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放假,叫回安溪过中秋

图片


秋空明月悬
又是一年中秋将至
在这个举家团圆的节日里
你有多久没回到安溪了
与那守望你的人共聚一堂
谈笑品茗共赏佳月
看看家乡崭新变化

图片

▲回家的路 王东培/摄


改革开放初,
安溪城区仅0.86平方公里,
且“横直三条街、一间小百货、
两处饮食店、最高四层楼”,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安溪城区体量不断变大,
面积已达到40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约50万人。

图片

1980年安溪城区

图片

图片

2024年安溪城区  谢旭东/摄

图片

龙腾祥瑞 陈国平/摄

安溪,

一条条巷陌深藏岁月痕迹,
每一块青砖、每一片小瓦,
都诉说着历史的平平仄仄。
那些曲折蜿蜒的小巷,
如同古老的诗行,
韵味悠长,

伸向无尽的远方。

图片

古厝生辉 林源跃/摄

曾几何时,

安溪街道如同细水盘旋,
狭窄而曲折。
然而,岁月如梭,

今日之安溪,已焕然一新。

图片

宽敞的柏油马路,

似黑色的绸带飘扬在大地之上,
两旁绿树成行,
宛如忠诚的守护者,

庇护着这片勃勃生机的土地。

图片

高楼大厦耸立,

如现代都市的脊梁,

展现着无尽的雄姿。

图片

融合红色文化与现代乡村共融的

城厢镇经兜村;
“山水朝圣—白石岩”
文化品牌的虎邱镇湖西村;

图片

经兜村

图片

图片

图片

创新“田底污水治理模式”的

参内镇田底村;

从乱石岗中崛起成明星村庄的

龙门镇洋坑村;

图片

田底村

图片

图片

洋坑践行“两山”理论
打造“一绿一红一白”的
“山药茗村,康养胜地”

祥华乡东坑村;

图片

图片
东坑村山药

靠一根藤铁

实现年交易额超3亿元的
尚卿乡灶美村;
从“鞭炮村”到“满淮希望”的

长卿镇山格村……

图片
灶美村俯瞰图

图片

图片

漫步于安溪的乡村,

目之所及,
皆是道路宽了,房子新了,
产业活了,生活好了。
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
在乡村振兴这股春风的轻拂下,

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图片

记忆中的安溪,

是那连绵不断的翠绿茶园,
碧波荡漾,无边无际。
嫩绿的茶叶在风中轻舞,
描绘着茶乡的清新与活力。
如今,茶园依旧,
却融入了现代的气息,

茶业在变革中升华。

图片

▲八马茶庄园

智能化管理、

自动化制茶、机器人分拣,
安溪茶业正以全新的面貌,
推动产业革新,稳健前行。
茶文化,如细雨润物无声,
滋养着这一方水土的

独特韵味和精神家园。

茶产业的繁荣,

催生了茶庄园旅游的热潮。
茶园的绿意,
不仅装点了大地,
更织就了一张致富的网,

吸引着四海宾朋前来品鉴。

图片

▲德峰茶庄园的工人正在采摘茶青

茶园,

已不再是简单的农耕地,
而是融合种植、观光、

体验、休闲的旅游胜地;

图片

茶农,

也不再仅仅是耕耘者,

他们是茶叶故事的传承者。

图片

▲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许玲玲/摄

宋元时期,

安溪青阳的冶铁业达到了鼎盛。
如今,这一盛景虽已远去,
但冶铁的精神与技艺

却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传承。

图片

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许玲玲/摄

由青阳冶铁衍生出的竹藤编技艺

与铁工艺巧妙结合,

诞生了独特的藤铁工艺。

图片

藤铁工艺 陈琦辉/摄

这一创新

不仅成为安溪县继茶业之后的
又一特色支柱产业,
其产品更是
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溪也实现了从古代冶铁重镇

到现代工艺名都的华丽蜕变。

图片

藤铁工艺 陈琦辉/摄

由铁观音、青阳冶铁、藤铁工艺

组成的“三铁三世遗”,
如今成了安溪的“金招牌”,

都在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

在“焕新”这条路上,

安溪不止步于传统产业。
在创新驱动的大潮中,
安溪不断
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
迅速崛起光电、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电影修复等
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它们颜值出众,实力出圈,

茶乡经济含“新”量直线飙升。 

图片

达芬奇调色室

风雨兼程数十载,

安溪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
从小县城的沉寂中脱颖而出,

蜕变为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

图片

山水安溪 林武旺/摄

街道两旁的商铺,

如缤纷的画卷展开;
餐饮店的香气,
购物中心的繁华,
休闲娱乐场所的欢笑,
共同编织出
一幅幅幸福的生活场景。
安溪,
正以其大气磅礴的姿态,

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图片

车水马龙 陈来希/摄

中秋佳节之际,

安溪这座古城
更是焕发出非凡的热闹气氛。
纵横交错的街巷中,
弥漫着月饼的浓郁香气,

映射出人们内心的喜悦与幸福。

图片
但愿人长久 李雨杉/摄

家家户户,团圆围坐,

细细品鉴着香甜的月饼,
抬头共赏那轮清澈如水的皓月,
彼此倾诉着生活的琐碎与温馨。
此处凝聚的浓厚亲情,
恰似安溪茗茶之香,

醇厚绵长,历久弥香。

图片

有人说,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
成为不能回家乡的苦衷;
物非人非的遗憾
和逐渐淡化的归属感,

成为不想回家乡的理由;

图片

茶韵古厝 陈巧英/摄

有人说,

利刃般的闲言碎语和中国式催婚,
成为不敢回家乡的犹豫。
回老家不应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而应是一个热气腾腾的词。

图片

晒秋 郑碧华/摄

其实,

回老家并不需要太多的顾虑。
“那远山呼唤我,曾千百次路过”,
一首歌曲《异客》
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

唱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图片

老家是游子心中永远的暖乡,

趁着这次中秋佳节,
回老家看看。
在同一轮明月的映照下,
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都被连接在一起,
记忆里的原乡也会
在新变化中逐渐明朗,

再次留在每个人的回忆里。

图片

且喜人间好时节 刘菁阳/摄



来源:安溪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