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共同体”?这么写小心犯政治错误,而且不利于民族团结

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和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但在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中,很多都把这个名称写错了。

看看下面新闻报道中的错误:

看看下面学术论文中的错误:

“筑牢”“铸牢”如何区分?

筑牢:通常用于形容建立和巩固具体的、物质的东西。比如,“筑牢城墙”指的是加强和巩固城墙的结构,使其更加坚固耐用;“筑牢基础”则表示要建立和加强某个事物的基础,使其更稳定可靠。筑牢的过程往往涉及建造、修盖、修筑等具体的建筑或工程活动。

铸牢:则更多用于形容建立和巩固抽象的、非物质的东西。例如,“铸牢信任关系”意味着建立并巩固双方之间的信任;“铸牢友谊”则是指加强和稳固友谊关系。铸牢的过程更侧重于通过某种方式(如教育、宣传、实践等)来牢固某种观念、意识或关系。

在实际语境中,筑牢和铸牢常常用于不同的场合。筑牢更多地与建筑、工程、基础等具体事物相关联;而铸牢则更多地与思想、意识、关系等抽象概念相关联。

两者还可以结合使用,形成更丰富的表达。例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国家安全屏障”,这里既体现了铸牢抽象意识的重要性,也强调了筑牢具体安全屏障的必要性。

总结一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共同体”是文字规范表述,不能写成“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