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文,还得看陶渊明大大!

图片

《桃花源记》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鬼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网络上刷到过关于《桃花源记》的恐怖解读——


太守等人其实找到了桃花源,但他屠杀了那里的原住民,想要霸占他们的财产,于是对外宣称没有找到。


刘子骥也找到了桃花源,但他看到了这里惨遭屠杀后尸横遍野的景象,惊吓过度而病逝。


甚至有人认为,渔人从一开始步入的就是一个隐蔽的死后世界……


图片

▲ 清·朱耷 《桃花源记卷》 故宫博物院

都啥啊,汗流浃背了!吓得本人赶紧甩甩脑袋抛开这一切,重读一遍《桃花源记》。


不出所料地,又被陶渊明大大狠狠击中,忍不住想为《桃花源记》正名——


哪里有什么鬼故事,明明超治愈的好不好!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讲述的故事说起来其实也没啥——


就是一个渔夫乘船打渔,一不小心闯入了宛若仙境的桃花源。


图片

▲ 明·仇英 《桃花源图》 波士顿美术馆


但也是这样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却深受后世文人名士们的追捧,各种同人文和二创作品不断涌现——


我们所熟知的王维、刘禹锡、王安石等大诗人都曾以《桃源行》为题作诗,苏东坡也曾写过《和桃源诗序》。

关于桃花源的画作就更别说了,从唐至今有记载的就多达百余幅……


图片

▲ 清·黄慎《桃花源图》安徽省博物馆


这等影响力,堪比当代顶流影视IP。


为什么这样一篇不到400字的散文这么招人喜欢呢?我想,是因为桃花源里蕴藏的理想之美。


如果说“理想国”和“乌托邦”是舶来词,那么“桃花源”就是最中国式的理想世界代名词。


想象一下,你走在一个黑咕隆咚的狭小洞穴,伸手不见五指。你有些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往前走……


图片

▲ 明·仇英 《桃花源图》 波士顿美术馆


终于,眼前浮现些许光亮,你顺着光往前走,没曾想会是这样的景象——


一片平坦开阔的土地铺展开来,农家小屋齐刷刷地排列着,显得简朴又可爱。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你继续走着,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只见农田与池塘错落有致,田间小路交错其中。


图片

▲ 明·仇英 《桃花源图》 波士顿美术馆


处处是林木苍翠,有人地里劳动,有人树下休息,身前跑过的小孩儿脸蛋红扑扑的,正忙着追赶蝴蝶。


不远处,鸡仔和小狗的叫声时隐时没……


别人都说公园20分钟效应,可在这里只需要20秒,身上的班味儿就消散干净了。


图片

▲ 明·仇英 《桃花源图》 波士顿美术馆


还没等你从岁月静好中缓过神来,原住民就迎了上来,一番闲聊之后说什么都要请你回家喝杯茶。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他们非但没有赶走你这个外来的“不速之客”,还热情款款地为你操办了一大桌丰盛酒菜……


图片

▲ 明·仇英 《桃花源图》 波士顿美术馆


你为人们的善良由衷感动,也羡慕起他们的淳朴的生活——


哪有什么日常内卷,群体焦虑,在这里,生活不过三餐四季,好好种地,好好吃饭,日子充实而幸福。


这就是桃花源,一个色调明暖的治愈梦境。


而这个梦境,是陶渊明无差别地递给全人类的礼物。


里面没有仙人,没有超能力,却有一群幸福生活着的普通人。


它远不及上古神话那般超凡浪漫,却能给我们具体可感的治愈和温暖。


桃花源的生活是幸福安逸的,陶渊明所处的现实世界却截然相反。


《桃花源记》创作于公元421年,此时的陶渊明已经55岁了。


15年前的他仍是一个苦兮兮的社畜,在彭泽县担任县令一职。


打工多年来,陶渊明连续遇到的几任奇葩领导,不是混吃等死型,就是企图造反型……总有一款能把你逼疯。

图片

所以出任彭泽县令时,老陶早就对职场心灰意冷了,只是迫于生计不得不找个班上。


这个班上的,自然也就不咋开心。他越来越想不通的社畜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某天他终于桌子一拍,留下了一句——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图片


老陶就这样离职了,这份工作,他前后只干了80来天。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老陶写下《归去来兮辞》,撸起袖子种田去了。


虽说是隐居种田,老陶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他依然关心着国家大事和天下苍生。


那些年正值晋宋之交,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百姓们既要面临战争带来的惨重苦难,又要承受繁重的赋税和徭役,生活苦不堪言。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陶渊明心怀愤懑,却又无力改变。


他尝试用创作来寄托情怀,构造出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于是便有了我们所看到的“桃花源”。


不知道大家读《桃花源记》时有没有这样一个疑惑——


我们都知道,老陶最喜欢的是菊花,动辄“采菊东篱下”,就连周敦颐都要在《爱莲说》中提一嘴:“晋陶渊明独爱菊”。


那老陶为啥不写个《菊花源记》,偏要写桃花咧?


图片

这还要从一个古老的故事说起。


在《山海经》中,拼尽全力追逐太阳的夸父终于累倒在地上时,“弃其杖,化为邓林”。



图片

▲ 夸父逐日 摘自《山海经》


这里的“邓林”就是桃林,临死前夸父抛出的手杖化为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桃林。


而陶渊明曾写过一首赞美夸父的诗——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九》


陶渊明认为,这片桃林是夸父为了惠泽后人有意幻化的。追逐太阳的夸父倒下了,可这片桃林将永远为后人遮阴纳凉,消暑解渴。


或许这就是陶渊明选择桃花的原因——


在他眼中,「桃花」象征着庇护众生的理想光辉,而这正是他所憧憬的。


图片

▲ 明·仇英 《桃花源图》 波士顿美术馆


夸父没能追上太阳,陶渊明同样没能一展抱负,改变黑暗时局。


但恰似夸父幻化出一片惠泽后人的桃林,陶渊明用他的文字为我们创造了桃花林,留下一片理想的精神净土。

说回《桃花源记》,大家还记得后来的故事吗?


渔人离开之际,桃花源的人们告诉他:“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们希望渔人保守秘密,不要把桃花源的存在透露给外人。


可人都是贪婪的,渔人显然并不想就这样告别美丽的桃花源。


他先是“处处志之”,而后又“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图片

▲ 明·仇英 《桃花源图》 波士顿美术馆


在诱惑面前,渔人还是失信了。


而故事的结局是最值得玩味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


不论是太守还是刘子骥,都再也没能找到桃花源。初中时读到这里觉得很玄乎——


没道理啊!一个是有权有势不缺门路的太守,一个是最擅长探访山水的名士,何况还有渔人做的标记,咋就找不到桃花源了呢?


图片▲ 明·文徵明《桃源问津图》辽宁省博物馆

长大以后再读,却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不复得路”背后所蕴藏的哲理。


还记得渔人一开始是怎样找到桃花源的吗?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是的,渔人并没有刻意去找,他得遇桃花源的契机,正是「忘」。


当他流连于沿途美景,忘却了距离和时间,也忘却了自己身为渔人的打渔工作时,不知不觉就通往了桃花源。


可当他“处处志之”,当太守等人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找寻桃花源,这片美好净土却不复存在了。


图片

▲ 清·朱耷 《桃花源记卷》 故宫博物院


老陶依然是那个颇具哲学家气质的诗人,他试着构造桃花源的理想之境,却不强求,不执迷。


或许,“遂迷,不复得路”的「迷」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迷路”,更是精神意义上的“迷失”。


就像蒋勋老师在解读《桃花源记》时所说的——

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


那个迷失在执念里的渔人,终究丧失了他的理想世界。



生活忙忙碌碌地向前奔涌,我们总也需要具体的目标来锚定自己不同的人生阶段。


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赶路途中获得一种“不会迷路”的安全感。


可是我们常常忽略,目标为我们提供的是方向,而不是可能性单一的终点。


过于执着终点,或许更容易迷路。


而桃花源的故事为我们打开了另一种可能性: 不要着急赶路,去感受路。


生活也好,旅行也好,创作也好,愿我们——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1]《晋书》唐·房玄龄等

[2]《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