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县”热推丨一起去“村”游!解锁农旅融合新玩法

农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曾经,乡村的田野只是农民劳作的场所。如今,在农旅融合的推动下,广袤的农田、碧绿的菜畦、丰硕的果实、朴实的村居,都成为令人陶醉的风景。
近年来,湖北各地不断探索乡村旅游新场景,打造农旅融合新亮点,让风景变“钱景”。今天,请跟着我们一起去“村”游,解锁农旅融合新玩法。
咸安:一根萝卜带火一座村庄
“在抖音上刷到白水村,发现不仅萝卜公社和网红河有名,葡萄也很好吃,还有古桥更有特色,就想带孩子来看看,果然不虚此行。”8月27日,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白水村人来人往,从市区驾车过来的陈女士正在白水村葡萄园里和朋友们一起体验采摘之乐。
咸安区高桥镇白水村位于幕阜山南麓高桥河畔,之前因每年汛期易淹水呈白茫茫一片,故称白水村。白水畈400多亩田地也因洪水冲击带来有机质使沙壤肥沃,种的萝卜皮薄、肉脆、汁多、味甜而闻名。
“白水村萝卜亩产8000斤以上,加上来村里体验的游客多,村民收入可观。”白水村党总支书记黄彪彪介绍,村民自制的萝卜脆、萝卜干等很受游客喜欢。
图片
曾经的白水畈,萝卜身价0.4元/斤,烂在地里成肥料,到如今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功引进鄂旅投落地投资,成为特色村湾。
图片
在白水村,种萝卜、卖萝卜、拔萝卜、吃萝卜宴……一系列围绕萝卜的产业次第铺展,销售从电话营销变为电商平台为主;方式由上门收购变为上门采摘;主体由农民自耕自种变成市民认筹的“菜园”。
图片
依托萝卜公社客流量优势,白水畈葡萄销售渠道三分之一来自游客采摘,另三分之二主要对接城区各大超市,供不应求。
“葡萄基地和萝卜公社每年吸引百余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提高了村民收入,拓宽了村民眼界,还教会了种植技术。”白水村党总支书记黄彪彪介绍,依托成熟的果园种植技术,白水村今年试种约5亩的草莓大棚,引入能人开展50亩稻鱼共生种植养殖,100万斤特色萝卜未种先销,原来的400亩荒田种满了粮食和高粱。
为推动本地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桥镇白水村5组孟家湾在本辖区内开展“水田轮作、鱼稻共生”项目,即在同一块水田中轮流养殖两季鱼苗与种植一季稻谷。
8月30日上午9点,白水村5组的孟同柏跟村干部一起将100只红色锦鲤放进自家改造好的2亩稻里。只见鱼儿俏皮地一个筋斗,就欢快地跃入水中,钻进稻林中躲了起来。
“每亩投放2斤左右的锦鲤共50条,长到5斤就回收。第一期20亩共放2500条鱼,另30亩放鱼苗,每亩可增收1500元-2000元。”黄彪彪算了一笔账。
好生态不仅带“火”了萝卜、葡萄等农副产品,也带“红”了村庄。在白水村湾,结合专家意见,村民房子设计由自个儿做主,形成一户一特色、一院一文化的景观。如李家设计成品茶屋,刘家建起豆腐坊,张家规划榨油坊,赵家要做三味书屋……全村在原有风貌上设计改造,不大拆大建,而是依山傍水勾画出乡情无限,成为“最像村庄的村庄”。
60多岁的村民黎元芝笑道:“在村里炒几个土菜,唱几首老歌,收入可观呢。”长年在外打工的刘锦霞三姐弟,回乡后办起农家乐,最多一天能接待58桌游客。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咸安频道 作者 胡剑芳 张清川 熊高旭)
宣恩:戏水露营,与星空为伴
“妈妈,快来,我抓住了好多小鱼……”初秋,骄阳渐退,戏水露营正当时。在宣恩县晓关侗族乡甘溪村露营基地,四处而来的游客在这里赏美景、品美食,露营烧烤,十分惬意。
图片
午后的野椒园村,青山叠翠、溪水潺潺,游客们三五成群,一边品尝精美的下午茶,一边相约拍照打卡,小朋友们则追逐嬉戏,戏水狂欢。
“我们听朋友介绍的这个地方,所以专门过来的,这里可以烧烤露营,我们自己带的菜过来做铁板烧,而且远离城市喧嚣,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很舒适。”游客向春来笑着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给游客更好的体验,今年,晓关侗族乡还在小溪边规划了露营基地,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并提供烧烤架、帐篷等物品租售服务,让游客可以玩得开心,住得放心。傍晚时分,微风轻拂,夕阳穿过树林,将昏黄光晕洒落在露营帐篷檐边,格外美丽。“我们打算在这里露营,想晚上带孩子看看星星,体验一下乡村露营的感觉。”来自咸丰的游客王先生说道。
图片
近年来,晓关侗族乡着力打好“生态牌”,吃好“旅游饭”,打造野椒园侗族文化旅游区、晓关红色旅游区、桐子营生态休闲旅游区,助力乡村振兴。“后期,我们会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依托特色村寨、特色产业、山水资源等因地制宜,以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形式,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游。”宣恩县晓关侗族乡人民政府旅游办主任钟晓院说道。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宣恩频道 作者 林章羽 田野)
夷陵:茶旅小镇如诗如画
图片
连日来,在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三峡茶旅小镇,如诗如画的美景与醇厚浓郁的茶香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令人陶醉的生态仙境画卷。
图片
沿着蜿蜒的小路走进茶园,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茶园中的空气格外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和茶叶的香气,让人陶醉其中。
图片
三峡茶旅小镇展示中心,建筑犹如莫比乌斯环镶嵌在万亩茶山之中。俯瞰形似琴弦,寓意小镇弹奏新时代农旅融合、乡村振兴新篇章,成为夷陵乡村文旅产业的地标性网红打卡地。
图片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夷陵频道 作者 望作信 应萍)
竹山:农旅融合产业兴
8月25日,骄阳似火,走进竹山县擂鼓镇旅游景区西河村,只见屋舍白墙黛瓦,道路阡陌纵横,设施错落有序,村庄靓丽整洁,潺潺流水清澈。村内不时有游客驻足拍照。
图片
近年来,西河村在农旅融合方面蹚出新路子。集体注册成立西河村投公司,农户以山林、土地、房屋等资源入股,形成了“党支部+村投公司+群众”的运营管理模式和村、企、户多方利益联结机制。引进湖北红色引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参与运营,牵头成立西河村民宿协会。全村共有经营民宿7家,客房35间,可接待游客住宿45余人。丰富乡村旅游多元化体验,整合各类资源,重点建设“两区三园”(数字乡村展示区、白鹭自然栖息区、农耕体验园、休闲康养园、粮油示范园),打造示范研学基地。先后累计接待游客超9万人次,带动餐饮、民宿、茶馆、手工坊等发展。
今年,西河村油葵、贡米、油菜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增长1400余亩,带动农户就业1000人次,务工收入700万余元。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竹山频道 作者 李家林 周曙阳)
崇阳:一田多收“钱”景好
图片
8月21日,位于崇阳县城郊的白霓镇金星生态产业园内,农户们正进行着采收工作。
白霓镇金星村生态产业园占地2000亩,园内采取订单式种植模式和“村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以种植时令蔬菜、水产养殖为主,产出的农产品不仅保障县城市民的“菜篮子”,还依托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和便捷的交通优势,销往周边市场。
金星生态产业园负责人阮荣强介绍,今年辣椒的产量预计80万到100万斤,青丝瓜10万斤左右,白玉丝瓜100万斤左右。
图片
除了传统的种养殖业,今年金星生态产业园依托龙虾养殖基地打造“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的休闲农旅融合体验区。夜幕降临,游客们漫步在亲水步道上,吹着晚风、嬉戏垂钓,尽享夏日舌尖的美味与乡野的静谧。
“这里可以钓虾子、吃烧烤、露营、拍照打卡。因为离县城比较近,每天晚上都有不少游客到这里来游玩。”金星生态产业园工作人员王奇志说道。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崇阳频道 作者 田明 刘月琴)
潜江:农旅融合 “果”然精彩
处暑时节,暑热未消,慕名来潜江市熊口管理区西湾湖果园队采摘、游玩、拍视频的游客络绎不绝。
图片
“宝子们,这就是我们西湾湖的黄桃,个大皮薄果肉厚,咬上一口,汁水都流出来了。”黄桃林里,种植户崔丹一边品味黄桃的细腻香甜,一边进行直播拍摄。
“具体地点在哪里?”
“多少钱一斤?味道怎么样啊?小姐姐可不可以帮我们团购?”
一时间,直播间里人气活跃。
崔丹是当地网红。今年,她家10亩地产了2万斤黄桃,早已销售一空。“每斤7元,很多客户都是通过我的直播间来购买的。”崔丹介绍,这几天,她忙着帮其他农户销售黄桃,为大家拓宽销路。
不远处的梨子园里,收购商王先生现场考察品尝后满意地点点头,准备下单。
“早就听说这里的水果好吃,今天特意从监利赶过来看一看、尝一尝,希望以后可以长期合作。”王先生说,现在消费者对水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在进货时对质量的把控也更加严格。
谈好订单,农户蒋笃功立即开始采摘打包,准备当天给客户发货。
“今年我种了5亩梨子,总产量约3万斤。目前,已经销售2.5万斤,每斤3到4元。”蒋笃功乐呵呵地说,他们的水果只愁种,不愁销。
图片
熊口管理区西湾湖果园队种植水果历史超过60年。近年来,果园队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开展赏花游、采摘节、粽子节、农产品直播带货等农旅融合活动,打造美丽乡村,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每年来此游客超2万人次。
为了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当地农户更加注重水果的品质,自发外出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水果品质。而随着手机直播的兴起,许多农户尝试直播带货,将网络销售当成主渠道,实现以产助销、以销促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目前,水果种植面积400亩,其中黄桃250亩,亩产约2000斤;梨150亩,亩产6000斤左右。”熊口管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往年销售季,家家户户都出门摆摊,等待商贩上门收购,销售时间要持续到9月底。而如今,通过农旅融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水果销售8月就接近尾声。
(选自 湖北日报客户端潜江频道 作者 刘琼艳 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