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海南:骑楼老街:以活态传承激发新活力 助力海南非遗“破圈走红”

主持人 袁野:
接下来进入特别策划《非遗里的海南》。近年来,海口积极探索“非遗+”新路子,将非遗与旅游、文创、节庆等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非遗产品和活动,让非遗更加贴近群众生活。骑楼老街作为海口旅游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丰富的非遗活态传承形式,进一步激发文旅产业新活力。
记者 陈慧予:
走进骑楼老街,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同时还有满满的非遗元素。在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里汇聚了琼剧、海南八音、椰雕、黎锦、草编等海南特色非遗技艺,让市民游客能够一站式了解海南非遗。近年来,通过“非遗+旅游”的深度融合,让许多非遗“老手艺”在骑楼老街这个“新舞台”又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
图片
小鸟、虾、螃蟹、蜘蛛……在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里,非遗手作草编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参与,非遗传承人韩翠琼耐心地教小朋友们学习草编技艺。在一楼的传习馆内不定期有非遗传承人开展椰雕、草编、木雕、八音等非遗教学课堂。今年4月,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迎来新面貌。除了新增非遗文创区、非遗项目椰雕展示厅、琼剧大舞台、方言馆等展出部分,展陈数量也由原来的19项非遗项目增加到38项。自展馆升级开放以来,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文化爱好者的来访,共接待游客14.22万人次。
广东游客:
也是让小朋友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还有很好的东西,很好的非物质文化可以让他们学习一下,传承下去我觉得也很有意义。
图片
走进韩翠琼的“炭画世家”画铺,墙上挂满了各种炭画人像作品,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草编作品,今年已经是韩翠琼来到骑楼老街的第11个年头。对于炭画,韩翠琼从小耳濡目染,已经从事这个行业四十多年。如今,炭精画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是仅存不多的“守”艺人之一。在海口骑楼老街,不仅是韩翠琼,糖画传承人张金玉、椰雕传承人柯秋枫、木雕传承人黄黎祥等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来到这里,让非遗技艺被更多人知晓、关注。借助非遗,骑楼老街也成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新舞台”。
炭画非遗传承人 韩翠琼:
炭画是从我父辈传下来的,我是第三代(传承人),这十年来我在老街,海南省搞很多非遗活动我都去参加,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非遗技艺。
图片
记者 陈慧予:
在骑楼老街里藏着这样一家非遗艺术馆,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和购买到各种时尚新潮设计的非遗产品,还可以亲身体验到扎染,漆扇,椰雕,灰塑等二十多种非遗技艺,让非遗走出书本,走出博物馆,以活态传承的形式为非遗注入新的生命力。
图片
海南非遗艺术馆是一座致力于传播非遗文化的活态展馆,涵盖艺术超市、多功能沙龙、非遗成果展示及非遗手作工坊等多个区域,将海南多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特色文创产品收纳其中,以艺术展览、潮流趣味互动等形式推广非遗技艺。同时,依托“非遗+酒店”“非遗+餐饮”“非遗+景区”“非遗+研学”等多业态的非遗跨界合作,将非遗赋能更多载体,充分挖掘非遗的内容价值,助力海南非遗“破圈走红”。
我看了那么多,我觉得在这里面的印象就很深刻,像沉香还有黎陶都很好。
图片
海口非遗协会 会长 海南非遗艺术馆 主理人 黄垚森:
希望非遗能够走出来,能够跟年轻人一起产生互动,更多还是让非遗融入于生活,我们还会有很多跨界合作的类型。我们更多会把手作工坊这块放大,增强非遗与市民游客的互动性,还会把非遗传承人进行平台化包装推广。
图片
骑楼老街上,传统民俗与潮流艺术的混搭,打破了文化的“次元壁”,也为非遗添了一抹青春的亮色。非遗正逐渐向融合海南传统艺术与年轻人的喜好转型,在活态传承中寻求更多平易近人的新表达。此外,过去一年中,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非遗巡游、海口首届非遗艺术造物节、“向海而歌·奇幻巡游季”等非遗活动轮番上演,通过持续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场景,让非遗真正“活”起来,也让这条老街历久弥新。
西安游客:
感觉挺热闹的,各种的游行,各种类型的,古代的现代的,并且感觉这边有南洋文化,有中国传统,就各种大融合,挺有特色的。
图片
以实地参观、亲身体验、交流互动的方式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我们也将持续加强骑楼老街文化挖掘与展示,充分整合街区文化要素,构建独特的历史人文街区,促进文化、商业和旅游的有效结合,形成“一中心、多点位”格局,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图片
周一至周五
22:00海南自贸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