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连心桥”升级“家站点”人大代表这样为“老百姓代言”

人大代表是“老百姓的代言人”。他们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在那里他们真实地听懂民意、了解民心,联络站成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眼下正值开渔季,在福建省东山县澳角村的渔船进出航道上,破旧鱼排等严重影响了渔船进出,清理航道迫在眉睫。在澳角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全国人大代表林华忠正在跟渔民们商讨解决办法。
图片
为确保渔民海上安全顺利生产,有关单位多方筹措资金,调来吊机,对渔港内破旧沉船进行打捞清除。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福建省东山县澳角村党委书记 林华忠:把这些废旧的渔排一次性清掉,把这些好的渔排,占用到港道的,20天内我们可以把它清理完成。
图片
在代表家站,既有大事小情的“接诉即办”,也有产业发展的“把脉开方”。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四条胡同的“小院议事厅”,人大代表面对面听取商户、居民代表们的诉求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擦亮在当地集聚的老字号的“金招牌”,促进老字号向年轻化、新国潮方向提升。
图片
东城区前门街道商户代表 王后荣:租金涨了,他就必须得要走了,怎么能让这些(老字号)商户能够留下来,甚至能够大家一起,去帮助他。
图片
发起这次“小院议事”的是北京市东城区人大代表王锐,她告诉记者,前门街道老字号林立,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传承创新的难题。利用“小院议事厅”把商户和周边居民代表聚到一块,能更全面地收集诉求,更深入地厘清问题根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来推动解决。
图片
东城区人大代表 王锐: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老百姓可以畅所欲言,而对我们来说、对人大代表来说,我们可以听到更加接地气的老百姓内心的想法。
人大代表“家站点”升级
拓展民主渠道
为拓展人大代表与群众的沟通渠道,各地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点)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服务功能,拓展代表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推动“家站点”的迭代升级,更好地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在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渝海大厦旁,一个小小旋转楼梯,和不远处的一大坡笔直“梯坎”,都有四层楼高,连接着七星岗和较场口上下两个片区。
图片
渝中区解放碑街道莲花池社区居民 唐泽芳:这边的(旋转)梯子是60步,那边的(直)梯子是90步,对老年人来讲(爬楼梯)还是很困难的。
图片
什么时候能够加装电梯,也成了附近居民最关心的问题。和居民们一样着急的还有渝中区的人大代表苏小彬。
图片
渝中区人大代表 苏小彬:在去年的时候,就有很多楼里的一些员工,就反映渝海大厦出行不太方便。刚好是在去年,整个社区的议事代表也提出这个问题。我们也收集了整个居民他们的一些想法,同时也和政府这边帮忙协调整个的资金来源。
图片
苏小彬告诉记者,经过积极协调,原本因工程费用、占地权属等问题一直难以实施的外挂电梯加装事项,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目前,已经进入了方案设计阶段。前两天,加装外挂电梯的情况报告现场会在联络点举行,附近居民和写字楼里的办公人员纷纷赶过来参与讨论。
图片
渝中区解放碑街道莲花池社区居民 朱丽娟:今天来参加这个会就了解到,目前电梯安装的资金、技术、场地这些方面都已经没有问题了,相信接下来很快电梯就可以到位了。
图片
让人大代表接访活动走进不同区域和场景,拓宽选民反映诉求的渠道。
老旧小区相对较多的大溪沟街道,把代表活动站放在了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实现人大监督与基层治理“相衔接、两促进”;年轻人聚集的朝天门街道开通了人大代表线上接访,打造“民情联络数字化清单”。
目前,重庆已基本建成覆盖到位、运行有序的代表联系群众平台体系。
全国20万代表家站
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
群众在哪里,民意在哪里,代表家站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垃圾分类、院落改善、文明养犬、厕所革命等热点难点问题,都在一次次商讨调研中找到了解决办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学习培训局局长 朱恒顺: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已建立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超过20万家,基本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
图片
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西福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普法驿站为群众提供普法知识宣传、法律政策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人民法官的专业优势。
图片
福建漳州芗城区北街道高校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4点半学堂”里,20多名放了学没人带的低年级学生有了去处,学堂对面就是老年人活动中心,人大代表们以联络站为平台,聚焦“一老一小”,解决了社区年轻人最急切的难题。
图片
浙江省衢州市人大代表联络站,两年来,全市各级代表进站2万多人次,受理问题1.3万多件,就地化解率99%以上,涌现出“南山话事”“议事茶亭”等代表工作特色品牌。
通过代表家站,群众急难愁盼和代表履职尽责实现“双向奔赴”,共同作答基层治理的“关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