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是第九个“中华慈善日”,9月也是山东省第24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9月4日,我市第九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公益系列活动在环翠区里口山举行。
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市残疾人联合会、市慈善总会、环翠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威海长城爱心大本营、环翠区里口山管理服务中心等单位承办。活动以“爱在山东 融情威海”为主题,通过各族青少年、残疾人、志愿者共同参加文艺展演、公益挑战接力赛、慈善大集、参观十八里担架道纪念馆等活动,搭建起一座传递爱心、促进交流的桥梁,在弘扬慈善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守望相助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各族群众和衷共济、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
启动仪式上,节目纷呈,亮点不断。轮椅舞《光明》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生命的坚韧与力量;威海市翠竹小学的孩子们以纯真的嗓音,通过《格桑拉》与《说唱梨园的可爱》,传递了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来自威海艺术学校的学生以一曲古筝独奏《上春山》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最后,威海市千山路小学带来的合唱《带我到山顶》,更是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演绎,为整个启动仪式画上精彩句号。
“各就位,预备,嘭!”启动仪式结束后,伴随着发令枪响,公益挑战接力赛正式拉开了帷幕。由各族青少年、志愿者、残疾人朋友组成的队伍展开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接力赛跑,比赛终点设置在十八里担架道的观景平台,最后一棒的残疾人朋友们抵达终点后即刻开始了现场写生的油画创作,第一名队伍的作品现场进行慈善拍卖。
“本次挑战赛爱心拍卖售出的油画作品,收入全部用于帮助残疾人朋友,希望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残疾人朋友都不会掉队。下一步,我们会帮助更多残疾人朋友培养创作能力,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作出成功的作品。”威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长城爱心大本营发起人刘长城表示。
公益急救知识普及演示、健康普查、法律科普……活动现场慈善大集上各个公益摊位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光顾。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艾灸锤。”在威海白手杖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姜新耐心引导下,6名“蜗牛孩子”积极与市民互动,售卖着艾灸锤。通过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这群‘蜗牛孩子’变得更加阳光、开朗、自信。”
“很开心能来参加这个活动,也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如此阳光的我。”据介绍,因意外受伤导致瘫痪的梁永正,曾经多年封闭在家,长城爱心大本营发起人刘长城得知后,多次上门开导,并带他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不仅让他重燃希望,还学会了电商、绘画等技能,增加自己的收入。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及各区市慈善总会自2006年相继成立以来,共募集慈善款物21.01亿元,广泛开展了助医、助学、助老、助困、助残、赈灾六大系列慈善救助活动,救助困难群众117.2万人次,成为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来源:Hi威海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