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近日,“16岁少年在理发店剪头烫发被要求支付4000元”一事在网络引发热议。9月8日,杭州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表示涉事理发店“涉嫌存在消费欺诈行为,已立案调查”。此事的现场视频显示,当时出警的一位民警曾质问理发店负责人:“我跟你讲,下一次做什么头多少钱,不要跟我这个那个,剪个头300块钱,能不能贴上去?能不能不要300多元变成1000多元,行不行?我就问你这句话!”民警的一番话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澎湃新闻)
在被奉为Tony老师、成为各种段子的主角以来,理发师们似乎也变得“慈眉善目”起来,这一行业整体的形象改观,近年来可谓大有进展。然而倘若将记忆回拨,很多人想必仍会记起其早先的模样。曾几何时,理发店水深几乎是共识,其中的做局挖坑、套路算计层出不穷,中招上当者不在少数。其后,随着监管介入、连续整治,这一行总算走向了规范化发展的正路。而最近的这起案例,则颇有一股故态依旧、“禀性难移”的意味。
“16岁少年理发,被要求支付4000元”。在此事中,狮子大开口的店家,把自己的贪婪、蛮横展露无疑,其倚大欺小、仗势欺人的嘴脸,简直可恶至极。诸如此类的情形,原本也平平无奇,不过是某些理发店又一次的“故技重施”罢了。其最大的看点,无疑在于受害人“16岁少年”的身份,这明显就是精心挑选猎物的针对性下套。应该说,这并非孤例。而是近年来“理发店骗局”整体收缩,同时“主攻”老幼客群的一个缩影。
前些年,曾发生过一个轰动性案件,“七旬大爷3年理发店消费235万元!”与之相较,“16岁少年理发被收四千”一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所暴露的共性背景因素是相似的,那就是,过去理发店能够攫取暴利的那些话术、圈套、花招,对于心智成熟、理性健全的客群来说,已然趋于失效,故而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下狠手“欺老诈幼”了。一方面,理发店“高端产品”“增值服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其“自然渗透率”迟迟打不开局面,于是难免剑走偏锋。
理发行业的收入构成,高度依赖“销售提成”,这从根本上决定了Tony老师们的行为模式。其中的微妙之处在于,理发店的“基础服务”,都是明码标价、事前报价的,而理发过程中的“新增项目”“增值服务”,则是口头报价、含糊报价乃至是“先斩后奏”的——这是“销售的艺术”,也成了很多纠纷、冲突的“伏笔”。
毫无疑问,理发店理应明码标价,而这一报价体系,不应只有“基础项”“基本款”,更应该囊括“增项”、覆盖全过程,与此同时也包括对新增大额消费的二次确认、即时确认环节。如此这般,店家才能自证清白,排除了“消费欺诈”的嫌疑,才能少些事后的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