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百岁粥坊”到“百岁街坊”,宁波文昌社区以小善汇聚大爱

图片
“百岁粥坊”志愿者为骑手送饮品。
每天清晨3点半,周惠英便来到海曙区鼓楼街道文昌社区“百岁粥坊”,蒸上点心,备上小菜,为新一天的早餐开张做好准备。“我们粥坊主要为社区高龄老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早餐包括1碗粥、1个鸡蛋、2个包子和1份小菜。”周惠英说。
周惠英,“百岁粥坊”负责人,也是粥坊“元老”级成员。“我是粥坊的第一批志愿者,见证了粥坊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从家到粥坊,这条路她一走就是9年,风雨无阻,只为一句承诺:无怨无悔为老人服务。
文昌社区地处老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就餐难是社区一大民生问题。2014年,社区原党委书记周晓红召集10多名社区党员、居民骨干共同商量解决老年人的就餐问题。一番头脑风暴后,开办粥坊成为大家一致认可的方法。
说干就干,经过半年筹备,2015年5月“百岁粥坊”正式落地。周惠英介绍,筹建之初,粥坊就收到辖区企业和个人爱心捐款9万多元,20余名党员和居民志愿者积极报名加入“百岁粥坊”志愿服务团队。
图片
文昌社区“百岁粥坊”。
“其实,粥坊最初不向老人收费,但是有些老人感到难为情。”周惠英说。
不收费会难为情?
“他们觉得没有花钱不好意思来吃,考虑到这一情况,我们便将粥坊免费吃粥的规定改为‘壹元吃粥’。”周惠英向记者解释道。
每逢腊八、元宵等传统节日,粥坊会为居民送上各色节日小食,夏季会为外卖骑手、建筑工人提供绿豆汤,还为无法出门的独居老人、卧床病人提供派送上门服务,丰富粥坊服务形式。
“粥坊主要以社会爱心捐助和辖区单位援助维持运营。”周惠英说,小到1瓶酱油、1袋米,大家都愿意尽一份力让粥坊办得更好。她记得,居住在社区的沈秀凤老人从粥坊成立就主动捐赠了第一笔善款,之后的每个月都拿出部分退休金捐给粥坊,每月的捐款从开始的1000元到现在的2000元,积少成多,一直延续到现在累计已有20万元。
图片
周惠英向环卫工人送饮品。
“百岁粥坊”的爱心与暖心带动了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或贡献一份力量。如今,志愿服务团队已从最初的20多人壮大到200多人。“小善凝聚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爱心大河。”周惠英说。
历经9年建设,3000多个四点半早晨为辖区老年人和环卫工人低价供应15余万份粥,“百岁粥坊”平均每天服务50至70人。2023年,入选宁波市首批“慈善空间”。
文昌社区党委书记王蓉蓉告诉记者,社区不仅通过“百岁粥坊”熬好“敬老”“扶弱”“环卫暖心”这三碗粥,让辖区高龄老人们、残疾人朋友以及环卫人员享实惠,还以此为起点,挖掘充实“百岁”品牌内涵,沿着文昌街拓展打造了“百岁慈爱园”“百岁生态园”等子项目,为居民搭建参与活动和服务社会的平台
串点成面,“百岁粥坊”衍生“百岁街坊”,文明盆景变成了文明风景。
图片
文昌社区“生态园”。
打理“生态园”的曹列康,运营慈善商店的车爱丽,永寿街居民自治站里的周友根……社区居民可以在“百岁街”上发挥所长,服务居民,获得归属感。
“曾经的一碗小粥开启了文昌善爱舞台的序幕,现在的一步一景聚成了街坊邻里互助的‘满汉全席’。”王蓉蓉说。
来源:甬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