事迹的其他人物。
马瑞芳说,今年恰好是自己小学毕业第70年,她把这一套《自古英雄出少年》奉献给全国的少年儿童,希望他们在这些历史人物故事当中获得经验,并让那些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的事迹传下去,让其精神在我们当代发扬光大。
马瑞芳教授也结合自己家族的历史、自己的成长经历,畅谈了她为何写这套书,为何以“自古英雄出少年”鼓励和劝勉大家。马瑞芳说,她家七兄妹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在党的阳光下,在中小学和大学老师的关怀下,在“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家训指导下,全部毕业于现在的985高校,都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作出贡献。马瑞芳表示,她的母亲、父亲教育孩子的观点是,一定要认真读书,读书不一定做官、发财,但一定要掌握本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把自己的本领无私献给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我写的《煎饼花》这本书的最后,我思考祖父、父亲甚至哥哥们已渐渐地走进历史时,留给我的是什么。我想是对家族、对民族、对祖国无私的贡献、无悔的爱。大爱无疆,无怨无悔。”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说,他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很激动也很感动,让他想起自己9岁加入少先队的场景,以及从小立志参军的时光。刘海栖表示,他后来阴差阳错成为儿童文学写作者,但自己的想法和有些写作者不一样。他16岁就到部队当兵,他把新兵连的经历写成了小说《小兵雄赳赳》;把父辈参加革命的故事写到《战斗英雄王大胜的故事》里;他爱家乡济南,又在《游泳》中写了在济南学游泳的经历。他说,想将父辈、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告诉孩子们,让孩子们知道他们这几代人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希望大家继续共同努力,和我们的国家、民族一起幸福、美满地往前走。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 实习生 王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