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建“牵引力”,激发东源义合振兴“源动力”

图片


百千万工程”•驻镇帮扶绘就幸福画卷



自2021年省委部署实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广大帮扶干部躬身河源乡间,按照省委要求,聚焦发展所需,链接各方资源,用真帮实扶诠释使命担当。在新一轮驻镇帮扶工作完成轮换之际,市委组织部联合河源广播电视台推出“‘百千万工程’•驻镇帮扶绘就幸福画卷”专栏,鲜活展现各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奋力谱写产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图景。



啸仙故里的帮扶故事(下)





继续来看《啸仙故里的帮扶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推进,一支政治过硬、担当作为、群众信赖的村级干部队伍至关重要。上一期我们关注了东源县义合镇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倾情帮扶下,纵深推进乡村绿化,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美乡村的故事。本期,我们把目光转向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看一看义合镇如何发挥党建“牵引力”,激发振兴“源动力”。

图片





正在给游客讲述阮啸仙烈士事迹的人叫阮蔼宜,是义合镇下屯村党总支书记,虽然平时工作忙,但只要顾得上,她都会抽出时间给远道而来的人讲讲村里的红色故事。

图片

作为土生土长的下屯人,阮蔼宜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有些机缘。2020年,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下屯村乡村振兴的步伐开始加快,作为对口帮扶单位,省审计厅为村里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亟需一位讲政治、有威望、懂农村、能力强的“领头雁”,带领村民谋发展。经过物色,退休干部阮蔼宜进入了镇党委和帮扶工作队的视野。

“2020年4月份,3个人来到我家说起我们下屯村的状况,认为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头雁的作用不够明显,项目落户比较困难,动员我能不能回村里当‘头雁’。”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党总支部书记阮蔼宜说。

图片

富民强村,关键在于党组织。回到家乡的阮蔼宜“归雁”当“头雁”,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村“两委”号召力、引领力不断增强。今年,在工作队和上级党组织的推动下,下屯村深入实施村民小组强基提质行动,推动全部村民小组单独成立党支部、全面消除无党员村民小组“空白点”,村民小组长党员比例达100%。依托村民小组党支部,村里“大情小事”与群众的沟通更加直接充分,村民对关系全村发展的重大事项,如绿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等,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图片


“现在的下屯村7个党支部,完善了党支部结构,通过发动老党员带动新党员,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省审计厅驻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第一书记顾小岳说。

“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万和小组支部委员会书记阮伟光说。









基层党组织得以建好、建强,发挥好作用,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针对村干部普遍知识储备不足、学历层次较低、不能很好适应乡村振兴形势任务的实际,村党总支和工作队想了很多办法。

“原先下屯村的村干部基本上都是初中学历通过这些年的帮扶,第一个是对已有的村干部通过继续教育等形式,让他们大部分都逐步可以取得大专学历,然后我们引进新鲜血液,引进了2个本科生、2个大专生,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让我们下屯村的村‘两委干部目前的学历水平较以前大幅度提高。”省审计厅驻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第一书记顾小岳说。

图片

在强“内功”的同时,工作队还积极借“外智”聚“合力”,通过打造镇域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持续做好“引、育、聚、留”全链条人才发展文章。目前,全镇共引入乡创团队5个,培养致富带头人7名,推动一大批项目落地,壮大村集体经济。

图片

“结合乡村发展需要为基层村干部、村民等开展党建、农技、电商等培训20余场次、700余人次,以‘适应性+实用性培训做好人才服务,增强乡村振兴人才内生动力,为义合镇打造了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第一批驻东源县义合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杨哲宇说。


图片


“我们村里面有粤菜师傅基地、稻谷烘干厂、兰花基地、民宿这些项目我们都一步步推进落地了,也壮大了村集体的经济。2016年的时候才3万多的经济收入,2023年底,我们村集体收入有80万,不仅还清了原村委会欠的办公楼债务70万,村里面还流转了100多亩的土地,用于村里的发展。”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党总支部书记阮蔼宜说。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在工作队“党建引领+人才建设”的双向发力下,义合镇村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壮大,2024年上半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总量达191.87万元。下屯村先后获得中组部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图片

“以乡情为纽带,积极推进‘雁归源’人才行动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吸引大学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创业就业推动资金资源项目入村,推动实现党建更强人才更聚产业更旺,为义合创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东源县义合镇党委书记曾天禧说。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