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漳县:“1234”工作机制推动创城工作走深走实

初秋时节,漫步在武阳大地,公园里草木葱郁,道路旁繁花似锦,大街小巷秩序井然,居民院落干净整洁……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美丽城市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漳县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为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1234”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立足精准高效固优势,一项项便民之举、利民之策相继实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市民风貌奋发昂扬,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的良好社会新风尚正在加快形成。
图片
漳县县城一角(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1”是做优“一个方案”,凝聚“文明之力”。漳县紧盯2024年底完成省级文明县创建这一目标,重点围绕“为什么干”“干什么”“如何干”三方面,对创建指标、测评项目、测评内容逐项细化分解,为创建工作规划了“施工图”,绘制了“时间表”,细化了“任务书”。
“2”是用好“两项举措”,培筑“文明之魂”。漳县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全县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的若干措施》,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集中学习14次、研讨交流3次,带动全县各级党委(党组)普遍开展集中学习8次以上、研讨交流2次以上。组织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上讲台,举办“干部大讲堂”28期。打造新时代漳县宣讲品牌,成功举办“新时代·新思想”2024年度漳县理论宣讲大赛,不断夯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基础。
“3”是聚焦“三个着力”,厚植“文明沃土”。漳县切实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全年维修路面1700平方米、人行道965平方米。同时,加大城区排水设施排查力度,维修疏通市政污水管网1000多米、清理沉沙井14个,维修路灯218盏,城区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全力抓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对6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无障碍通道2400多米,无障碍公厕6座。对现有的75个文明单位开展复查复验,巩固提升创建成效。持续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规范化建设成果,建成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3个、实践站140个,其中市级规范化示范点4个,建成文明实践基地20个。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爱心帮扶等实践活动1200余场次,帮办各类实事950余件。培育志愿服务品牌54个,县政务服务中心“小丽帮办”、四族镇“巾帼红娘团”、金钟镇爱心送餐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得到深化拓展。
截至目前,漳县已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160余场次,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200余场次。全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82场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140余场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44场次。
图片
改造提升后的漳县农贸市场(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4”是抓实“四项突破”,弘扬“文明新风”。漳县以城区主次干道、武阳公园、人民公园为重点,引导流动摊贩向中心市场集中,在规定区域、规定时间有序经营,累计清理规范各类占道经营行为2200余起。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摩托车、电动车登记挂牌工作,规范城区车辆停放,摩托车、电动车登记挂牌872辆,新规划131处非机动车辆停放区,规范停放非机动车辆5000余辆。在城区公交站点、武阳路过街天桥宣传架、城市道路指示牌、人民公园宣传栏等处广泛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文明公约、移风易俗、诚信经营、向上向善、先进模范等公益广告宣传版面680余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小品10余处、爱护花草温馨提示牌1000多个,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动员全县干部职工每周五下午3:00至6:00上街开展文明行为宣传、城市乱象整治、文明交通劝导、区域内垃圾清理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已开展志愿服务50多次,清理“牛皮癣”小广告1000余处。县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实事800余件,解答各类疑难问题340余件。
此外,漳县将学生文明素养提升工作融入学校常规工作,不断拓展学生文明素养提升教育路径和渠道,在城区各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习惯养成系列活动,先后开展2期学生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演讲大赛,城区10所学校组织师生分别在武阳公园和漳县一中学术厅开展主题演讲10次,近2万名师生参与主题演讲活动。开展妇女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专项提升行动,巩固提升武阳镇、盐井镇“陪读妇女”妇联组织建设,在“三新”领域成立妇联组织23个,切实履行妇联服务、引领、联系职能定位,全方位纵深推进妇女群众自身能力素养提升。(李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