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中国智慧》
唐斌 周永才 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中国式智慧思想的最大现实价值是赋予孩子合胃口、有营养、易消化的中国式精神食粮。《给孩子的中国智慧》 精选自古至今远如晏子、荀子、老子、孔子、墨子、庄子、惠子、孟子等诸子百家,唐宋明时期柳宗元、韩愈、苏轼、王安石、顾炎武、王阳明,及至王国维、梁漱溟、朱光潜、牟宗三等有代表性的84位中国思想家,通过内涵丰富的插画、简练有趣的文字,讲述中国先贤的哲思故事,传播他们的哲学思想,同时其间不断穿插启发性、思辨性的现实场景和关于成长的追问,激发孩子们跨越历史时空,“神交”名士先贤,学习和传承中国人独特的思想视角和思维方法。
从这84位哲学家身上,孩子可以学会为人处世的智慧,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拥有强大内心和成长内驱力。
曾子的诚信观饱含智慧。有一次,曾子的妻子早上去赶集,儿子哭喊着要跟着。集市很远,曾子的妻子便哄儿子:“你先回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下午从集市回来,刚进家门,就看见曾子在抓猪。妻子慌忙阻止,曾子却说:“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你欺骗他,相当于教他欺骗人,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
再看如何立志。12岁的王守仁曾问自己的老师:“对读书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事?”老师说:“科举是读书人的第一重要事!”王守仁反驳道:“老师,难道不是做圣人吗?”12岁立志做圣人,37岁龙场悟道,王阳明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如何立志,并如何知行合一。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脚踏实地。历史上的王廷相有一次坐轿出行,轿夫为了避免弄脏新鞋,他专挑干净的地方走,所以轿子不太平稳。但过了一会儿,王廷相发现轿子不再摇晃了。他打起轿帘察看,发现那个轿夫的鞋子已经脏了,此后便不再顾惜新鞋。王廷相以此利告诫人们:“做人做事也是这样,行差踏错之前,小心谨慎;可一步走错,自此之后就会变得无所忌惮、为所欲为!”正可谓一步错,步步错,所以人生需要走好每一步。
古人有“头悬梁”“锥刺股”,苏秦则为了实现远大的抱负,焚膏继晷,读书万卷,每当困了累了,就会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以疼痛来驱赶困意。经过多年苦读研习,苏秦提出了合纵之术,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透过本书,孩子可以通过哲学家的视角审视历史,理解当下,并重新打量现实与自我,启发他们思考身边无处不在的哲学,包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出自惠施与庄子的“濠梁之辩”。至今人们仍然借此反驳那些不懂自己内心思想、不理解自己的人。
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被历代读书人奉为人生座右铭。
韩愈在三次落榜后写下千古名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照社会现实,发人深省。
刘禹锡在经历改革失败之后,于824年被贬和州。在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刘禹锡不是抱怨沮丧,而是写就《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人生低谷中的刘禹锡,甘于淡泊、不与权贵同流合污。
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一窥中国哲学的发展,更能透过哲学家的思想洞见,揭开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生生不息的智慧密码。
作者: