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新”来自时代的“新”
——“新的文化使命与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平行论坛侧记
“新的文化使命与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平行论坛现场
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本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围绕不同主题举办10场平行论坛。会议代表与特邀嘉宾围绕主题深入交流与探讨,共商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作为十个平行论坛之一,“新的文化使命与新时代长篇小说创作”分论坛9月3日在京举行。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一级巡视员皮钧,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北京作协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纳杨,云南省作协驻会副主席胡性能,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秘书长南飞雁以及41位青年作家、评论家代表参加论坛。论坛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主持。
李洱从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说起,谈到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会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但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面临的某些根本问题不会改变,个人经验的有效性仍然是文学创作与传播的关键因素。此外,他谈到,青春不仅是指生理上的年轻,更是一种包含深沉意志、恢宏想象与炽热情感的心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与青春密切相关的成长小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成长经历,也体现了社会变迁。时代的发展赋予文学创作诸多新的书写范式,文学的发展空间远远没有穷尽,希望大家积极摸索开拓,不断发现自己、表达自己、成为自己、超越自己。
刘大先认为,新时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创作主题可概括为“历史与传统”“现实与生活”“城乡转型”三类,作家们或致力于重新讲述中国历史与文化,呈现新的中国形象,或在小说中细腻表现日常生活,或表现对逝去故乡的记录与怀旧,以及对新时代城乡融合振兴的关注。作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叙事模式,在形式上大胆尝试,包括不同类型文学的融合渗透等。在他看来,新时代长篇小说的使命应该落脚在“中国故事的可读、可写与可译,中国形象的可信、可爱与可敬,中国观念的可理解、可传播与可接受”上,在传递共同价值观的同时,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生命力。
石一枫在发言中表示,小说是一门生活的学问,为使作品更加丰富开阔,作家们需要深入研究新时代的生活景象,以充分获取新的创作素材。小说的“新”来自时代的“新”,面对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变化的社会,作家不仅要捕捉到表层的变化,更要洞悉人们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同时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视野,以创作出更符合当下社会情形的长篇小说。
文珍的发言从自身写作经验切入,在她看来,创作长篇小说对每个写作者而言,都是一个诱人的挑战,这种创作冲动不仅是对外界的回应,更是内心的必需。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长篇小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需要写作者用漫长的时间来寻找答案。她谈到,长篇小说的写作就像在与无形的怪兽搏斗,尽管前路艰难,但仍希望能够战胜它,创作出触动读者心灵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真实存在。
“那是2005年的秋天,在祁连山南麓的群山之中,为寻找一头离家出走的公牛,我一个人骑着马,在牧人营地越来越少的群山中,已经走了两天时间……”论坛现场,索南才让娓娓道来,分享自己的山中经历。牧人的故事、离群的牛马、星空下的沉思,种种情景让他意识到,文学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生活本身。长篇小说是对现实和人生的精炼,也是对写作者的精炼,“我不想以作家的身份去掌控文字,我想在小说里生活”。
陈培浩观察到,近年来,中国文学界经历了一场从个体美学向共同体美学的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也反映在理论探讨上。共同体美学并不否定个体价值,而是倡导在个体与集体、时代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长篇小说作为一种与社会进程紧密关联的文体,在推动新时代文学繁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家们不仅在生动描绘生活细节,还在努力揭示其背后的结构性与总体性。
“新时代的长篇小说创作在多个层面上接续并转化了中国古典思想和文学传统,以反映当下的新观念、新生活与新经验。”杨辉谈到,融合古典与现当代文学传统的“大文学史观”正在形成,作家们广泛借鉴古典资源,创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作品,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和艺术空间。古典文学为当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得新时代文学能够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创造出扎根于新时代的新文化形态。
南飞雁作为青创会领队代表发言。他介绍说,河南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拥有悠久传统和显著优势,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历史题材,都有一些优秀作品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认可。河南省作协尤为注重青年作家的培养与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助力青年作家成长。他表示,自己既是一个文学创作者,又是一个文学组织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扎实的脚步攀登文学的新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