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频频刷到家乡的消息,在短视频的航拍视野和人工智能加持的滤镜里,家乡高楼林立、城市干净整洁,风景美不胜收。
丢掉记忆,只看这些短视频,仿佛家乡已经从原来破坏的小城市,摇身一变为发达城市。
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家乡真有这么大的变化吗?
来自《十堰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十堰市2023年人均GDP为7.4万元,约为全国平均值8.9万元的83%。
再看人均收入和消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万元,消费支出2.26万元,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7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和84%(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万元)。
所以,不管是衡量发展水平的人均GDP,还是衡量居民生活状态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都表明:
作者的家乡,并不如短视频所宣传的那般美好,当地2023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处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家乡发展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这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地区,通常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当地人生育意愿较高,人口结构中年轻人口居多。
十堰市,是不是具有类似的人口特征呢?
我们可以绘制一张人口金字塔图,用来观察当地人口结构的分布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人口结构,在图表中将当地的区县及代管的县级市数据一并展示。
从全市情况来看,2020年度,当地常住人口中,人口年龄呈收缩形态,即老年人多,年轻人少。
具体来说,当地常住人口,不分男女,以50-54岁为中心,向两边收缩。但在30-34岁这个年龄段,常住人口所占比较有所回升。
这可能与这个年龄段的小孩较小,家长需要返回本地照顾尚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孩有关。
而20-24岁人口是所有年龄段中最少的,除了外出求学外,那项持续了几十年的基本国策,对人口结构也产生了肉眼可见的影响。
包括郧阳区、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和丹江口市在内的区县市,人口结构与全市的基本相同。
两个老城区茅箭区和张湾区,与全市和其余区县市的结构稍有不同,即20-24岁人口所占比例稍高一些。
这种现象,可能与年轻人来城区上大学,以及更年轻一代,倾向于在家的附近上班有关。
另外,这两个市辖区常住人口最多的年龄段,出现在45-49岁,比其他区县市稍稍年轻一点。
但不管怎样,一个50-60岁人口居多的城市,其发展前景并不是特别明朗,发展潜力或许并不像短视频所说的那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