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谈恋爱好麻烦!”——当代日本青年恋爱观的变迁图谱

“好想结婚啊,但谈恋爱好麻烦!”“我不需要丈夫,只想要孩子。”“就算是恋人也要AA制” “和爸妈待在一起比较开心”“离婚便是恋爱的不良债权”……当代日本年轻人惊人的心声表露背后,是恋爱、性和婚姻三位一体格局正在崩坏的现状!恋爱不再是青春的必选项,恋爱至上主义的终结的时代终于到来了吗?
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当今没有伴侣的20多岁的年轻人在女性中占七成,男性中占八成,许多单身年轻人甚至斩钉截铁地说“我不需要恋人!”现在的年轻人到底发生了什么?年轻男女为何在爱河前踟蹰不前?潮流评论家牛窪惠通过对600位年轻人的样本调查和访谈,深入探讨了未婚率激增的根源。同时还从历史维度审视了平安时代至今婚姻观念的变迁,以及现代性别平等观念与旧有价值观的碰撞,穿越泡沫经济的繁华与萧条的对比,展现出当代青年恋爱观的变迁图谱,直指经济、社会结构变革下年轻群体的心理涟漪。在“麻烦”与“负担”的标签下,恋爱黯然失色,却难掩年轻人对婚姻的渴望。这种矛盾加剧了社会的不婚化和少子化趋势,但与此同时,“周末婚”“圈外婚”“现代走婚 ”“本地婚”“里山婚”乃至其他更多样化的各种“合作式婚姻”形式也初露端倪,这些变化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与可能性,也展现了一种更加开放、包容且务实的婚恋态度。本书在引导我们正视并思考当代年轻人的婚恋问题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可能性的未来婚恋图景。
图片
《不谈恋爱的年轻人》,
[日]牛窪惠
恋爱革命
比起零背叛的虚拟恋爱,现实恋爱更加“沉重”
本次采访中,“二次元不会背叛(自己)”的台词屡见不鲜。
旭通广告公司(ADK)青年项目组长藤本耕平在专著《奉献世代》(光文社新书)中记述:“(最近流行的)恋爱游戏重点已经从捕获对方芳心的游戏感,转变为在游戏世界中模拟恋爱”的享受感。书中也对“零背叛”的现代游戏真实样子有所触及。
例如,曾经(1990年代)风靡一时的《心跳回忆》(科乐美公司)是一款让玩家享受如何捕获可爱女孩角色芳心的过程,并乐于其中狩猎技巧的恋爱模拟游戏。如若没有被目标角色表白,或者表白失败,便以“悲剧告终”,无法实现恋爱。
然而,2009年科乐美数码娱乐公司开发的游戏《爱相随》的机制则是玩家通过与游戏中的二次元女朋友互动,作出“欢迎”“我回来了”之类的问候,或者用笔抚摸女朋友的头,逗她开心又让她害羞得脸通红,促使玩家对角色产生恋爱的感觉,随着相处时间的推移愉悦感愈发加深。虽说以悲剧告终的可能性并非为零,但一般不会发生。据说遭遇背叛的风险微乎其微。
通常情况下,若谈及沉迷于二次元恋爱的年轻人,想必会有人联想起过去的“御宅族”。事实上,在千禧年代中期以前,该思想一直根深蒂固。
轻小说作家本田透于2005年出版的著作《电波男》(三才出版)中写到,在“帅哥与丑男(姿容等令人不舒服的男性。包括御宅族在内)”两极分化加速的时代里,对丑男来说,与三次元(现实)女性谈恋爱仿佛踏步于“不毛之地”。在此基础上,作者振臂疾呼“通过虚拟恋爱来邂逅理想中的恋爱,正是御宅族的胜利所在”。
那么,如今御宅族属于少数的一类吗?不,多个调查结果显示,答案并非如此。
例如,据2014年,日本大型就业信息公司MyNnavi 对2015年准大学/研究生院准毕业生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属于御宅族”的学生占全体中的四成。不出所料,御宅族领域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动画”“漫画”“游戏”。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回答属于“御宅族”的男女比例相差微乎其微。近年来,两位20多岁的女白领相视一笑说“我是腐女(喜欢男男爱情的女性)呀——”“我也是啊——”的场景也不足为奇。与从前相比,性格开朗的御宅族明显增多了。
着迷于前文提到的《爱相随》游戏和颇受20多岁女性欢迎的“他男友”游戏(恋爱游戏中对帅哥的称呼)的人群,大多是“现充”的年轻人。他们穿梭于打工、社团活动和公司生活中,过得相当充实,朋友也有十几二十个,若想认真恋爱并非找不到交往对象。但他们却坦言“目前并不那么想要(对象)”“暂且虚拟恋爱就足够了”。为何会如此呢?
和光大学副教授高坂康雅表示: “因为对于如今已经习惯虚拟世界的20多岁年轻人来说,现实恋爱是精神上的‘负担’。”
的确,如果把虚拟恋爱比作独自“打壁球”,那么现实恋爱就如同双方相互给予能量的网球、乒乓球等连续对打类项目。给予出去的能量需要再生产,但有些人却不能顺利完成。
比如,工作中能获得自信的男性,能量也会相应增加,会有富余的时间称赞女朋友“这个美甲好可爱啊”,让她满心欢喜。受到夸奖的她也会笑着回答说“谢谢啦”,心里想着“对了,用打工赚来的钱给他买点好吃的吧”。若如此良性循环往复,双方均会容易感到“在一起好快乐”“元气满满”。
然而,若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性格内向,一直如虚拟恋爱般“打壁球”的话,总能量并不会增加,恋爱成了对方单方面的能量给予。于是,对方会想:“为什么老是我又要夸赞又要请客?”不久便因为能量不足而疲惫不堪,感到“恋爱很沉重”……
据说即使本身在恋爱中表现出积极态度的年轻人,只要与内向的人交往过一次,也多会持有“恋爱就是沉重、麻烦”的想法。
与恋爱渐行渐远的“其他欢乐场”
春香(22岁)精力充沛地在一家餐厅打工的同时也参加了资格认证课程学习班。她说:“我前男友占有欲太强了,见面只会让我‘心情沉重’。”
春香的前男友从事自由职业,是个不折不扣的游戏爱好者。起初两人因在线游戏之类话题相谈甚欢,然而有一次春香因学习临时取消了约会,第二天前男友便开始在推特上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从那以后,前男友常因为“刚才去见男生了吧!?”一类事情火冒三丈,频繁地发短信给她,最终导致分手。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知名私立大学2年级学生拓哉(20岁)正在为去意大利留学做准备。与高中同窗已经交往了两年多的他,最近也开始感叹在LINE上互动倍感“沉重”。
“偏偏在我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给我发来(图片),问‘这件衣服怎么样?’。若我没回复,她便说‘明明都看见了(为什么不回信息)!’,简直让我气不打一处来。真是受够了,我想分手。”
与此相对,拓哉迷恋的网络服务平台“谷歌+”(谷歌)和社交软件“755”(CA广告)总是可以仅在兴起时去瞄一眼偶像“帕露露(AKB48岛崎遥香)”的动态。若在帕露露发的“早上好--”下面跟帖“还好吗?睡得好吗?”,大约1000次中也会有1次幸运地得到回复。“这样反而快乐得多,也更有心动的感觉。” 拓哉如是说。
2014年,高坂康雅将不想谈恋爱的年轻人(男女900人)按“不想谈的理由”划分为4种类型,并分别研究了每种类型的年龄与身份、亲密关系等相关性。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最难谈上恋爱的是“不自信”型与“积极回避”型人群。
前者是尽量不谈恋爱,不想被别人伤害的类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毫无魅力。后者是试图规避恋爱风险,抑制能量消耗的类型,因为他们性格内向,恋爱能量不足。这两类人都不善言辞,经常宅在家里,而且同性朋友也不多。
以上我完全认可。意外的是,如春香和拓哉般善于交际、兴趣广泛、工作努力且精力旺盛的“乐观期待”型人群,也不太想要交往对象。
即使该类型的人群认为“比起恋人,兴趣和学习优先等级更高”,仍旧能轻而易举吸引对方。因为他们一直以来处理事情都游刃有余,所以容易乐观地觉得“恋爱嘛,什么时候都可以谈”。若有虚拟平台之类其他欢乐场存在,他们必然会更容易产生“目前不需要恋爱”的想法。
  作者: [日]牛窪惠
文:[日]牛窪惠编辑:蒋楚婷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