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潍坊滨海圣海水产养殖场老板王书忠出完最后一池虾,大体算了一下账,今年养殖的这第二批虾,总进账约500余万元,收益还不错。
“因为这一批虾赶上中秋节,虾价还可以,12-13条/斤,一斤卖29块钱。”王书忠介绍。
养虾十多年,虽说近几年挣了钱,但王书忠回忆起自己的养虾创业史,也深深道出辛酸和沧桑。“辛苦,很辛苦!2013-2015年最难的那三年,总是养殖失败,最多的时候赔进去300多万元,那时我的头发简直是一把一把地往下掉。”王书忠回忆说。
养殖创业最低谷时,王书忠也曾心灰意冷,想过把养殖场卖掉,放弃这个行当。但最终,挫折没有将他打倒,他凭着一股韧劲儿和钻研精神,靠借款、贷款坚持了下来。
“再难时,没丢信誉,别人也愿意帮你。”王书忠说,最难的时候,贷款下来先给工人发工资,现在跟着他最久的工人干了十年了。
当时,滨海大家洼街道河套村的养殖场离家不到1里路,他却在养虾大棚里整整睡了5年,天天琢磨养殖管理技术。
“创业不容易,困难时多亏了农商行的金融支持。”王书忠说,潍坊农商银行的服务非常及时,“最早在2003年,我就从农商行贷款,那时还是‘三户联保’贷,主要从事汽车运输。打那开始,20多年了,跟农商行的合作就一直没断过,我信任他们。”
潍坊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到王书忠(中)的养殖场交流、服务,了解生产经营情况。
2020年,疫情期间,潍坊农商银行碱厂支行工作人员通过走访了解到,王书忠的养殖场需资金周转,支行便为其办理了100万元的疫情专享贷。贷款归还后,因近两年王书忠在寿光羊口扩大养殖规模,资金紧张,支行又联系担保公司,为其办理担保贷款200万元。
“正常情况下,我的养殖场运转需要500万元的现金流。”王书忠介绍,他的两个养殖场区共11000水体(平方米),一年养殖三批虾,每批大约出虾30万斤。饲料投入是其养虾成本的“大头”,虾料有固定的合作厂家,收到厂家要调价的信息时,他就提前储存饲料,这时就需要大笔资金,需要贷款。“这样买料,一吨料就能省出约1000元。”王书忠说。
近年来,王书忠的养殖经验越来越丰富,他认为,要想养殖成功率高,关键是要调好水,让虾有一个好的生长环境,然后就是买好苗、喂好饲料。他赚钱的经验是,主要养大规格的虾,一般在15条/斤左右,同时,出虾时尽量赶中秋、春节等大节日行情。
自己养虾致富,还不忘带动乡邻。王书忠将自己艰难摸索出的养殖管理技术分享给乡邻和工人,目前,他带出的17个“徒弟”,大部分都被其他养殖场聘去做技术员。
“人遇到困难时,都希望得到帮助、支持,我也想将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下去。”王书忠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任治安 通讯员 秦红金 范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