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对日本及韩国进行访问的加拿大国防部长比尔·布莱尔当地时间12日晚在首尔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对“亚洲版北约”的构想表示了质疑。
在布莱尔看来,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的各式各样的军事联盟存在不同的战略利益,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亚太地区正在发生不同的战略竞争”,“它们可能采取与我们在北约看到的不同的形式”。
彭博社报道援引安全分析人士的话说,关于打造“亚太版北约”的协议不太可能达成,因为该地区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比欧洲和北美更加多样化;何况,由于过去的战争遗留问题,亚洲国家对相关国家还“存在很深的不信任”。
彭博社报道截图
这是美国拼凑“亚太版北约”的标志性举措
就在布莱尔作出相关表态之时,让亚洲国家“存在深度不信任”的相关国家又有了新动向。
美国陆军部长克里斯蒂娜·沃穆思近日称,美军有意在与日本举行联合演习时,部署“堤丰”中导系统。
“堤丰”系统是美国2019年撕毁美俄《中导条约》后研发的第一款陆基中程武器,主要用于发射射程18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和射程460公里的“标准-6”多用途导弹。
《日本时报》报道截图
虽然日本政府对于沃穆思的表态未作反应,但早在几个月前,美太平洋陆军司令查尔斯•弗林就曾告诉日本媒体,美军的“标准-6”和“战斧”等陆基中程导弹将于今年年内正式部署到亚太地区。
《朝日新闻》报道截图(题图为弗林)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亚历山大·切科夫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美国人的行动表明,他们有意制造可同时用于打击多个对手的多用途中程导弹系统。
“对美国来说,在日本部署陆基中导非常有吸引力,因为从那里可以同时威胁俄罗斯等几个国家。”
资料图:亚历山大·切科夫
多方认为,将“堤丰”引入亚太是美国拼凑“亚太版北约”的标志性举措,其目的就是要在亚太地区复制欧洲的阵营对抗模式,这必将危及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增加冲突和对抗。
美国想把亚太地区推向“新冷战”
作为美国的工具,北约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随着美国霸权触角的延伸,拓展自己的“使命”。而拉拢地区盟友拼凑“亚太版北约”,干预地区事务,挑动阵营对抗,更是其重中之重。
早在2006年,时任美国驻北约大使维多利亚·纽兰就首次提出“全球伙伴关系”概念,试图通过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建立联系国机制,扩大北约的全球影响力。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北约东进亚太的步伐明显加快。其中重要一环就是美国急于将日本推上一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
而日本也始终在持续强化自身的“北约化身份认同”:日本防卫预算连续十几年刷新纪录,而且在美国鼓励下不断放松武器出口。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在7月举行的北约华盛顿峰会上,北约连续第三年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个亚太盟国领导人与会,毫不掩饰其加紧“东进”,打造所谓“亚太版北约”的企图。
在外界看来,美国就是想通过大肆向盟友贩卖安全焦虑,最终把亚太地区推向满足美国阵营对抗需要的“新冷战”。
尽管美国极力推动北约向亚太扩张,但北约内部目前对此并未形成共识。
在加拿大防长布莱尔质疑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明确反对北约东进亚太,强调北约的活动不应超出“北大西洋”这一地理范围。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近日发表文章指出,近年来,北约与美国在东亚的主要盟友——尤其是日本和韩国——之间的接触与合作日益增多,但这样的事态发展非但不会加强整个欧亚大陆的安全,反而可能导致当前的爆发点进一步累积起来,并产生新的爆发点。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注意到,美国方面对于推动北约与其亚洲盟国加强结盟以加强北约安全的动机并不讳言。
北约前盟军最高指挥官、美国退役海军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甚至建议,北约应向东扩大,吸纳东亚成员国加入。
日韩领导人似乎与北约伙伴的这种执念产生了共鸣,即“欧洲-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的安全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战区”之间有必要加强安全合作。
文章称,虽然到目前为止,韩国和日本都避免直接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但两国都为补充美国和欧洲的防务产品库存作出了贡献。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直言,乌克兰危机和欧洲最近的选举表明,欧洲自己有足够多的问题需要处理,欧洲人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地盘,而不是寻求在亚洲发挥更大的安全作用。
此外,虽然“欧洲-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这两个‘战区’之间在许多方面有联系”,但利用这些联系应该是为了追求稳定,而不是为了军事化;应该是为了促进欧洲和亚洲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建立对抗性集团。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李鹏
编辑丨林维 姚燕侠
签审丨原丁 张哲
监制丨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